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研究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ngy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高中数学知识之间存在一定关联关系,但是高中阶段数学知识的难度明显高于初中,这就要求教師做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工作,才能有效帮助学生走出数学学习过渡期。下面本文主要结合初高中数学教学有关内容,就如何处理好教学衔接问题做如下研究。
  关键词: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方式
  【中图分类号】G 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11-01
  对于刚步入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数学是一门较难的学习科目,同时涉及的知识点也很广。所以,教师需要有效引导学生做好初高中知识的迁移,以更好的学习和接纳新的课程知识。那么本文对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展开研究具有一定意义,有助于指导学生做好知识的衔接工作。
  1.新课程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大部分高中生都感觉高中数学难度大,容易陷入学习的困境。这主要原因还是没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的衔接工作,导致知识链出现脱节。那又是怎样的原因导致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出现问题呢?
  (1)初高中数学教学内容存在较大的差异
  在初中教学阶段,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相对基础,课本文字也比较通俗易懂,而且学生要记忆的公式和参量也相对较少,所以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理解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但是,高中数学知识面要广,而且教学的深度比初中阶段要大,很多知识理论性都比较强。所以,一些刚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很难接受这种教学难度,从而出现学习成绩的下降。但是,教师的教学时间有限,很难放慢脚步去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给予学生思考的课堂时间也较为有限,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衔接初高中数学知识。
  (2)初高中数学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不同
  在以往初中教学中,多数教师只专注于教导学生记准数学概念及例题等,一般学生都可以利用公式及概念来解决初中数学问题。但是,高中阶段教师都比较强调学生学习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总结数学学习规律,只为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可是,多数高一新生还保留着初中阶段的学习思维,没能快速适应高中教学方式,从而出现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2.如何处理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
  为了解决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思考:
  (1)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规划好高中数学课程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教师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这时教师更应该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学会先摸清学生的学习情况,再规划课程教学内容,才能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教师需要做好日常学情调查工作,通过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的实际学习基础,以找到课程教学的方向。
  我们以“函数”教学为例。首先,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接触过了函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进行函数摸底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函数学习基础。其次,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和分析初高中函数教学的大纲要求,以全面认识高中函数教学的内容,从而找到初高中函数知识的衔接点,进而做到知识的有效衔接,逐步提高教学的难度和深度,最终提升课程知识的针对性和实际性。
  (2)提供合作思考的机会,以实现初高中知识的融会贯通
  虽然高中课程教学时间十分有限,但是教师还是需要给予学生合作思考的机会,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和总结,并懂得与他人进行交流,才能实现合作共赢的学习效果。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适当安排课程合作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们可以进行合作和交流,从而有机会汲取他人有用的学习想法和经验。
  (3)加强课后的学习指导,以协助学生走出学习困境
  在课后学习中,教师也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做好相关的学习计划,帮助学生进一步理清初高中知识之间的关系,以做到知识的巩固和衔接。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来实现有效的课后复习指导工作,让学生的课后学习更加的科学和合理。
  我们以“函数的基本性质”等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先设计及布置一些关于“函数的基本性质的基础性作业内容;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微课教学方式,将这些作业内容转化为视频,让学生们一边观看视频,一边回答作业问题。其次,教师可以补充一些初中函数图像知识,将其加入到微课视频内容之中,让学生可以结合初中函数图像来理解高中阶段所讲述的函数基本性质等知识,以引导学生构建良好的初高中知识网络体系。这样学生才能慢慢进入教师设置的作业情境,进而愿意投入到课后复习之中,最终为后期高中数学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必须处理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才能有效引导学生构建有效的知识网络架构,以实现初高中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为后期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教师需要从教学的内容、方式等方面,尽可能找到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和区别点,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知识衔接习惯,进而合理、有效的展开学习和探究。
  参考文献
  [1]张琼作,刘咏梅. 基于初高中衔接的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探究[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7.30(29):612-614
  [2]杜广艳. 关于新课程标准下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思考[J].高中数理化,2017.27(36):252-252
  [3]于伟国,张丽霞. 如何搞好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的探究[J].考试周刊,2017.13(33):107-107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比较差,在生活和学习中都需要教师积极的引导。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多数小学生产生了心理健康问题,这是很多因素引起的,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很可能引起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和探讨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7 【
摘 要: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出以及《新课程标准》的发布,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和新时代的教学需求背道而驰,在这种背景下,探究式教学走进教育工作者们的视角,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提高学生们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对他们往后的学习有着巨大的帮助,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的结合为参考案例,研究如何让学生们在探究式教学中提高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自主探究能力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复式教学在今后乃至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在相对的小规模学校教育教学当中,它具有一定的课堂教学的优势,尤其是在当前“部编”教材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复式教学;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15-01
以文学语言学视点为理据,立足语言形式归纳司马迁《史记》的句式修辞技巧,再从文学层面提炼其文学表达效果。《史记》句式的语义搭配表现为:语义错综,言辞灵动。司马迁常常通
摘 要:音乐是人类情感交流的共同语言,在小学教育中开展音乐课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音乐核心素养,进而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家长教育观念的改变及小学音乐教学条件的提升,使得家校联动的小学音乐教育成为可能。因此,家长和学校应该联手共建“家校联动音乐教育模式”,实现学校、家庭之间的有效交流互动,从而发挥出音乐课程的真正价值。  关键词:家校联动;小学音乐教育;综
摘 要:创新教育成为了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要想实现创新教育,课堂教学必须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但是,高中数学教学缺乏互动、环境沉闷,学生仍然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知识,违背了创新教育规律,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鉴于此,笔者围绕培养创新人才的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展开了高中数学教学的探究,具体研究了“何为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原则”以及“层级互动式教学模式构建创新教育的途径”等
摘 要:乡土资源蕴藏着丰富语文课程资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课程资源之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乡土资源,促使乡土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提高学生兴趣和提升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打造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重视家乡历史、人文和民俗风情资源,拓展乡土资源,弥补语文教材,延伸语文课堂教学,实现新课改需求。拓展乡土资源,延伸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要真正走入生活,让丰富多彩
摘 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乃至整个人生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想要正确的教育孩子,家长就必须要有正确的养育观念,掌握切实可行的教育方法。家长在恰当的时候,通过有效的教育途经,使孩子心悦诚服的接受教育,孩子幸福,家长快乐。  关键词:父母;快乐;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20)06-0018-01  常听到家长
摘 要:教师评价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没有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就不可能实现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星级教师评价制度的核心是以教师发展为本,既关注教师的现在,更关注教师未来的专业发展需求和发展方向,坚持综合性评价的原则,对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目的是激励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专业获得全面发展。  關键词:星级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管理  【中图分类号】G 648 【文献标识码
摘 要:学生成绩的好坏,既与学生个人的天赋和努力程度有关,又与老师教学和家庭教育有关。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能够建立以学生、老师和家长为主体的三支柱教学模式,但是因为家长与老师沟通不频繁不通畅,所以学生学业完成效果更多的依赖于学生和老师。这样是不完整的教学体系,不能够充分的鼓励学生学习,也难以挖掘学生潜力。  关键词:家校群;初衷;现状;优化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