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K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研究进展

来源 :医学综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rong25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参与细胞增殖与分化,是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的家族成员之一,刺激信号通过ERK信号转导通路传至细胞核内.ERK信号通路可能与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涉及的神经元凋亡相关,有助于加深对AD发病机制及其与ERK信号通路关系的认识,并有助于发现AD研究的潜在方向.未来,对ERK参与AD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AD的预防、药物研发、精准治疗提供新思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益生菌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来本院诊治的慢性牙周炎患者80例,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观察组(40例).将常规牙周治疗方法在对照组中进行实施,同时以对照组为基础,在观察组中实施益生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牙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及牙周袋探诊深度,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
目的:分析开展患者健康教育活动对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82例行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活动.采用生存质量测定量表(FACT-B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前后生理评分分别为(10.52±3.56)分和(18.26±4.62)分,护理前后社会/家庭评分分别为(12.15±3.52)分和
目的:心力衰竭患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表达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本院的心力衰竭患者82例为研究组,选同期的82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的IL-6、CRP、脑钠肽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的CRP和IL-6水平均比对照组高(P<0.05),且心功能分级越高,CRP和IL-6水平越高;研究组入院十天后CRP、IL-6和脑钠肽水平低于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溶菌酶、单磷酸阿糖腺苷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及炎症因子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来本院诊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儿60例,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磷酸阿糖胞苷及溶菌酶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新液治疗,对比两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白介素10、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计数水平,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短(P<
目的:探究基层胸痛中心溶栓加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对急性心梗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恩平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治疗的120例急性心梗患者临床资料,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其中,将发病12 h内,于本院双抗后直接转运至上级医院行PCI的患者设为对照组(n=60例);将发病12 h内于我院双抗后接受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后2 h内转运至上级医院行PCI的患者设为观察组(n=60例),对比基层胸痛中心
目的:分析高血压病误诊原因,制定预防误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149例初诊为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误诊率和误治率.结果:本研究中,误诊患者81例,误诊率为54.4%,误治率为23.5%;7例继发性高血压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误诊率为10.3%,包括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2例及肾动脉狭窄2例;继发性高血压行手术治疗5例,余口服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平稳;误诊时间为(0.45±0.12)年;出院前高血压控制率为82.35%.结论:高血压的的误诊率较高,临床医生应采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BPB)在上肢手术患者中的麻醉效果,以期为上肢手术患者麻醉的选取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10月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医院行上肢手术的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T组、U组,各42例.入选者均实施BPB,T组行传统解剖定位,U组实施超声引导定位.对比两组麻醉效果、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结果:U组麻醉总有效率(RR)(97.62%)高于T组(78.57%),感觉阻滞起效时间(3.53±2.15)min短于T组的(4.69±2.81)min,麻
目的:观察三七青黛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治疗所致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江苏省中医院血液科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1:1对比原则分为三七青黛膏组与对照组各33例,所有患者都给予阿扎胞苷进行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注射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三七青黛膏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择三七青黛膏护理.结果:注射治疗期间三七青黛膏组的穿刺部位局部硬结发生率为6.06%,低于对照组的27.27%(P<0.05),且局部硬结发生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注射治疗期间,三七
成骨细胞黏附是骨生物材料植入后早期成骨的第一步.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作用成为优化骨生物材料表面性能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组织工程研究的热点.近年针对促进成骨细胞黏附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方面,通过改变生物材料的表面结构、表面涂层、复合材料、孔隙结构的方式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过程.此外,对于生物因素、等离子体、中草药等促进成骨细胞黏附过程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通过不同的方式促进成骨细胞的黏附过程,是骨组织工程研究的目标之一,对于现有材料的改进、研制新的骨生物材料和探究促进黏附的分子机制将成为研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具备向成骨细胞、肌肉细胞、脂肪细胞、软骨细胞、成纤维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能力,其来源较为丰富,异体移植也不会引发明显的排斥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组织工程、干细胞移植、骨质疏松症以及骨折不愈合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成为骨科研究重点.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及鉴定、成骨向分化诱导方式及成骨细胞的鉴定,可为后期利用骨组织工程技术治疗临床疾病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