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前女婿,扎根在“冤家”的深渊里

来源 :知音·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e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邬引军与康复后的妻子

  邬引军,一个被否定了6年的上海女婿。因生意失败被迫离婚,身背百万债务被岳父扫地出门。离婚的第三个年头,前岳母患上白血病,后来,前岳父也被确诊为肠癌,最后命运的魔咒又还以最狰狞的一击:前妻突遇车祸,沦为植物人……
   这是怎样惨烈的节奏,这是怎样的零底线付出,一个傻女婿豁出自己——

婚离了,家散了,一个女婿被赶出去了


   2009年2月的一天下午,邬引军正在开出租车,前妻孙连英打来电话。电话接通后,传来前妻孙连英急切的声音:“明天你是否有空?我想带我妈去市区看病,她病了,行动不方便……”语气透着焦急。邬引军没有犹豫,当即答应。
   次日上午7点多钟,邬引军开车来到奉贤区庄行镇西校村村口。离婚后,前妻便搬回了位于该村的娘家中。前妻孙连英和前岳母陈桂芝早已等候在此。邬引军载着前妻和前岳母直奔徐汇区宜山路第六人民医院。一路上,邬引军关切地询问前岳母得的是什么病。孙连英说:“她一连半个月高烧不退,医生建议去更大的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但是这里离市区几十公里,我妈坐公交车怕坚持不住,只好找你帮忙……”
   到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后,经详细检查,医生严肃地告诉孙连英:“你母亲得的是白血病!需尽快住院治疗。”孙连英一听,差点瘫痪在地;陈桂芝哭着安慰女儿,说自己年龄大了,治不治都活不了几年。一旁的邬引军扶着前岳母安慰她,病要治,他开出租车手头还有点钱……
   说这话的邬引军,早已不是孙家的女婿了。
   邬引军,上海奉贤区南桥镇人,1972年出生。1994年,经人介绍,上海市水泵厂高级技术工人邬引军与庄行镇姑娘孙连英相识了,次年结婚。1996年,他们有了儿子。1999年,企业改制,邬引军拿到5万补偿费后下岗,开了家水果店,而妻子则在附近一家宾馆工作。
   邬引军不甘心让妻子跟着自己过清苦的日子,他决定自己创业,经考察后,并于2004年贷款40万,创办了永强精密零件加工公司,一直是小有盈余。直到2006年初,一名老客户向邬引军的公司预订价值300万的产品。自从公司成立后迟迟没有接到大单的邬引军以为机会来了,与对方草签了一份协议后,便再次贷款百万投入生产。谁知,当公司按时交货时,对方却以产品质量不达标为由,拒绝支付货款。为生产这批产品,邬引军掏光了家底。心忧如焚的他咨询律师。律师认为邬引军胜算几率不到百分之十,劝他放弃诉讼。就这样,邬引军眼睁睁地看着价值300余万的产品变成了一堆废铁!苦苦支撑到2006年8月后,公司宣布倒闭,邬引军欠下了100多万的外债。
   很快,银行和其他债主纷纷前来催债,邬引军无奈决定卖掉自己在南桥镇唯一的房子还债,他希望妻子能够理解并支持自己。可是,当他将这一想法向妻子和岳父岳母提出后,岳父孙玉清当即就跳了起来:“你是不是昏了头?房子卖掉后,你让连英和儿子睡马路吗?这事我坚决不同意!如果你要卖房,我就让连英和你离婚!”
   见岳父反应如此强烈,邬引军在卖房一事上也迟疑了。很快,从2007年3月开始,部分没要到钱的债主,竟然直接跑到孙连英所在的酒店要债。邬引军为此和几个债主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甚至肢体冲突。可冷静下来后,他意识到自己虽然做生意失败,但他也要讲诚信,必须把债还了。也只有还了债,家人才能过上安宁日子,自己才能喘上一口气,找机会东山再起。基于此,邬引军决定卖房还债。
   邬引军再次将想法向妻子和岳父岳母说后,岳父孙玉清一怒之下用卡车拉走了女儿全部的嫁妆(空调、彩电、冰箱……),并要求女儿即刻回娘家。孙连英不敢违逆父命,只能向邬引军提出离婚,深爱妻子的邬引军舍不得,但最终考虑到岳父的态度,也为了避免以后债主来找妻子麻烦,同意了。几天后,他和孙连英来到奉贤区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根据离婚协议,所有的夫妻共同财产包括儿子的监护权都归邬引军,孙连英则只身回到了娘家。
   一个月后,邬引军将自己在南桥镇的一套住房,以每平米5000多元的价格在中介挂牌售出,随后将得到的房款还了一部分债务,缓解了燃眉之急。卖房后,他便带着儿子回到奉贤区邬桥年迈的父母家,挤在不足5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
   尽管还掉了大部分的债务,但依然还有将近30万元外债。为了尽快还完债,邬引军将儿子托付给父母帮忙照顾,自己到出租车公司租车来开。按惯例,每辆出租车一般由两个司机轮流开,但邬引军希望公司让他一个人开。公司了解到他的实际情况后,同意了他的请求,并嘱咐他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安全。
   就这样,此后的邬引军开始没日没夜地跑出租赚钱,债务也在他的艰苦努力下一点点减少。父母看他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很艰难,便想为他介绍新对象,邬引军也统统拒绝。他知道,自己心里被前妻满满地占着,根本容不下别的女人。和邬引军一样,孙连英也根本忘不了前夫。她的手机里,邬引军的号码一直都存着“老公”二字。她希望邬引军尽快摆脱困境,将她接回家中。她还以各种借口推辞父亲为她安排的相亲。
   因此,虽然离了婚,但邬引军与孙连英之间的联系始终未断。孙连英时不时打电话给邬引军,询问他们父子的情况。邬引军加快速度赚钱,盼望早日复婚。
   这一次,当邬引军接到前妻的求援电话,他当即答应,扔下生意去接前岳母看病。当天,他搀扶着前岳母再度询问医生,确定了保守治疗的方案。明知道费用每个月近万元,邬引军重复最多的一句话是:妈的病,有我在,我来!

妻家倒了,前女婿来了,一肩风雨他扛了


   这种保守治疗,每隔五到十天,都要到第六人民医院复查。每一次看病,往返100多公里,只要到了前岳母复诊的日子,邬引军就开出租车去接前岳母,到医院后楼上楼下地陪前岳母就诊……    半年时间,前岳母医疗费花了十几万。前岳父与岳母都是郊区农村人,家底本来就薄;前妻是家中独女,在酒店做收银员薪水很低。一次,邬引军像往常一样开车将前岳母送到第六人民医院。他听到前岳母对医生说,贵的药都不开了,又问现在停止治疗,还剩下多少日子,在一旁陪诊的邬引军急了,忙拉着前岳母走出医生办公室,敏感的他问道:“妈,是不是钱不够了?”前岳母的沉默不语,他已然知晓了答案。
   邬引军回到医生办公室,叮嘱医生开药,开输血单,一样都不能少。随后,邬引军让前岳母在划价处等着,他来到一楼的自助柜员机上,将最近两个月攒的1万多元全部取出。缴了费,又将剩下的八千多元包好后偷偷塞进岳母包里。送前岳母回家后,他忙着抢了几单生意。晚上,发现钱的前妻打来电话,要把钱退给他:“钱你拿回去还债,你和儿子还需要钱用。”“你不用操心这个,债我早就还得差不多了,儿子吃穿不愁,我这还有钱呢!”邬引军底气十足,孙连英这才收下钱。
   其实,孙连英不知道,此后,邬引军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为了省钱,每天早上只吃2个馒头,中午不吃饭,晚上开夜车才吃一碗面垫底。为了多做生意,他睡觉也在车上,最困的时候就在车上睡三四个小时。
   9月,前岳母病重入院。当时孙连英工作非常忙,加上每天需坐班,而前岳父的身体也不好,无法24小时守在病榻之侧。因此,和前岳父在医院换班的只有邬引军。
   而邬引军的付出,前岳父孙玉清也看在眼里,对邬引军的态度也开始缓和。
   有一次,正好两人都在病房,前岳母瞅准机会说:“引军,你和连英复婚吧!你别跟老孙一般见识,他就是那糙脾气。”
   邬引军赶紧说:“不怪爸,是我不好,没让连英过上好日子。”一旁的孙玉清没有吭声。
   不久,邬引军自己的母亲也因乳腺癌病倒了。前岳母和母亲同时病倒,邬引军分身乏术,只好向出租车公司提出辞职,而后将全部精力投放在照顾两位老人身上。辞职后,时间有了,收入却没了。邬引军在朋友的帮助下,在庄行镇找了一份快递员工作,工作时间相对自由,能兼顾着照料老人。
   不久,邬引军的母亲手术出院了,病情控制得很好。2011年夏,邬引军在医院陪前岳母入院输血,前妻带着腹部疼痛了大半个月的父亲孙玉清顺便在医院检查,本以为只是肠胃小毛病,哪知道,竟被查出肠癌晚期。当时,孙连英彻底绝望地哭个不停,邬引军心疼地安慰前妻别怕,岳父的病他来扛。
   邬引军旧债未清,又去借了一笔钱,将这个当年赶他出门的前岳父也安排住进了瑞金医院肿瘤科。住院期间,邬引军和孙连英轮流照顾两位绝症老人。邬引军带着父母来医院看前岳父岳母时,前岳母向昔日亲家提出让女儿和邬引军复婚,然而,大家的目光瞄向孙玉清,好面子的他还是没有松口。
   这下,邬引军的父母也恼了,劝儿子停止对前妻家的付出,那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听到这些,邬引军只是淡淡一笑。
   可是,邬引军越是执著付出,命运就越要对他这种付出的底线无情探底——
   2011年12月25日深夜,前岳父入院化疗,邬引军在医院走廊刚刚支着躺椅睡下,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把他吵醒。电话是奉贤区交警大队打来的,说他的妻子被车撞成重伤,目前正在医院抢救。邬引军连忙起身赶到医院。通过交警的描述,邬引军这才知道,孙连英当班上完中班,已经是晚上11点多钟,下班后就骑自行车回家。通过路面监控画面上模糊地看到,她骑车的时候摇摇晃晃,应该是精神状况不好;在过马路时,被一辆对面驶来的客车撞飞。肇事司机逃了,路人报警后,120才赶到事发地把孙连英送到医院后查看她的手机,在通讯录中找到了写着“老公”的号码,这才找到了邬引军。
   邬引军得知噩耗,顿如雷击,他不敢惊动刚刚做完化疗的老丈人,悲痛中就往上海奉贤中心医院跑。透过手术室的玻璃门,邬引军眼泪决堤,他知道孙连英是为了筹岳父母的医疗费,才会精神不济出了事。
   当晚,在邬引军的执意要求下,孙连英又转至第六人民医院,经医院全力抢救,孙连英暂时脱离了生命危险,术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医生对邬引军残酷宣布,“就算你妻子能挺过来,也很可能成为植物人,即使苏醒也会终身残疾,你要有思想准备。”听完医生的话,邬引军蒙了,哀求医生无论如何要救孙连英,植物人也好,残疾也好,他要他的妻活着。

复婚了,回来了,这辈子就这个家了


   第六医院昏迷不醒的妻子、瑞金医院住院的前岳父,以及市六医院前岳母,全靠邬引军一个人。需要邬引军透支的不只是精力,还有无法估量的治疗费用。
   为了不加重老人的病情,他暂时隐瞒了孙连英出了事,对两位老人谎称连英最近工作忙,不能来医院。
   但是,肇事司机迟迟找不到,无法索赔。债务尚未清偿的他,哪里有钱去支付无底洞般的医药费!2012年1月5日,邬引军从市六医院回家后,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他准备回家为前岳父岳母以及孙连英筹集下一步的医疗费。邬引军坐地铁去朋友家,他刚刚说完自己的难处,还没有开口借钱,岂料,朋友的妻子首先开口说:“这几天,我的儿子刚买房,准备结婚。”邬引军只能把到嘴的话又咽了回去。
   当天晚上,邬引军又来到其他几个朋友那里,这些朋友都曾经帮助过他,但是经济上都不是很宽裕,仅仅借了不到两千块钱。
   邬引军最后只能硬着头皮走进了自己舅舅家的门。舅舅从小就特别疼他,前几年,经济条件一般的舅舅还帮他还了部分债务,可如今再找舅舅借钱,帮的是舅舅口中没良心的前岳父家,舅舅能答应吗?就在邬引军纠结时,舅舅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便主动问他是不是为前妻家发愁,邬引军把自己想为前妻一家筹借医疗费的想法告诉了舅舅,舅舅只说了一句“你这个孩子够傻的”。说完,舅舅拿出了4万元养老钱交给邬引军。几天下来,舅舅还找朋友帮邬引军借到了10万元。
   见儿子这样“一根筋”,邬引军的父亲也主动拿出家里4万元的积蓄。第一个月,前妻一家3人的医疗费,花了整整27万。    孙连英昏迷了两个多月时,医生告诉邬引军:“孙连英脑部有淤血,需要做开颅手术,如果不做手术,病人很有可能有生命危险,但是花了钱,做这个手术也只有30%的希望以植物人的状态活着。”邬引军犹豫了,可是一想到如果不做手术,可能就要永远失去连英,他对医生说:“医生,我们做这个手术!”
   也许是邬引军这份爱与执著感动上天,就在医生即将要为孙连英做手术的前一天,昏迷中的孙连英奇迹般地苏醒过来!但是,醒来后,孙连英就连自己父母都认不出。由于受到大脑猛烈冲撞,颅内受伤严重,孙连英的记忆神经严重受损,导致失忆。
   “好歹醒了过来!我爱人还活着!”邬引军激动得语无伦次。可是,面对重症监护室每天高达8000元的医药费,邬引军负担得很吃力。医生看出了邬引军的窘迫,组织专家为他研究了一套方案,让他回家自行给孙连英输液治疗,以减轻经济负担。
   前妻在家输液治疗离不开人,前岳父岳母随时需要住院,这时,邬引军回到了这个只剩下负担的孙家。
   此后,尚未恢复女婿名分的邬引军成了孙家人唯一的指望,买菜、做饭、护理、复诊……既要照顾身患绝症的两位老人,又要护理失忆的前妻,自己还得想办法四处借钱筹措医疗费。
   很快,邬引军这个“离婚女婿”的事迹在当地传开,大家都为他的情义孝心感动。社区领导干部多次上门慰问,送上补助金,还帮助办理了大病统筹补贴。居民们自发性组织募捐,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得知后也纷纷伸出援手,为这个离婚女婿在经济上减压。
   但是,前岳母所患的白血病毕竟是一种难以治愈的绝症,2012年8月8日,孙连英的母亲离开了人世。在进入弥留之际前,老人再次把邬引军叫到自己的身边,含泪对邬引军说:“我本想在有生之年看着你和连英复婚。但是,连英现在这个情况,不能复婚,我不怪你,但是女儿也只能托付给你……”守在床前的邬引军红了眼睛:“妈,你放心,连英是我的妻,一直都是……”几天后,孙母欣慰地离开了人世。
   在邬引军的精心照顾下,孙连英的病情逐渐开始好转。2012年12月的一天,邬引军在阳台上晒完被子转身回房,发现孙连英的双眼竟一直盯着自己,四目相对,眼角有泪滑落。夫妻情深,孙连英的眼神显然告诉他,她认得他了!
   虽然孙连英恢复了部分记忆,但大脑中的淤血依然对她造成了严重影响,智力与行动都受到了影响,经鉴定属于2级重残。
   2013年开春后,孙连英能下床拄着拐棍走路了,邬引军再次提出要带妻子去复婚。这一次,孙玉清也没有阻拦。可是却遭到邬引军父母的强烈反对。
   邬引军也倔强起来,2013年7月6日,邬引军拿着离婚证、户口本搀扶着一瘸一拐的前妻孙连英走进了奉贤区民政局,办理了复婚手续。
   当晚,邬引军坚持要庆祝,电话通知了在学校住读高中的儿子回来,简单的家宴过后,老岳父拉着外孙进了屋要长谈。邬引军收完碗筷回到房间,只见妻子手持刚领的结婚证,望着那张时隔18年重拍的结婚登记照,满脸幸福。
   2014年3月9日,见证女儿女婿复合后,邬引军的岳父孙玉清含笑九泉。丧礼过后,邬引军的儿子拿出外公让他转交给爸爸的遗书。遗书里,有倔强岳父对这个女婿迟来的认可:“引军,爸这辈子最对不住的人就是你,你是一个好女婿。女儿连英,你可以不记得爸爸,但不能忘记从未离开你的好丈夫……”
其他文献
吃药后最好不要马上睡觉  许多人有在晚上临睡前或卧床服药的习惯,认为服完药后立即休息,能助于药物的吸收。其实,服完药马上就睡觉,特别是当饮水量又少的时候,往往会使药物粘在食管上而不易进入胃中。有些药物的腐蚀性较强,在食道溶解后,会腐蚀食道黏膜,导致食道溃疡。情况较轻者只是吞咽时感到疼痛,严重者可能伤及血管而引起出血。许多患药物性食管溃疡者就是因为曾在近期睡前服过胶囊类药物,如抗生素胶囊、感冒胶囊等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长期患过敏性鼻炎的人,寿命可能更长!研究者认为,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免疫系统即使在非必要时,也保持过度警觉,积极地对抗疾病及引起的相关症状,这一本能反应也许就是他们长寿的主要原因。  研究者检索了南加州病患的数据库,包括109229名过敏性鼻炎患者以及109229名无过敏性鼻炎者,这些人的年纪、性别与种族相仿。之后,研究者确认了从1995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之间,这些
3年前,儿子飞往法兰西之后,我和先生又重回二人世界。不知什么时候起,我突然发现一向大大咧咧的他,居然婆婆妈妈起来。常常念叨儿子不说,对我也前所未有地依赖。只要回家看不到我,他肯定会电话追踪,不是告诉说我喜欢的电视剧开始了,就是说给我网购的东西到了。总之,他只有一个目的——拉我回家。姐妹们都笑话我:“老了老了,还开始浪漫缠绵了。”  去年情人节是农历正月十二,刚过完春节,从街头到网络,满眼都是情人节
【摘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写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小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写作训练依然存在着些许问题,学生缺乏语言组织能力,经常陷入无话可写的境地。本文立足小学生写作实情,就如何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构建高效作文教学课堂作深度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训练;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很多学生讨厌写作文,不愿意进行写作训练
【摘要】2013年12月26日,徐州市教育局下发《关于实施〈“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的意见》,“意见”对“学讲计划”做了详细阐述:“课堂上以自主先学、小组讨论、交流展示、质疑拓展、检测反馈、小组反思为主”,教师从原来的课堂主导者转变成“助学”者。教学环节的调整和师生课堂角色的转变,势必引发评课理念的变革,评课理念的变革势必影响“学讲模式”的落实和推广。针对评课,笔者结合自己近年的课题研究
朋友姓骆,叫其父为骆父吧。骆父瘦,腿长更显瘦,杆子似的。我见骆父3次,分别在几年里:第一次交臂错过,他例行去远足,只见其背影;第二次他刚远足回家,累在躺椅里,气喘吁吁,只对我点头;第三次总算正常,一起吃夜饭,却只说几句话。骆父不爱说话,爱运动,日日带着干粮上路,奔波在漫山遍野,把力气和脂肪全通过汗水,洒在路上。  骆父年轻时在石灰厂做工,双肺吸满尘灰,年纪轻轻,落下慢性支气管炎,未及中年,已同老人
1.天平铁路施工现场,夕阳中,工人们还在挥汗如雨,我怀着敬佩的心情拍下了这一幕。(摄影/张智明 )  2.春天,看见这位七旬老人和儿媳在自家宅院旁的地里劳作,我上前问:“你身体好啊,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下地劳动啊!”老人家说:“现在政策好,社会好,生活好,劳动就当是锻炼哩。”趁老人坐地头休息时,我抓拍了这平凡而具有感染力的笑容。(摄影/邢仲华 )  3.在一座宽阔的草山上,一位姐姐拉着幼小的弟弟往上行
【摘要】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对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客体对象所进行的相关评价活动,其评价范围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其价值在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为例,对 质量视域里有效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语文教育;职业学校;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中职语文是中职课程体系中
原野是一块块绿起来的  先是浅浅的  然后跟着人的足迹浸润开来  有时厚密,有時疏淡  静止时如一床绿色的毯子  风吹过又像一件宽大的绿袍  大地一点点醒过来  像一个正在发育的女孩  风一鼓动  就可看见青春的身子在她的绿衫中颤动  作者簡介:  剑男,原名声雄飞,在《人民文学》《诗刊》《作家》等刊物发表有诗歌、小说、散文及评论,著有《激愤人生》《散页与断章》《剑男诗选》等作品集,有诗歌入选各种
人物名片  宁玲,儿童保健副主任医师、甘肃省保育院医务室主任,国家公共营养师、甘肃省中老年协会健康管理学会副会长、甘肃省营养学会副秘书长。2011年6月,荣获甘肃省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1年12月,被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授予“甘肃省教育科研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3月,被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授予“全国巾帼建功标兵”荣誉称号。  有一首歌最为动人,那就是师德;有一种人生最为美丽,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