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型教师专业成长研究与实践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5813225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服务型教师專业成长是内外动力、教学探索和职业意识相互影响的结果。教师专业认同、成长规划、职业意识、教学探索等因素,直接影响服务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其中,职业意识与教学探索成为服务型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社会期待,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服务型教师个体的专业认同与职业追求。
   关键词:服务型教师;专业成长;教学实践;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451.2;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0)25-0034-02
  服务型教师是以服务学生为核心品质,秉承“契约”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的教师。服务型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指服务型教师在学科知识水平、教育知识水平、教学技能水平等方面不断发展、提升以及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丰富的过程。服务型教师专业成长受到专业认同、职业意识、成长规划、专业实践等因素的影响。服务型教师的专业成长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要求,能够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质量有更高的追求,能够促进教师成为有成就、有特色的教师。本文以湛江一中培才学校为例,对服务型教师专业成长进行研究。
   一、认同与目标:内在与外部相互配合
   1.教师专业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学者李彦花认为,教师的专业认同是教师个人在教育专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对自己身为教师的价值和经验的理解与看法,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心理准备和前提,具有自觉性、建构性和动态性等特征。教师专业认同不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逻辑起点,也是促进其自身发展的内源性动力。一名教师从新手到老手,不断地进行专业实践,获得专业能力,同时逐渐认同从事的专业活动及其价值。专业认同可以促使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突破,可以说专业认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
   2.教师专业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
   明确的专业成长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之所以部分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产生倦怠感,是因为他们对专业缺少明确的成长目标。因此,服务型教师应从自身实际出发,将专业成长与服务学生紧密结合在一起,制定长远的、明确的成长目标,并且根据自身情况和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地调整成长规划,有计划、有方法、有效率地提升自己、发展自己。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一直致力于让教师拥有专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学校搭建“传、帮、带”成长平台,根据每一位教师的特点制定学习目标,营造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谦逊好学的良好氛围,让每位教师领悟教学思想并认同自身进行的教学工作及其价值,认识到自身成长的重要性。
   二、坚持与实干:成长规划与自我实践的齐头并进
   1.坚持是专业长跑的考验
   专业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身的努力和坚持。因此,教师在确定成长规划之后,应该坚持达成目标。首先,要有积极的心态。要对自己确定的成长规划抱有积极的态度,每完成一次任务,不妨奖励一下自己,以保持更精进的状态。其次,要有危机感。服务型教师以服务学生为核心品质,不同的学生学习需求不同,因此教师应保持一种危机感,不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2.实干是专业成长的验证
   教师是一种学习型职业,教师的学习不是仅仅参加几天集中培训活动,而是持续性的日常化学习。教师应该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更新专业认知,提高教学水平。同时,教师之间的思想交流、分享、碰撞,也能帮助教师摆脱自身束缚,吸纳更多的知识,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因此,教师不仅要学习本专业知识,还要跨学科学习,如学习社会学、管理学、信息学等,不把自己限制在一个学科圈里。而实现跨学科学习的最好路径,便是构建学习共同体。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依托名师工作室,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通过聆听专家报告和观摩教师授课等,有效开展教育工作,不断提高教育水平,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同时,湛江一中培才学校鼓励教师进行广泛的学习,并且为每一位教师制订学习计划,如每学期至少阅读教育著作三本,并写出比较系统的读书报告或者书评。
   三、转变与创新:服务意识与服务策略的兼顾
   1.转变服务意识
   学生是教师的服务对象,服务型教师应该转变服务意识,无论是教育的出发点还是立脚点都应从学生考虑。一方面,服务型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习存在的困惑,不能无视“学困生”的求知需求,要有的放矢地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服务型教师应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障碍,细心地给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
   2.创新服务策略
   学者刘佛年认为,教师应该把上课变成一种永远引起学生很大兴趣的向知识领域探索甚至探险的活动。很多学生一开始对学习有着强烈的学习愿望和兴趣,但由于很多学科教学枯燥无味,就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服务型教师应该尽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了解他们的学习愿望,根据他们的学习特点,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探究、自主思考。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践行“服务教育”理念,打造信息化校园管理,实现家校24小时无缝对接,着眼于创建一种师生相互尊重和协作的环境。不仅关注学生成绩的提升,还关注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的培养。
   四、探索与拓展:教学实践的创新
   1.计划与实施
   要根据课程要求,以科学性、高效性为原则,制订每一课时的教学实施计划,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方面。合理的教学计划应该着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获得知识、形成能力。在进行教学实施时,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教学计划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但又不能固定在静态的计划上。要把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思维碰撞收获新知识,获得成就感,最终实现教学相长。
   2.改革与创新
   教师的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的教学活动应着眼于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和能力。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需求和性格特点都有所不同,仅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是不够的。服务型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以更好地吸引学生关注课堂,关心学习。不仅要注重传授学生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精神。
   3.观察与反思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分享名著主题的理解时,有学生提出比较极端的观点,教师则要指出他的偏差,并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回归教学主线,培养学生客观分析问题和向他人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应该及时进行教学反思,不能简单地从外界因素方面进行思考,还要从自身的教学理念、教学态度等方面寻找原因、分析本质、解决问题,进而发展和提升自己。
   湛江一中培才学校在名著导读课上,善于根据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经验,探索“情境创设”导读等模式,让学生从生活出发,获得知识;根据学生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探索“巧设悬念”导读等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根据学生乐于交流和表达自己的特点,探索“分享阅读”导读等模式,锻炼学生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桂春,卢丽华.传统与现实之间:美国职业学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嬗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
  [2]李彦花.教师专业认同与教师专业成长[J].课程·教材·教法,2009(01).
  [3]陈莉,刘颖.从教师培训到教师学习:技术支持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与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6(04).
  [4]金一鸣,黄荣昌,陆敏福.刘佛年教育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正】启事在新的一年,我们恪守"诚信待客"的信条,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只要您订阅、邮购《寻根》杂志并填写会员登记表(可复印),便可成为我们的会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中小学生对音乐等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大。青少年宫作为重要的课外教育机构,是学生进行校外文化学习的重要场所。文章以钢琴教学为例,分析青少年宫
要提高高职院校医学专业的教学质量,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深度融合。文章简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基本内涵,指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深度融合的必要性,
摘 要: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开展学生管理教育工作的根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实践环节。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日常化面临一定的困难与挑战,分析大学生日常管理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管理教育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学生日常管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
2012年4月10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推进计划新闻发布会宣布,2012年中国将继续加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长效机制建设,提高知识产权侵权代价,降低维权成本。
摘 要:班级是学校的基本单位,作为其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班主任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针对部分教师不肯当班主任的现象,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怎样才能当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做到依法执教,确保安全;思想要正,观念要新;遇事灵活,讲究方法;拥有爱心,学会宽容;同时不可忽视团队精神,重视团队的精诚合作。   关键词:农村学校;班主任工作;班级管理;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51.6
在教育教学中,同一心理发展阶段的不同的学生,虽然有大体相同的心理特点,但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心理特点总会带有一定的个人色彩。后进生同样如此。在后进生教育转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