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官员开博渐成风气,一批又一批的官员博客闪亮登场。海南省临高县县长符永则被称为“中国官员博客第一人”;原教育部副部长韦钰被称为“中国部长博客第一人”;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是全国最早开博客的市长;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是目前国内名气最大的博客官员;江苏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不仅自己开博,还号召当地官员集体开博……
官员开博是好是坏,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在官民沟通渠道还不完全通畅、网络舆论导向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官员开博无疑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有利于官员与百姓的沟通,也有利于引导一个地区的网络主流舆论。
但“官博”要实至名归,百姓还有“四建议”:
一是少些“强迫”多些“自愿”。官员开不开博是个人自由,不能被上级领导“逼”着去开。如果不是自觉自愿,而是当作“政绩秀”被动开博,这样的博客不会有生命力。
二是少些“官气”多些“亲和”。如果官员居高临下、“官气”十足,没有自己的“个性”,或瞻前顾后、不能真正坦露自己的真知灼见,或没有平和地对待网民发言的雅量,那最好别开。
三是少些“独唱”多些“合唱”。官员写博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草根性情,更重要的是与公众交流,让网民更广泛地了解、参与政治运作。如果只是唱“独角戏”,一头“热”一头“冷”,那就有违开博初衷。
四是少些“应景”多些“常态”。只有远离了“应景”和“作秀”,官员博客才能在叫好的同时更叫座。
[名家观点]“官员开博尽管不能被定性为是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举措之一,但这种形式无疑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和老百姓更加有效沟通的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
官员开博是好是坏,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否认,在官民沟通渠道还不完全通畅、网络舆论导向良莠不齐的背景下,官员开博无疑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沟通机制和利益表达机制,不仅有利于官员与百姓的沟通,也有利于引导一个地区的网络主流舆论。
但“官博”要实至名归,百姓还有“四建议”:
一是少些“强迫”多些“自愿”。官员开不开博是个人自由,不能被上级领导“逼”着去开。如果不是自觉自愿,而是当作“政绩秀”被动开博,这样的博客不会有生命力。
二是少些“官气”多些“亲和”。如果官员居高临下、“官气”十足,没有自己的“个性”,或瞻前顾后、不能真正坦露自己的真知灼见,或没有平和地对待网民发言的雅量,那最好别开。
三是少些“独唱”多些“合唱”。官员写博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草根性情,更重要的是与公众交流,让网民更广泛地了解、参与政治运作。如果只是唱“独角戏”,一头“热”一头“冷”,那就有违开博初衷。
四是少些“应景”多些“常态”。只有远离了“应景”和“作秀”,官员博客才能在叫好的同时更叫座。
[名家观点]“官员开博尽管不能被定性为是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有效举措之一,但这种形式无疑为广大领导干部提供了一个和老百姓更加有效沟通的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