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

来源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843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出发点,探究了创造性思维对美术而言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从基础抓起,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培养创造性思维应该让学生进行观察与实践;因材施教,将教学价值最大化。以期能够对高职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美术教学;高职;感知;艺术
  中图分类号:G712;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2
  一、创造性思维对于美术而言的重要性
  (一)创造性思维的涵义
  创造性思维是指创造新形象或新事物的思维形式,主要表现为积极地求异性、敏锐的洞察力、创造性的想象、活跃的灵感和新颖的表述等[1]。现在很多艺术课都是依葫芦画瓢的课程大纲,在对孩子艺术的启迪中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艺术,应该以激发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为主导方向。
  (二)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意义
  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教育大不相同,美术教育更加注重孩子的个性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因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个人的思想不同、性格不同、爱好不同、气质不同都影响着艺术创作的过程与结果。同时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他们的主观审美也不尽相同,即使是对同一种事物的表现也是相差甚远的。比如,在桑泽设计专业学校的毕业展上,这些艺术院校的高才生用一个苹果去诠释了世界各国艺术家的代表风格,毕加索的苹果是抽象的色块,梵高的苹果特点是点描与暖色调,而蒙克则是线条扭曲的创新,达利的表现风格是变形超现实主义。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将找到每个学生不同的个人符号,将他们独有的特点放大。
  (三)高职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性
  高职美术教育是为将来社会空缺提供所需的艺术人才,身为一个美术工作者,应该具备丰富而全面的知识结构,不仅要在美学知识、绘画能力等方面有着多向发展,更要了解当代艺术的审美观念以及创作趋势。培养新一代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美术教育事业发展的动力。当代艺术市场渴求的是富有创新精神顺应时代发展的新鲜血液。因此,对高职美术教育来说,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极为重要的一环。高职美术教师应该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融入高职美术课程每一个教学环节,使学生从中感知艺术创作的魅力。
  古羅马诗人贺拉斯曾说:“有多少人就有多少审美观。”就好比月亮来说,有的人觉得月光冰冷,有的人觉得月光温柔,有的人因有家人陪伴在侧在月圆之际感到团圆的喜悦,也有人在异国他乡饱受思念之苦。每个人的感受不同审美观念也就不同,在教学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能以自身的想法要求孩子,把孩子的创作变得千篇一律,扼制孩子的想法。教师要做到传授而不限制,引导孩子形成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二、改善教学气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
  创新是一种对新事物的探索与追求。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创新能力不仅要以知识储备量为基础,并且与一个人的正能量感知。积极情绪以及创作新事物的欲望有关。因此高校必须改善课堂氛围,将传统的由教师来讲、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模式变得更加平等放松,这不仅能形成融洽的师生感情,更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并且相互分享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适当放低自己的身份,融入学生的讨论中,仔细聆听孩子们的想法,拉近师生距离,鼓励学生表达。这样一来,学生将会更加自信,敢于主动学习、自主创新,将被动的接收知识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美术知识,激发学习热情。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快乐有趣,在实践中巩固、理解。
  美术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两个词汇,而艺术是多元的,它并不局限于一个平面的画作或是一个抽象的符号,而是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方面刺激人们的大脑,引发想象的一种形式。而在美术课堂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过程中,也不应将教学方式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可以将多媒体教学或是其他教学设备运用其中,将听觉记忆转化为视觉及听觉等多方面的传输。
  课堂教学固然快速而有效,但真正的时间来源于生活,所以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有趣的事情或是感兴趣的事情想要分享时,不要急于用语言来表达,可以运用身边的一切材料进行传递。无论是通过纸笔的绘画,还是利用身边的一些常见用品手工完成的艺术品,都可以带入课堂中。无论是抽象的、具象的表达方式还是夸张的艺术手法,我们都应让学生互相分享并给予鼓励。观察每个孩子的作品创作时有哪些是频繁出现的地方,将这种独有的个人符号进行发展,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创作风格。
  艺术来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俄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对这句话有较完整的阐述,即没有生活原形或者现象就没有艺术创作的源头和灵感[2]。也就是说生活中的所有点滴小事或者发生过的事是艺术素材的提供者和原形。”就好像普通人眼中的星空是平平无奇的星星点缀着夜空,梵高的表现手法是夸张而灵动的,他笔下的星空绚丽而流动,他笔下的柏树又好似火焰一般,在这一切动态事物的衬托下,那小小的村落又显得静谧而美好。这是梵高的思想与理念,与此同时每个人对这幅梵高的代表作的理解也是大不相同的。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式
  (一)从基础抓起,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
  在高职美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对于中外美术的鉴赏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这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审美品味、形成美术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拓展美学视野,促进个性发展及养成优质人格[3]。高职学生对古今中外的优秀艺术作品的品鉴更应该是一个对美学知识的汲取以及再创造的过程,这不仅要学生思维灵活更要求其有着极高的智商[3]。
  但是对美术高考来讲,因为高考对美术生的文化课水平要求过低,导致绝大部分美术生对文化课的学习有着严重欠缺。所以,教师在进行美术教学的过程中不应只注重学生对美学知识的提升,更应当将文化课程这项基础知识的提升也作为教学重点的一部分,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各项知识水平与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以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调研分析,对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困境进行明确,并基于社会整体就业发展趋势,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就业指导方法,以期提升艺术类毕业生未来实践竞争力,强化高职艺术类院校整体就业水平。  關键词: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38;J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
摘 要:发展性阅读障碍的病因一直是国内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为了解发展性阅读障碍的机制和病因,目前已经发展出几种比较有影响力的理论。其中,小脑缺陷理论认为发展性阅读障碍与小脑结构和功能异常密切相关。本文将详细介绍小脑缺陷理论的基础和基本观点,以期更好地了解发展性阅读障碍。  关键词:发展性阅读障碍;小脑;行为证据;神经基础  中图分类号:B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摘 要:随着教育不断发展和优化,众多专家和学者开始加强对教育国际化的重视和关注,诸多院校也开始积极聘请外籍教师,希望以此提升学校师资力量和教学能力,并促进学校积极发展和进步。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为外籍教师制定针对性管理方案,这样才能体现学校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本文分析了外籍教师管理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外籍教师考核评价完善思路,提出了外籍教师激励机制优化策略,期望以此优化外籍教师管理模式,并
摘 要:随着翻转课堂在中职各科教学中受到普遍关注,应用范围也极为宽广,基于这一趋势,本文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中,指出翻转课堂应用准备的要点与应用环节要点,以期中职数学教学效果得到不断优化。  关键词:翻转课堂;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434;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2  中等职业学校
摘 要:美国在19世纪强调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且,在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质量调查委员会发表了《国家在危急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报告。从奥巴马到特朗普两届政府的轮换随之影响k-12阶段的教育政策,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的修缮、教育经费的变动、科学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择校政策市场化。本文对其进行多角度分析:经费分配额度、文化价值与国际因素、政党政治间博弈、多方主体需求等,为中国基础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借鉴。
摘 要:为了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深化高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就需要打造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育人机制。本文对新时期下“工匠精神”的内涵进行分析,指出基于该内涵下校企协同育人的必要性,并对校企协同育人机制进行一定研究。  关键词:“工匠精神”;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1)10-0-02  新时
摘 要:为了提升中职《PLC应用技术》课程的教学质量,采用BOPPPS教学模式设计课程教学环节,借助超星学习通教学平台,通过任务引领,实践导向,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通+BOPPPS”互动参与式课堂。本文以“电动机正反转的PLC控制”任务為例,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设计思路、实施过程及应用效果。教学实践表明,该教学模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课堂教学效果,实现了有效课堂,对同类课程的教学
摘 要: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已然成势。本文基于互联网视角,结合当下创新创业趋势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意义,并分析了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最后提出了在互联网视角下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培养机制的主要方式。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到,并且以或赞叹、或怜悯、或热爱、或恐惧的情感感受到了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他的所见成了他生命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那一天的某些时间,或者在很多年里,甚至延续终生。”  初读惠特曼,只是读读浅表的文字,并没有心力太在意他诗意的奥义,直到在意孩子的诗意和诗意的孩子才反刍到其间有真意。  一日,笔者听一名教师给学生读讲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
【摘 要】全科读写的实质是全人教育。以项目化学习推进全科读写,要聚焦“选”,确定契合的主题;着眼“导”,催生驱动的任务;立足“法”,打开读写的历程;关注“行”,增长学生的学力;亮出“果”,实现活动的价值;致力“评”,拓展学习的深度。如此,才能实现跨学科学习,打造无边界课堂,体现从“学科本位”到“学科统整”,从“离场学习”到“躬身入局”,从“单点突破”到“全面提升”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项目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