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十大机制全面提升未成年人学校保护水平

来源 :人民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29520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开始实施,这次修订确立了“六大保护”的框架,基本构建起我国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制度体系.在新法实施的当天,教育部颁布《未成年入学校保护规定》(简称《规定》),对教育系统以及中小学校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是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最有效、最有意义的重大举措,对下一步教育系统和中小学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以2010-2015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匹配《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数据,研究最低工资标准提升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OFDI)的关系.结果表明,最低工资对企业OFDI的影响呈“U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最低工资上涨一方面会增加经营支出,导致企业无力支付对外投资所需的进入成本,从而减少OFDI;另一方面,由最低工资上涨引起的相对要素价格变化会导致企业用资本替代劳动,人均资本存量上升刺激企业的研发行为,带来技术进步和生产率提升,增加OFDI.最低工资上涨与企业OFDI的关系最终表现为以上两方面
近几年,尤其是近几个月的行业数据和市场乱象,显示出我国寿险业从2018年开始步入了衰退期,到现在已经走入低谷,寿险业面临利润下滑、估值下降、队伍流失、内勤员工收入下降、偿付能力下滑的巨大风险.本文认为,寿险业走入低谷的根本原因,是过去10年的支柱业务重疾险触及天花板,而进行中的数字化经营和医、养、保组合战略还难扛行业发展重任,行业急需找到另一个具备“三高”特征,即需求量高、创造的费用高和新业务价值(或剩余边际)高的支柱业务,筑牢行业未来增长根基.做大养老保险业务是一条可能的路径.针对其需求疲弱特征,建议寿
从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来看,重大传染病风险呈现出一系列不可保特点,且社会影响大、经济损失高、波及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其风险超出了单一保险公司甚至整个保险行业的承受能力,需要保险公司合作,甚至引入政府支持来共担风险.本文从国际市场已开始探索的重大传染病风险共保案例入手,分析几种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共保合作机制、责任范围、政府参与等情况,从中寻找启示,并提出了政企合作建立共保体机制以应对传染病风险的几点思考.
劳动教育作为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的育人活动,对学生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品格是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品质与素养,具有鲜明的文化烙印、情感特点、精神品质和实践特性.劳动教育作为品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文化品格的塑造、情感品格的培养、精神品格的陶冶及实践品格的锤炼,达成培育学生完善品格的目的.在新时代新形势下,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等必将发生深刻变化.应切实发挥劳动教育对学生品格形成的作用,重新焕发劳动教育新活力.通过重塑劳动教育文化、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优化劳动教育过程、改进劳动教育评价、建立劳动教育
当前,互联网医疗加速发展,其将传统线下医院与线上结合,向围绕“线上+线下”“医+药+险”一体化闭环转变.互联网医疗市场潜力巨大,虽然其发展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但保险业,尤其是健康保险与医疗健康服务有着天然的联系.互联网医疗为保险公司打开了一扇接触患者、累积数据的大门.本文研究了平安好医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等的商业模式,从渠道合作和产品开发两种模式分析了保险公司与互联网医疗的结合方式,建议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产品的深度结合、数据应用、客户服务等深入持续探索“保险+医疗”结合模式,把握流量入口,提升保险业的整体
对"唯分数"与"唯升学"问题进行历史探究,发现"唯分数"、"唯升学"问题不仅是当代出现的问题,而且是中国人才选拔中的千古难题.从隋唐到明清1300年间,科举时代的人才选拔标准,经历了一个从"不唯分数"到"唯分数"的演变过程.在中国高考史上,"唯分数"、"唯升学"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片面追求升学率".20世纪90年代以后,对"应试教育"的批判逐渐取代对"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批判.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应探索招考改革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把握好分数"唯"与"不唯"间合理的度.未来高考改革在走向综合评价
超常儿童是客观存在的一类特殊群体,是人才资源中的"富矿".超常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着特殊的教育需要.目前,我国面向超常儿童的教育体系处于空白,在实践中存在着"有类无教"、"教非所需"、"教非其类"等突出问题.面对超常儿童教育在运行中面临的诸多困难,只有突破现有体制束缚,将超常儿童回归"特殊儿童群体",并将超常儿童纳入特殊教育体系,构建更有针对性的适合其成长的培养模式和支持保障体系,才能保障超常儿童健康成长.在我国加大支持、加快发展超常儿童教育,需要重点解决政策法规调整、培养模式创新、专业标准建立、师资队伍建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来,始终以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为本的教育正义观为指导,坚持不懈发展教育平等与教育质量、效率相互促进的教育正义思想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正义思想的发展与实践,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工农的平等受教育权;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创建工农优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新教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教育公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城乡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教育扶贫、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和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优质教育等.百年发展,形成系统和丰
自从大学成立以来,教师参与大学治理一直是高等学校组织管理的一种普遍实践.然而,这种参与方式在发展的过程中,常常对共享权力的目标和结果模糊不清,特别是在超出学术课程范围的事务上更是如此.以教师评议会领导者和大学管理者为调查对象,探究美国高等学校教师评议会运作的组织过程与效率,发现美国大学教师评议会的组织方式需要完善,尤其是促进教师参与评议会的工作方法有限;评议会的总体工作效率堪忧,不能服务公共的最大利益,教师评议会领导者认为他们确实能有效地为自己的学校作出重要决策,而大学管理者的认同度则较低.调查结果使人们
2001年,福建省厦门市火炬学校成立.学校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城乡接合部的乡村孩子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源比较薄弱.建校伊始,学校制定了办学目标:“为孩子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为国家民族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服务”.rn怎样实现“两为”办学目标?火炬学校“不盯着分数”,盯着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倡导学生人格健全、体魄健康、习惯良好、情趣高雅,不是不要分数,而是要盯着分数背后的“含金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