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者小路实笃《友情》中体现的性别差异意识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www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武者小路实笃是“白桦派”的代表作家,其代表作有《不谙世事》、《友情》、《爱与死》等。其中《友情》与《爱与死》被称为其恋爱小说的双璧。本文通过对《友情》中女主人公杉子的女性形象及其婚恋观的分析,展现武者小路实笃性别差异意识的局限性和进步性,并试图分析其性别差异意识的形成原因。
  关键词:武者小路实笃;性别差异意识;婚恋观;女性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08-02
  一、作家武者小路实笃及其作品《友情》
  武者小路实笃(1885~1976)出生于东京,是子爵武者小路实世与勘解由小路秋子的第八个孩子。他出生时,五个兄弟姐妹已相继夭折,只剩下了六岁的姐姐伊嘉子与三岁的哥哥公共。
  1910年,武者小路实笃与志贺直哉、有岛武郎等人创办了同人杂志《白桦》。以武者小路实笃为中心的白桦派推崇主观的权威,追求光明健康的快乐,贯彻重视自我的思想。1918年武者小路实笃着手建设以个人自由发展为主旨的“新村”。
  武者小路实笃一生著作丰富。本多秋五以1923年《白桦》停刊为界限将其文学生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部分。前期作品以体现自我中心主义及人道主义为核心。1919年10月至12月在《大阪每日新闻》连载的小说《友情》正是其前期作品,与《爱与死》(1939)并称武者小路实笃恋爱小说的双璧。“河盛好臧氏在与臼井吉见氏的交谈中一致认为《友情》与滝井孝作氏的《无限拥抱》是日本恋爱小说的代表。”①由此可见,《友情》在武者小路实笃的文学生涯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小说讲述了友情与爱情相克的青春故事。脚本作家野岛与新进作家大宫是感情深厚的朋友。野岛爱上了大宫堂妹的朋友杉子,并且拜托大宫可以助其一臂之力。然而对大宫心动的杉子拒绝了野岛的爱。并主动寄信给已身在巴黎的大宫,表明自己的心意。野岛忍受着失恋的痛苦,像一头受伤的狮子又重新站起来怒吼,发誓与大宫在事业上一决高下。
  中日学者对该小说的研究角度多集中在人道主义和理想主义方面,从“ジェンダー”的视角展开的学术研究可谓少之又少。“ジェンダー”一词在语言学中的原意为男性、女性的性别,在社会学中该词逐渐由本意演变为社会、文化、历史各个方面的性别差异之意。性别之中只有男女,最初男性被认为是普遍意义上的人类,而女性是脱离男性规范,被边缘化的人类群体。“女性是什么?”的问题是性别差异研究的重要课题。作为男性性欲对象、生产子女的工具,担任母亲的角色、穿女性化的服装、有女性化的行为举止、甚至在男女相处中女性化的姿态等等,根据时代、国家、民族、宗教、历史背景等要素的差异,定义女性的标准不尽相同。另外,性别差异不仅是社会制度层面的问题,将性别差异文化内化于心的人的意识、想象力、愿望、欲望等深层次的问题也包含在内。②
  小说中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以及阐释的婚恋观体现了大正时期武者小路实笃的性别差异意识,而武者小路实笃生活的时代背景和人生经历为其性别差异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性。
  二、武者小路实笃对女性的认识
  小说女主人公杉子因为美貌受到身边众多男性的追捧,是野岛眼中的完美伴侣。本文拟通过分析小说中作者对杉子形象、性格等方面的描述,探究其对理想女性的认识。
  野岛初见杉子之前只见过一次她十二三岁时与同学合影的照片:“在几个人中,杉子不但显出特殊的美丽,而且也有一种清冽之感。他想如果把这张照片放在书桌上,那一定会想写一个好剧本的。”因为杉子清纯的容貌而被深深吸引的野岛,对其爱慕之情一发不可收拾。对于野岛来说,“女性除了作妻子以外是一钱不值的,结婚就是他的一切,他只希望女子依赖他自己。”于是,野岛将理想女性伴侣的种种品质安放在杉子的身上,希望杉子就是自己心中理想的女性,就是将来成为自己妻子的女性。
  杉子十分擅长乒乓球,野岛完全不是杉子的对手。杉子与野岛打球,非但不捉弄他,反而一味的迁就他。于是野岛理想化地认为杉子“正直、亲切、智慧、快活”,“富有同情心”。
  野岛希望杉子可以“依赖自己、信任自己而且赞美自己”,他希望杉子可以在众多追求者当中选择自己。在野岛看来,女性如同女王蜂。女王蜂尽可能的往高处飞舞,引得无数雄蜂争相追逐,只有最优秀的雄蜂才可以被选中。女性择偶标准则是男性事业上的成就是否值得自己依靠。因此,野岛认为,只要在事业上有傲人的成就,就可以赢得杉子的芳心。
  杉子在写给大宫的表白信中曾宣称自己是大宫的人,属于他之后才可以实现自我。杉子希望成为依赖对方,有助于对方,并与其生子的女人,对婚姻生活的期许依然是将自己限制在家庭中,缺乏独立性,体现了杉子保守的一面。
  小说中杉子美丽、善良、富有同情心,希望在婚姻生活中依赖男性,帮助对方的事业并为其生儿育女。小说对杉子女性形象的描述具有鲜明的标签意识,体现了作者的性别差异意识。
  三、武者小路实笃的婚恋观
  小说《友情》是武着小路实笃代表作,讲述了杉子、野岛与大宫之间的感情故事。野岛与大宫均是接受过西方新思想以及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对旧婚恋观持批判态度,满怀对自由恋爱的憧憬,认为恋爱是每一个人的权利,与婚姻息息相关,并特别强调恋爱对女性命运的决定性作用。杉子作为一个有女性意识的人物形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反对传统的婚恋观,勇敢追求自己的人生幸福。
  野岛把美丽的杉子想象成理想女性的样子深恋着,杉子又会怎样看待这样一位爱慕者?杉子在写给大宫的心中写道:“野岛先生是我其次尊敬的人,我觉得他是个好人。我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可是至死也不能做野岛先生的妻子……无论如何也不愿意在野岛先生身边呆过一小时以上的时间。为什么?连我自己也不知道、自己也能说明,主要是神经方面的事,不值一提。”野岛爱慕的并非真实的杉子,而是自己想象中杉子的形象。杉子理性地洞察到这一点,而深感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没有受到应有的理解与尊重。 “野岛先生的爱情丝毫不能打动”杉子的心,杉子不能忍受野岛对自己的感情,认为单恋着自己想象中的自己的野岛是个“疯子”。   依照传统的婚恋观,未婚女性的婚姻问题需听从父母长兄的意志。当大宫走后一年,野岛鼓起勇气去杉子家求婚,即使兄长仲田劝说,依然无法使杉子顺从,无奈回信婉言拒绝。野岛为探明杉子的真情实意,给杉子本人写信表白。杉子依然回信拒绝道:
  “信收到了。这样值得尊敬的您给我写了那样一封信,我实在不敢当的很。除父兄回答之外,我也不能回答什么。请你原谅,从内心向您表示歉意。”
  杉子回信简短,态度坚决明确,自始至终忠诚于自己内心的想法,让人感受到一个努力挣脱传统女性规范,充满生命力的女性。随后,杉子主动写信给远在巴黎的大宫,暗示自己的心意。在大正时期,女子做出这样的举动会被社会蔑视和讨厌,但她依然遵从自己内心感情的指引给大宫写信。
  大宫欣赏着杉子美貌,欣赏着她的音乐才华,敏感着她内心情感的波动变化。同样,杉子钦佩于着大宫的文学才华、运动天赋,了解他的性格和内心所想,觉得只有对大宫可以畅所欲言。大宫与杉子相知相爱,然而大宫一直将杉子看成“将来野岛的妻子”尊敬着,受到友情道义的束缚而不能放任自己对杉子的感情。杉子并没有就此放弃,为了自己的人生幸福,她竭力用用语言通过书信的形式说服大宫冲破道义的牵绊,她期望大宫首先把自己当作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是一个女子来看待。杉子像一名勇敢的战士,用实际行动同命运拼死一战,耗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亲手打开了属于自己的命运之门,说服了大宫并与他走在了一起。
  四、武者小路实笃性别差异意识的形成原因
  小说中被野岛理想化了的杉子形象,美丽、善良,有助于野岛事业发展,表现出鲜明的性别差异意识。然而,在小说下篇,杉子通过书信勇敢地表白自己的心意,拼劲全力说服大宫,并收获了爱情。这一部分作为小说的高潮部分,震撼人心,既描述了在爱情中掌握主动权的女性形象,又刻画了真诚地倾听女性内心声音的男性形象。作者一方面固守性别差异意识,一方面又从人性平等的角度做出反性别差异意识的探索。
  时代与阶级的局限性导致了作者固守性别差异意识的一面。据加藤周一所说,“与明治政府共同成长起来的一代们,有着共同的倾向,那就是把国家和自己捆绑在了一起。这种倾向即使到了大正民主主义时期也没有消亡。”“这是白桦派乃至整个大正时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弱点。”武者小路实笃虽然对自己所在的贵族阶级表示不满,但始终带着露骨的特权意识。在他心底潜藏的国家主义思想一旦受到某种社会要素的刺激,就会立即显现出来。
  大正元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就女子教育问题发表了如下声明:次时代出现了被称作“职业妇人”的就业女性,而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担任职业妇人的增加有破坏家庭制度的危险,因此,在教育上应该注意,女性就业并非是我们的期望所在。由此可见,按照统治阶级的封建思想,女性就业是大逆不道,贤妻良母才是女性典范,女子自身也应当以此为奋斗目标。杉子在写给大宫的书信中讲道:“我这个女人,就是为了在您的身边,作您的助手,并且生您的孩子(原谅我这么写吧)才活在世上的。就是在任何女权扩张者面前,我也毫不可耻。“你们作不了女人,所以就象男人那样生活吧;我能作个女人,所以我就成了女人。”这段杉子对自我贤妻良母的定位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号召,体现了武者小路实笃固守性别差异意识的局限性。
  武者小路实笃的个人经历为其反性别差异意识的一面提供了可能。在小说中,作者借大宫之口道出了姐姐伊嘉子的婚姻悲剧。姐姐的婚事由母亲做主,替她选了一个“从来不寻花问柳的规矩人”,姐姐虽然不太中意自己的婚事却也没有反对的理由。然而没有爱情的婚姻注定了悲剧的结局,丈夫“不把姐姐当做自己妻子似的爱她,而是变态爱抚,性生活也不正当”。结婚后,不足半年发病,被诊断为肺结核。生病期间,在娘家受到母亲无微不至的照料,于明治32年12月12日逝世。姐姐因为顺从了他人的意愿,而自己吃下了苦果,武者小路实笃对此感到悲愤及无能为力的懊悔,他希望姐姐可以同她所爱的人结婚,“也许姐姐就不会死,即使死了也不冤”。武者小路实笃对姐姐的死耿耿于怀,于大正15年年末在和歌山生活了一段时间,他说“是长眠平田家墓地的姐姐召唤他而来。”姐姐的死引发了武者小路实笃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认为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女性不应顺从他人的安排,应该主动追求自己的幸福。女性的内心的声音也值得被关注与倾听。
  武者小路的第一任妻子竹尾房子就是一个勇于表达内心想法的女性。小说《不谙世事》是武者小路实笃以自己与房子为男女主人公的原型创作的。女主人公“C子”主动写信要到男主人公“我”家拜访,起初在“我”看来,这是厚颜无耻的行为。当“C子”前来拜访,衣着打扮像铭酒屋的不良女性,更招致了母亲了不满。这样大胆坦率、我行我素,追求个性的女性形象不被当时的社会所认可,却逐渐吸引了“我”。大胆地传达出自己的声音,按照自己想法过自己的人生,正是具有生命力的女性应有的姿态。房子的与众不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武者小路实笃对女性新的认识以及反性别差异的探索。
  五、结语
  综上所述,武者小路实笃笔下的杉子表现出作者对女性形象的欲望和想象力,具有鲜明的女性特征。她的美貌引得身边的男性们为之倾倒,性格温和善良、富有同情心,对男性充满依赖心理,对贤妻良母的婚后生活充满期待,希望通过在家庭方面的努力,协助男性成就他们的事业,进而为人类做出贡献。这样的女性符合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期望和标准,表现出作者浓浓的性别差异意识。
  杉子的形象虽然受到作者性别差异意识的局限,但在恋爱问题上她却又被描写成一位个性鲜明的新女性。面对野岛的痴情,她清醒理性,果断拒绝,忠于内心。她希望在与大宫的恋爱关系中,首先被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其次是女性来看待,体现出与性别差异意识相违背的精神特质。简言之,小说《友情》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使作者的思想难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于性别差异意识,但是姐姐的不幸与自己的恋爱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作者对性别差异意识的反思,这种反思使得他能够在塑造女性形象时做出反性别差异意识的尝试,让作品带上了警醒世人的新意。这一点可以说正是作品的魅力之所在吧。
  指导老师:荊玲
  参考文献:
  [1]谷崎潤一郎 川端康成 伊藤整 高見順 大岡昇平 三島由紀夫 D·キン 『日本の文学20 武者小路実篤』 中央公論社 1965年2月
  [2]武者小路実篤 『人生論·愛について』 新潮社 1969年11月
  [3]渡辺澄子 『女性文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 世界思想社 2000年10月
  [4]楊英華 『武者小路実篤「世間知らず」と魯迅「両地書」』 昭和女子大学大学院日本文学紀要15 2004年3月
  [5]大津山国夫 『武者小路実篤の系族(下)』 語文論議17 1989年10月
  注解:
  ①市原豊太『解説』『日本の文学20 武者小路実篤』p551
  ②参考水田宗子『フェミニズム·ジェンダー·セクシュアリティ』『女性文学を学ぶ人のために』P14
  作者简介:侯卫杰,女,青岛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研究生。
其他文献
麻醉科医生面临的紧急抢救婴幼儿重症外伤手术麻醉,处理得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本文通过对本院38例婴幼儿重症外伤麻醉进行分析总结,以探讨围手术期的管理,提高手术麻
桥式起重机是一种在船舶、化工等企业广泛应用的,可以不断循环使用的机械.为了保证桥式起重机在使用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需要对桥式起重机进行检测.PLC控制系统具有使用功能
肉类消费主要由人口和GDP的增长拉动,消费更多的肉类意味着对粮食需求的增加,而粮食是饲料生产所必需的,这可从饲料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需求上得以反映,包括全球购买力的增 M
一、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异常迅速,对外交流的需求也空前高涨,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挑战。在对外交流过程中,英语不仅是人们交流和沟通的工具,同时还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之一。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尤其是外语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语是当前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需要外语人才的单位越来越多,而且对英语的听、
20世纪70年代初,外语教学的研究重点从研究如何教学转向研究如何学习。为了解决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必须研究学习者语言学习过程的普遍规律以及个别特征对语言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的影响。这种研究很快发展为对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但是对什么是学习策略目前学术界尚未取得一致的看法。Oxford(1990)认为,“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自己的学习更为有效,更为自主,更为有趣而采取的行为或行动。”我国外语界也对学
建构主义的先驱皮亚杰认为学习的主要方法是发现,知识的获得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新知识的获得以旧的经验为基础,新的经验的获得又会使旧的知识体系得到丰富和完善。建构主义非常注重学习主体能动性的发挥,学习就是这样一个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主体的知识不断增长,能力不断提高。  建构主义的知识观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世界最终的解释,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假设,会随着世界的发展而发展。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TG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15-01  今天  我愿化作一首歌  为未来  唱出最美妙的歌声  愿为工业4.0  装点制造业的传说  愿为中国制造2025  留下不朽的价值  愿为人工智能  勾勒美好的科技蓝图  愿为云计算  服务高尖端领域  愿为机器人  创造更多划时代的alphago  愿为未来更多的领域  绽放绚丽的舞姿  也
摘 要:民商法是社会主体从事民商活动时主要的法律依据,也是保证社会民事活动正常进行的基础。相比于以往的经济环境,当下的社会经济发生了诸多变化,民事活动也增加了新的内容。本文就从社会经济角度出发,对民商法的发展和变化作了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社会经济;民商法;发展;变化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人们的生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社会经济也同样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面对新的经济环境,民商法也应该作出一定的调整
摘要:本文通过对爱和情的讨论,重点论述爱情和婚情之间的关系,及其重要性,从而强调纯真无暇的爱情的婚情是美好的,且在这个物流横飞的世界,人、应该有一个怎样的爱情和婚情观,本文最终也表达出作者对纯真无暇爱情的追求。  关键词:爱;情;爱情;婚情  中图分类号:TU1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16-01  我中华是个大爱的国家,充满了爱,盛满了情,但要分
进料加工企业从国外保税进口料件加工后,不直接出口而是转给另一家定业进行再加工后出口也就是间接出口的这种经受行为称为转厂。目前,音讲会进料加工技业以这种布式进行加工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