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例膀胱癌三维适形放疗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放射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回顾分析109例膀胱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副作用及预后因素.方法 近12年内接受三维适形放疗的原发膀胱癌患者109例,年龄41~94岁(中位值68岁).4例未行手术治疗,105例行保留膀胱手术.根据2003年UICC分期标准分期,T_1、T_(2a)、T_(2b)、T_(3a)、T_(3b)、T_4期分别为29、27、33、15、2、3例.N_0期92例,N_1期7例,N分期不详1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常规分割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39.3~62.2Gy(中位值49.6 Gy),其中57例采用全膀胱加局部瘤区野中野照射,局部瘤区单次剂量为1.9~2.2Gy(中位值2.0 Gy).结果 随访2~144个月(中位值36个月),总随访率为98%,其中1、3、5年随访率分别为95%、53%、32%.1、3、5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63%、47%、42%,总生存率分别为80%、48%、37%.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总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为T分期、病理类型、N分期和不同放疗方式.膀胱局部控制率的独立预后因素为KPS评分、不同手术方式以及放疗与手术间隔时间.全组中肿瘤相关死亡33例.放疗后膀胱内复发42例,盆腔或腹腔淋巴结转移22例.根据RTOG分级标准,急性泌尿系统反应1级22%,2级59%,3级12%,4级1%;晚期泌尿系统反应1级29%,2级28%,3级2%,4级1%.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在膀胱癌治疗中特别是全膀胱加局部瘤区野中野照射方式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副作用在可接受范围,可作为保留膀胱功能手术患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多种因素参与调节乳腺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其中PI3K/Akt是EGFR/HER2的重要下游信号传导路径,因其在细胞增殖、生长及凋亡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但其在肿瘤放射敏感性调节机制上尚不十分清楚,为此采用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研究其对两种乳腺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机制。
期刊
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EB病毒相关抗体检测作为鼻咽癌早期筛查手段.为寻找一种更为有效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笔者采用表面增强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ry,SELDI-TOF-MS)技术研究鼻咽癌、鼻咽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标本的蛋白质表达差异,以探讨该技
期刊
颅内生殖细胞瘤虽然是较少见的恶性肿瘤,但是通过多年研究对该疾病已积累了相当的认识和经验,其诊治方法也是较为明确的.然而近年来国内在颅内生殖细胞瘤治疗上出现了一些不恰当治疗的情况.为避免可能造成的误导,通过对本科收治的正反典型病例的分析,结合文献对颅内生殖细胞瘤的治疗进行讨论。
期刊
在颅脑及头颈部肿瘤放疗中视觉神经通路及眼球结构常常因受到过量照射引起患者视力受损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而且这些重要组织器官的保护也成为肿瘤获得根治剂量的限制因素。
期刊
随着临床三维适形和调强技术的应用,多叶准直器使用频度的增高,其故障发生率也随之增加.笔者对临床使用中多叶准直器常见故障进行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期刊
近年来随着肺癌发病率的逐年增高,其死亡率已上升至首位.综合治疗已成为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其中放疗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随着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影像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肺癌放疗进入了精确放疗的时代.但器官形状和位置变化对放疗的影响仍是肺癌放疗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器官形状和位置的变化在肺癌放疗的分次内与分次间均存在,分次内的变化主要包括呼吸运动以及大血管的移动,分次间的变化包括肿瘤的退缩
期刊
肿瘤基因-放疗(gene-radiotherapy,GR)是目前研究热点,电离辐射可启动重组表达载体中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同时诱导下游基因的超强表达。
期刊
食管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新疆哈萨克居民是高发人群.食管癌治疗效果差,死亡率中国居世界首位.对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和晚期患者,放疗是最主要的局部治疗手段,可以改善症状、延长生存.但由于周围正常组织限制,局部肿瘤难以得到高剂量照射.腔内近距离治疗作为局部加量的有效手段已被同行认可,但在国内食管癌治疗中的报道并不多见.本研究回顾分析本单位在2003年7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48例哈萨克族中晚期食管鳞癌
期刊
目的 比较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与诱导化疗+放疗在T3~4N0~1M0和T1~4N2~3M0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2002-2005年间收治的92分期为Ⅲ、Ⅳa期的400例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诱导化疗+同步放化疗组和诱导化疗+放疗组,其中对T3~4N0~1M0(197例)和T1~4N2~3M0(203例)期分别进行亚组分析.放疗采用常规分割方案,化疗采用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卡铂.结果 中位随访3.
目的 分析77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患者术前腔内放疗联合手术的疗效.方法 对2001-2007年收治的77例ⅠB2和ⅡA期(局部肿瘤>4 cm)宫颈癌患者先行术前阴道腔内后装放疗[阴道黏膜下0.5 cm(源旁1 cm)剂量20~30 Gy,10~12 Gy/次,1次/周],10~14 d后评价疗效并行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分析治疗并发症、术后临床病理学特征、生存及复发情况.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