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后窝手术患者全麻下改为坐位时循环功能的维护

来源 :中华麻醉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xyygs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对比研究了普鲁卡因复合麻醉下前列腺素E1(PGE1)与硝普钠(SNP)控制性降压时犬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表明,SNP降压组有显著的反射性心动过速和反跳性高血压,PGE1降压组两者均无。PGE1降压时心指数、肺动脉压等其它血流动力学参数亦比SNP稳定,提示在保证心肌氧供求平衡及防止血管意外方面PGE1降压优于SNP。
对26例ASA Ⅰ~Ⅱ级开胸肺手术的患者,分为A、B两组,分别以双肺通气(TLV)为对照行单肺通气(OTV)或OTV+术侧肺用Bain回路行CPAP,测量TLV30分,OLV30分、60分和R-TLV30分的PETCO2和PaCO2值,观察两者的关系。结果表明,两组中OLV时的PETCOa和PaCO2均正常,但较TLV时有升高的趋势(P<0.05),R-TLV后又复原(P>0.05);两组间OLV
应用Read复呼吸原理,对9例患者进行静注小剂量芬太尼后通气对CO2反应的研究。使用4.7%CO2,48%O2,余以N2平衡的混合气体,5升的复呼吸囊。以通气对CO2反应的斜率(△VE/PETCO2)作为呼吸中枢对CO2反应能力的指标,与麻醉前反应斜率进行自身对照。结果发现静注芬太尼10µg/kg后3小时,尽管患者静息通气可正常,但斜率抑制达50%,3.5小时和4小时分别抑制达31%和20%,注药
期刊
研究23例肝叶切除术患者在阻断肝门前、后血流动力学、酸、碱平衡、脂质过氧化物(LPO)的变化。结果:阻断肝门后循环及酸碱平衡变化幅度不大;肝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LPO显著增加,并加重肝脏损害。
观察了25例体外循环心内手术时血中6种游离脂肪酸的变化,其中15例应用葡萄糖-胰岛素-氯化钾(GIK)液。结果发现:体外循环时,6种游离脂肪酸均有升高,但幅度和恢复率互异。使用GIK液组,脂肪分解减少,游离脂肪酸浓度明显低于未用组。提示:体外循环引起的脂肪代谢明显,应用GIK液可有所改善。
期刊
报告了输乳酸钠林格液(LR)或葡萄糖乳酸钠林格液(GLR)过程中再输库血的观察结果。采用试管内不同比例液血混合及模拟临床输血输液过程,观察滤网内不同混合方式、速度的凝血情况。结果表明,LR或GLR直接与血转换,血液转换时间在8分钟以内,输注速度在600ml/h以上不会发生凝血。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