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农民培育圆了他的果树梦

来源 :农民科技培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code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小杰,一名普通农民,多年来硬是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终让苹果树结出了“金蛋蛋”。他流转土地480亩,其中苹果130亩,粮食作物350亩。他种植的矮砧苹果当年开花、次年挂果。他被宝鸡市农业局认定为全市第二批中级职业农民。如今,他牵头成立了千阳县田丰农业机械化服务专业合作社、千阳县丰禾家庭农场,实现家庭年纯收入30万元。尽管如此,让乡亲们的苹果树都能结出“金蛋蛋”“银蛋蛋”才是他最大的梦想!
  今年44岁的魏小杰家住千阳县南寨镇千塬二村。1989年他初中毕业以后,曾一度迷茫失望过,外出打工几年。今年在这个厂,活不对路,明年又换那个厂。由于没有技术专长,只能干一些繁重的体力活。一年到头除了混饱肚子,所剩无几,家里日子依然穷困。1994年开春后,已经结婚的魏小杰眼瞅着日渐憔悴的妻子和一双嗷嗷待乳的儿女,他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走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子离不开;不走,靠种地根本养活不了全家人。
  上农广校学技术
  1998年,他看到张贴在村口的县农广校果树中专班的招生简章,回家征求家人的意见,得到了父母亲的支持。从此,魏小杰就坐到了千阳县农广校南寨镇教学班果树栽培专业的课堂上,重新拿起书本,做起了学生。
  只有初中学历还是70后的他,在学习过程中表现非常积极,经常向授课老师询问有关问题。在学习设施园艺、果树栽培技术、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肥料学等课程时,老师在课堂上举了很多例子,还带着学员到附近相关设施园区参观学习。最后,魏小杰通过全国统一考试,成绩合格,不但拿到了陕西省农广校中专毕业证书,而且学到了果树专业知识。头脑灵活又受到启发的他,有了从事农业创业的想法。创业,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和许多开始创业的年轻人一样,他的创业之路在刚起步时,也毫无例外地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种果树,对于近几年一直在外打工的他来说是个全新的概念,必须从头学起。为了能够全面准确掌握果树种植技术,2013年他报名参加了千阳县农广校举办的新型职业农民果树培训班。先后学习了苹果栽培与修剪、促花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配方施肥技术等,并率先在自己的果园进行实践。从整形修剪、调整枝干比、增施有机肥、测土配肥、土壤水分控制到病虫防治等环节,他认真学习全套果树种植管理模式。
  迈出人生第一步
  一次偶然的机会,魏小杰去邻近三合村亲戚家果园里干活。亲戚开导他,务果园比干啥都强,亲戚给他算了一笔账,务果园是铁杆庄稼,一亩果园务作好了能顶10亩庄稼,你是农广校果树毕业生,有知识有文化,务果园肯定不比我们务得差,何苦要外出打工哩。亲戚一席肺腑之言让魏小杰茅塞顿开,热血澎湃。回到家里,他腾出6亩上等地,上足了肥料,栽植了“乔化”苹果树,跟随老父亲开始管理家中新建的6亩乔化苹果园。通过农广校果树专业的学习、多次培训和农广校老师的精心指导,结合在自家果园实践,逐步掌握了果树的生长规律和习性,打药、施肥、修剪等技能,成为了年迈老父亲的得力助手。看到第一年栽植的果树苗齐苗壮,长势良好,他又在自家毗邻地栽植了4亩 “长富二号”苹果树苗,凭着执着和细心做好了第二批栽植果树。从此他带着妻子一门心思务起果园来。就这样,一个个考验,一道道难关,他知难而进,全力以赴。付出终有回报,他种植的第一批苹果终于上市了。算算账,除了设备、种子、肥料、人工等成本之外,6亩地苹果收入4.2万元,这个创业的第一桶金让他兴奋了好一阵子。
  建高标准苹果园
  随着海升、华圣、大地丰泰、西农千阳苹果试验站等现代农业园区入驻千阳,这些企业引进荷兰优质M9-T337脱毒矮砧苗木和大苗,建立矮化自根砧苗木标准化种植示范园。
  魏小杰通过参观学习海升、华圣、大地丰泰、西农千阳苹果试验站等现代农业园区栽植的矮砧网格立架栽植的苹果园后,亲眼目睹了矮砧苹果宽行密植,适合于机械化管理,高纺树形有利于人工作务,加上矮砧苹果的高产优质,挂果早,见效快等诸多优势,使他燃起了发展矮砧苹果的愿望。这些企业采用意大利、美国等国际上先进的宽行密植格架栽培技术,按照“矮砧大苗、格架密植、水肥一体、轻简作务”矮砧苹果种植新技术,实现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3~4年进入丰产期,于是他决定再流转土地130亩栽植发展矮砧苹果。
  2014年底,在县农业局、果业局和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魏小杰享受到政府对职业农民建苹果园提供苗木及格架材料、村组协调延长承包地流转期限等优惠政策,优先享受到国家农机具补贴政策,为职业农民建园发放微耕机、沼气专用车等扶持政策,并按照“政策支持引导、新型主体推进、矮砧技术支撑、技术标准创新、田间大学培训、产业融合发展”的矮砧苹果栽培原则种植。通过努力,他建成了“矮化密植、高纺锤树形、网格立架、水肥一体化、有利于机械化管理”高标准矮砧苹果园130亩。
  栽植矮砧苹果是村上的新生事物,与他一起种植苹果的村民都没有经验,更谈不上栽培管理技术了。不服输的魏小杰便买来相关科技书籍,刻苦钻研矮砧苹果栽培知识,还在海升、华圣等园区打工学技术,不放过每一次学习机会。他吃住在地头、工作在田间,认真观察,细心体会,一点一滴地了解和掌握着果树生长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并在生产上大胆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掌握了从修剪、拉枝、疏花、疏果、套袋、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的全套果园管理技术,成了当地有名望的“土专家”,自己经营的果园也实现了“当年见花,次年挂果”,亩均净收入8000多元,圆了他发展矮砧苹果的梦想。
  自己富了不算富
  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回报社会。他深知,流转土地、科学种植、发家致富,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农广校老师的技术指导,更离不开乡亲们的热心帮助。他认为良好的外部环境对搞好果园生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与邻为伴,与人为善”是他一贯坚守的做人原则。多年来,他与乡亲相处一直非常融洽,亲如一家。
  做一个有知识、有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始终是魏小杰内心坚定的信念。特别是千阳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认定管理办法的出台,明确了政策扶持内容、技术支持力度等,更是让他信心百倍。他下定决心,要带动群众把农村工作做好,特别是把苹果产业做大、做强,通过苹果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发展,带动更多的农民增收致富。
  在他的带动下,本村苹果面积发展了1460亩,其中800亩已陆续挂果见效。他说:他要把自己多年来摸爬滚打所总结的经验、掌握的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乡亲们,让乡亲们的苹果树上都能结出“金蛋蛋”“银蛋蛋”,实现大家共同的富裕梦!
  2015年,魏小杰牵头成立了千阳县田丰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发展吸纳社员31户,与此同时,还注册了千阳县丰禾家庭农场。他筹资200多万元,建起了300多平米机库,购置大中型拖拉机16台、配套机具30多套件、自走式喷杆喷雾机两台、机动喷雾器40台。2016年,他又带领合作社完成小麦一喷三防15万亩,小麦保护性耕作—深松作业9万亩,深耕土地6万多亩,为合作社增收660万元。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圆了魏小杰苹果梦想,他也成了远近闻名的新型职业农民,甘肃泾川县、庄浪县等兄弟县组织职业农民来他的果园参观学习达3300人次。他的家庭农场被宝鸡市农业局授予优秀家庭农场,他的果园被千阳县人民政府命名为“矮砧苹果示范园”,农广校把他的果园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田间课堂”和实训基地,魏小杰本人多次接受省、市、县新闻媒体的采访报道。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何文波
其他文献
2013年以来,四川省绵阳市按照农业部和四川省农业厅印发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要求,结合农村发展和农业生产实际,积极稳妥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加强组织领导 确定试点区县  绵阳市农业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了职能职责,确保试点推进工作有领导、有机构、有人员。  绵阳
互联网在影响着世界方方面面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教育领域,但在农民教育培训方面发挥的作用却不够明显。目前,我国的农业网站虽提供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信息,但其信息传播方式却不能满足当前农民发展尤其是农民职业化发展的需求,农业技术信息利用率不高。为此,根据《中美农业远程教育合作—在线学习模块开发与师资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在中美农业远程教育合作项目资助下,中央农广校及部分基层农广校积极开展了多个在线学习模块的开
从当上南西庄村支书那一刻起,范希俊就承诺要踏实工作,不以权谋私;但也不会用自家的钱补贴集体。前者是他的人生道德底线:后者是工作目标。把集体经济发展好了,就无需自家为集体贴钱。简单两句话,表明了范希俊的处事原则与发展智慧。    科技能手受到群众青睐    南西庄地处山西省侯马市,如今这里是全市闻名的小康村,范希俊是南西庄现任村支书。  改革开放初期,南西庄也并不富裕,范希俊是较早一批改革浪潮中的弄
在陕西省凤翔县陈村镇,2011年大学毕业的张凌云回家乡成立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陆续建成年出栏1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面积280亩的设施蔬菜基地、年产1万吨的生物有机肥加工中心和700立方的大型沼气池,形成了“菜-饲-畜-沼-肥”五位一体农业循环经济模式,达到了废弃物互为原料、再使用、再利用、零排放的目标。  在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44岁的农民陈龙已经能够熟练地在家庭农场的200亩稻田里用农用无人机洒
在目前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背景下,如何使农产品价格既能让生产者增收、销售者获利,又能被消费者接受,值得各方思考。  天津市在发展“菜园子”、保障“菜篮子”,稳定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过程中,注重保护农民和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压减中间环节,具体做法是“促发展、保两头、压中间、增储备”。   据了解,天津市层层落实“菜篮子”工程市长负责制,实现了城郊基本菜田面积大幅度增加。目前组织新建的3万亩二代节能温室
张海军是吉林省辉南县东胜村人。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农户走上了蔬菜、瓜果种植的致富之路,人均收入连年增长,种植业已占该村经济收入的半壁江山。张海军也多次荣获 “科技示范户”、“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县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张海军从小便外出务工,但他不愿只做个打工仔。在外打工期间,张海军边工作边学习,掌握了一些大棚种植技术,而且自己也积攒了不少积蓄。之后,张海军便动起了脑筋,与其在外东奔西跑,还不如
秉承开放办学理念,创办“无围墙学校”,开展中等职业教育;注重提升农民素质,打造“农民大学堂”,实施农民终身教育;坚持服从大局原则,推动“农科教结合”,创新教育培训模式;着力夯实体系基础,增强“农广凝聚力”,打造一流教师队伍……重庆市农广校30多年耕耘不辍,获得了“桃李芬芳满巴渝”美誉,目前已发展成为集农民教育培训、农民体育指导、农业职业技能鉴定等职能为一体的公益性事业单位。记者近日走近全国农业广播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总面积1034平方公里,耕地90万亩,辖13个乡镇,348个行政村,50万人,是临汾市平川大县,以种植小麦、玉米、果树、蔬菜、中药材等为主,素有金襄陵、银太平之美誉。  一、完善职能,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2017年3月,襄汾县农广校在原有职能的基础上,以襄农播发〔2017〕2号文件的形式,申请县编办增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及认定管理事务”职能。7月27日,经县编办主任会议
商品的品牌是指出售商品的人给自己的产品规定的商业名称,又称“牌子”,通常是由文字、标记、符号、图案和颜色等要素或这些要素的组合构成,它包含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商标等。品牌可以用来帮助消费者识别某个经营者的产品或服务,以便于同竞争者的产品相区别。  一、经营者建立自己商品品牌的好处  建立品牌会产生成本,包括包装费、标签费及其他法律相关的费用,而且还要承担一部分风险。但它依然会给品牌使用者带来好处。
一、国内鲜活农产品。六月份以来肉类价格总体稳定,鸡蛋价格略有上涨,蔬菜和水果价格有所下跌。据农业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网监测,6月6日至6月12日,全国“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指数”为185.60(以2000年为100),比前一周下降0.07个点。重点监测的50家批发市场60个品种交易总量为59.59万吨,比前一周减少7.0%。  (一)畜产品。猪肉价格每公斤为22.98元,环比涨1.9%,牛肉和羊肉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