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聋校“沟通与交往”课程的有效实践形式

来源 :绥化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tan1987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沟通与交往"课程是《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新设课程,目的在于培养聋生掌握多元的沟通交往技能与方法,促进聋生语言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在既无统一课程标准,又无现成教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主题单元这一教学组织形式,科学规划单元类别,合理确定单元目标,精心选择单元内容是推进课程实施的有效手段。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血管性痴呆(VD)大鼠小脑顶核形态学变化及活化型Caspase-3、PARP-1的表达。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8只)及VD组(24只)。采用Morris水迷宫,在假手术
在总结我国图书馆学对于微观与宏观等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钱学森对科学学研究的五个维度为依据将图书馆学研究分成宇观、宏观、中观、微观、渺观五个层次,并由此形成一个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SD)大鼠小脑浦肯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并检测神经元的凋亡情况。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给予假手术处理)、卒中组(行大脑中动脉闭
<正>建安时期军阀割据,战火不断,国家不幸诗人兴,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重要阶段,诗歌创作由乐府诗转向文人诗。曹植是乐府诗文人化转变的关键人物。一、体裁的创新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