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兰英:人民艺术家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genku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郭兰英

  她从战火硝烟的年代走来,从革命、建设到改革开放时期,几乎每个年代,她都留下了独具特色的经典作品。从艺86个春秋,她是中国民族新歌剧的杰出代表。
  她,就是民族声乐的开创者、代表者、传承者——郭兰英。
  1956年12月1日,26岁的郭兰英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典影片《上甘岭》中演唱插曲《我的祖国》。该曲一夜间响遍大江南北,也成为她演艺生涯中最经典的作品之一。
  郭兰英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奇迹,这个奇迹源于人民性。她不光在灯光璀璨的剧场演出,也曾在火车站、工地、伙房、醫院和战士驻扎的海岛、边关为民歌唱……无论面对的是上千观众,还是两个战士、一位炊事员,她都要让他们看得清楚、听得明白。
  1985年,郭兰英来到广东省番禺县,用个人积蓄及变卖家产的7万多元投入,将一个荒山岗上的破旧农场改造成“郭兰英艺术学校”,30余年间,为祖国培育了众多民族音乐人才。
  郭兰英不仅建树了卓越的艺术成就,更体现了真正的“艺德”。她孜孜不倦地歌唱祖国,心系人民,扎根群众,讴歌时代,演唱的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鼓舞了几代中国人,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其他文献
我为我的公司招聘了20名新员工。马歇尔是我最满意的一名,他毕业于纳尔逊理工学院,他是我的好朋友埃利特教授的学生,是他向我推荐了马歇尔。  试用期满后,我认为他有能力单独完成一个比较棘手的任务:和南岛的一家原材料公司洽谈合作,并且要尽量压低采购费。一周后,马歇尔回来了,他果然完成得非常出色。他压下来的价格比我交给他的任务预期还要低一些,并且让他们做出合同承诺,因为原材料质量问题而产生的一切后果都由他
记者:在广泛凝心聚力、强化妇女思想引领方面精准发力,甘肃省妇联将有哪些举措?  黄爱菊:首先我们将以坚持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推动妇女思想政治引领入脑入心。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认真研究妇女群体思想政治状况、价值取向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有力度、有温度、精准度高的思想政治引领工作,引导广大妇女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历
2021年2月19日以来,一段还原去年6月中印边境冲突现场的视频在网络上刷屏。视频当中,英雄团长祁发宝张开双臂,直面外军高喊:“你们破坏共识,要承担一切后果!”那坚定的背影惹人泪目。  “一个战士就是一座界碑!”“戍边英雄面对数倍外军张开双臂阻拦!”“一寸山河一寸血,向英雄致敬!”……微博上,关于祁发宝和其他戍边英雄的热搜一个接着一个。有人说,祁发宝张开双臂,守护的正是万家灯火里的中国。“不是所有
“沈夫人,麻烦帮我找一支铅笔过来。”  “好的,会长,给您铅笔,还有橡皮。”  “咦?你怎么知道我要橡皮的?”  “针配线、马配鞍,铅笔自然也要配橡皮啊。”  这似乎是一段再寻常不过的办公室对话,但这其实蕴含着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要想更有效率地辅佐你的上司,就要具备“眼力见儿”。  所谓眼力见儿,就是指即使上司不说,你也知道他需要什么,在他开口之前就为他准备好,具备敏锐的职业嗅觉。而这眼力见儿,首
1  12月的重庆,带着湿润的水汽,清冷却也弥漫着百香果的清香,极像一位初恋的少女,矜持又难掩笑意。  凌晨12点10分,我走出酒店拦了一辆出租车,麻烦司机将我拉到机场。那时候,我的心情就像即将奔赴沙场,雀跃中带有稍许不安。直奔到候机厅,飞机时刻表上显示,郑先生乘坐的那班飞机还有40分钟左右抵达。  和我一起等人的还有一个男子,起初我并没有多在意。只是他站在我前面,频频掏出手机看时间的样子,让我觉
研究生毕业后,我去了一家银行上班,做企业贷款,经常要跟人打交道。当时我还没有完全褪去学生气,平时叽叽喳喳的,说话语速特别快,经常不经思考,想到哪里说到哪里。  而我偏偏不自知,还认为自己能说会道。  刚上班时,领导觉得我是学外语的,语言上占优势,加上性格外向,就把我分到外企攻坚小组。我当时信心满满,认为自己很幸运,一上班就被分到一个重要的小组。  那天我们小组成员和客户一起吃饭,我本来就是自来熟,
翠萍到加拿大留学,在一个画展上和约翰相遇,两个人从相识到结婚,只花了3个月的时间。缘分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恰如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自从和翠萍结婚,约翰的整个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大家都不叫他约翰了,跟着翠萍叫他老岳。  老岳出门前,拿着一个包,装着翠萍妈妈做好的午餐,到了公司,只需加热。同事觉得很奇怪,为什么老岳家里很有钱,随时可以出国旅游、晒太
自从我们国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和谐”一词几乎随处可见可闻,为其作注者也很多。比如,前一段时间,在一家权威媒体听到某嘉宾解“和谐”日,“和”,口边有禾,即人人都有吃的,强调的是物质文明:“谐”,从言从皆,义即人人都有话语权,强调的是政治和精神文明(以上为某嘉宾谈话要旨,非原话)。诸如此类解说,乍看似乎甚为达旨,但深究起来,是非常值得商榷的,至少应是较为肤浅和不全面不准确的。  那么,“
我一直以为,我和弟弟过着不同的生活,他的人生半径是家周围不超过20公里,而我想浪荡世界。等大家都人到中年,突然发现,生活的很多本质大同小异。  22个月,是我们之间的岁数差距。母亲说,做姐姐的,该让着弟弟,他小。哼,我狠狠瞪着他,长100岁也比我小,为什么不给我生个哥?  父母多少有些偏心。我考不了高分,少不了被骂;弟弟作文写不好,母亲就让我帮他。父亲偶尔也会背着我给弟弟零花钱,他买了零食来显摆。
小玉流着泪向我倾诉:“我老公要跟我离婚。我们结婚已经16年了,彼此都是对方的初恋,人人都说男帅女靓很登对,我们在一起曾经很美好。上个月他说,对我完全没感觉了,他喜欢上别人了,但中间又否认有别人,那样说只是为了让我死心。他从来没在外面过夜过,我也认为未必是真的出轨。可是现在他动不动就跟我谈离婚,我快要疯了。这些年他也一直很爱我,最近是我变得暴躁易怒,经常在言语上伤害他,他就爆发了,一发不可收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