高中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有效培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3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培养高中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关于数学问题有效解决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高中生的实际,运用新教学理念,以高中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为载体,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创新,有效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要适当地点拨、指导,及时归纳总结,让高中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引导高中生有效地解决问题。本文结合近几年高中数学教学实践,重点论述“教师怎么教,高中生如何学”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数学 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方式
  培养高中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数学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在关于数学问题有效解决的教学中,我们要立足高中生的实际,运用新教学理念,以高中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为载体,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创新,有效解决问题;同时,我们要适当地点拨、指导,及时归纳总结,让高中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引导高中生有效地解决问题。高中数学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努力打造扎实、高效的课堂,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交流、互动和进步的过程。另外,我们还要及时反思总结,积极探究,不断创新,探索适合本校实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关于高中数学问题有效解决的教学方式。
  一、营造课堂情境,发现问题
  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在原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加强对高中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变成“四能”。发现问题,就是指高中生经过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从看似没有什么关系的现象中,寻找数量或者空间方面的一些联系和一些矛盾,并且把这些联系和矛盾通过数学思维提炼出来。提出问题,是指在高中生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用数学语言或符号把问题有效地表述出来。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既有联系又有不同,但两者都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必要前提,是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首先要从有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同时又贴近高中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开始。这一环节中,我们要根据所学知识的特点,从高中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实际出发,采用比赛、游戏、趣味问答、小组活动等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还可以借助图画或多媒体创设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高中生的生活联系起来。总之,要使高中生触景生情,进而思考和质疑,让高中生一开始就进入知识探索之中,让高中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探究的知欲望。其次要教会高中生寻找有价值的数学信息,通过直接观察或感受使高中生获得数学信息,也可以通过对比间接得出数学信息。
  二、依托情境,有效提问
  高中生提出一个问题远远比解决一个问题要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只是一个数学问题解决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就是从新的角度探究问题,它需要高中生具有创新力和想象力,标志着高中生的数学思维向前又迈出了一大步。当高中生获得了有价值的数学信息之后,要根据这些信息依托活动情境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我们可以让高中生从教科书中随着情境有效提问,可以经过我们启发高中生提出问题,也可以由高中生在活动情境中自主提出问题。我们要引导高中生提出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问题,激发高中生思考的兴趣,积极鼓励高中生充分发挥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性,勇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三、借助情境,分析问题
  高中生借助情境积极探究新知,是问题解决教学的关键环节。高中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亲自操作和积极参与才是有效的,而借助情境,在情境中探究会给学习活动赋予情感因素。当高中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可给高中生留出足够的空间与时间,让每个高中生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都有效寻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组内共同探究、交流,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我们要及时启发点拨,引导高中生有效探索,还要参与到小组活动之中,并给予有效引导和调控。
  四、应用情境,解决问题
  合作交流是我们指导与高中生为主体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也是高中生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关注比较多的是高中生是否记住数学公式、定理、数量关系,能否完成正确运算。而在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要更关注高中生能否将数学知识和高中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有效应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数学问题。因此,问题解决绝不能脱离生活实际,而要让高中生有身临其境之感。我们的主要责任在于组织高中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交流,发展高中生的数学思维,拓宽高中生的解题思路。当高中生有了想法后,应再让高中生通过小组讨论进一步总结解题思路。最后通过各小组交流,明确解题方法。同时我们还要对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指导、点拨。
  五、拓展情境,应用问题
  数学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又必将应用于社会生活。因此,我们要围绕高中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组织习题。相关习题的选择要兼顾所有高中生,具有代表性、和层次性。实践应用时,要给高中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时间;对高中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效果要进行有效评价和指导,同时还要积极鼓励高中生提出新问题和新想法。
  总之,培养高中生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我们要立足高中生的实际,运用新课改教学理念,以高中生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为载体,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合作创新,有效解决问题;我们还要适当点拨、指导,及时归纳总结,让高中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引导高中生有效地解决问题,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交流、互动和进步的过程。
其他文献
摘 要: 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一直在耗时、低效的困境中徘徊。教师怕教作文,学生怕写作文,如何改变现状,使学生喜欢上作文呢?纵观学生的作文现状,教师必须开发有效作文教学途径,充分挖掘课程资源、生活中的素材资源、课外阅读资源、各项活动资源,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让学生有话想讲,有情可感,逐步达到乐于表达、自由表达、有个性有创意并且真实地表达的目的。  关键词: 作文教学 素材积累 情境教学 深入生活
摘 要: 应用文是在人们长期写作的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类特殊文体,其写作程式基本固定,貌似机械操作。它具有很深远的文化传承,涵盖一个地域、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久远文化传承。通过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是现代人沟通的一项基本功。在教与学中必须克服认识上的麻痹,程式上的大意,行为上的随意,抱着严肃认真的态度,求精的精神,花大力气下苦工夫学习和反复练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 应用文教学
摘 要: 在信息化时代,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文章提出媒体的运用应该与学生的写作相互作用,弥补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不足,能够全面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写作的认识,加强学生表达和感性的融合,从而使其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写作。  关键词: 多媒体 作文指导 兴趣 写作能力  怎样运用多媒体指导学生轻松愉快地写好作文呢?  一、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范围广泛,能在学生写
摘 要: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是整个作文教学的起步阶段,如何在这个阶段激发学生写话兴趣,提高学生写话能力显得很重要。如果教师在教学善于发掘教材中的资源,拓展适合学生写话的内容,就可以让教学与写话得到有机结合。作者以务实理念为指导,简单阐述如何结合日常教学指导学生练习写话。  关键词: 写话 语文教学 课本资源  一、巧借图片,打好写话基础  (一)有趣的拼音情境图。  小学生入学伊始,还处
那是一次令人难忘的学生解题板演,虽然已过去好多年,但至今仍记忆犹新,情景历历在目.题目是: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x■-■=1,以B(1,1)为中点的弦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弦所在的直线方程;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甲同学的解法:假设以B(1,1)为中点的弦存在,设该弦所在的直线方程为:y=k(x-1) 1,联立方程组y=k(x-1) 1x■-■=1,消去y并整得(3-k■)x■ 2k(k-1)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