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对华投资走向衰落?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rgebo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关于中日经贸关系趋冷的言论不绝于耳。其中,除了中日两国贸易增长放缓的因素外,还有观点认为日本企业投资转移和回流现象增多、对华投资开始走向衰落、日本企业产品在中国的市场地位也有所下降,等等。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现阶段的日本对华投资呢?
  
  日本对华投资的地位
  
  从日本对华投资在中国利用外资中的地位看,2000年以来,日本对华投资增长趋缓。增速低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实际投入金额年均增长率为3.0%,落后于同期中国吸引外资增长速度,但比同期美国、欧盟的对华投资增长速度高出约3个百分点。截至2007年,日本对华投资实际投入金额达到615.6亿美元。以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计算。在国别排名中。日本依然名列我国引进外资来源国的第一位。
  日本对华投资在日本对外投资中的地位逐步提高。根据日本财务省统计。2004年度。日本对华投资额为4909亿日元,占日本对亚洲地区(包括东南亚、南亚、东北亚地区共计24个国家和地区,未含西亚地区的国家)投资的48.6%。对华投资占日本海外投资总额的12.8%。中国已成为继美国、荷兰之后,日本海外投资的第三大目标国。此外。日本协力银行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于分散投资风险和长远发展战略的考虑,近年来,日本企业对印度等国家的投资有所升温,但中国的综合竞争优势明显。依然是日本企业海外投资的首选。
  
  但从横向比较看。日本对华投资的产业优势地位并不显著。从制造业内部看,除汽车制造业外。日本企业在其他领域的投资规模均落后于欧美等国家。美国在电力和软件领域的投资占有明显的优势地位。近年来,韩国对纺织、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增长十分迅速。已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策略
  
  同日本对华投资初期相比,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目的发生了较大变化。对我国市场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廉价劳动力已不再是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主要着眼点。我国日益增强的生产能力及本土市场的消化能力成为吸引日资的主要因素。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策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逐步转型。日趋向高级化、综合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从贸易型战略向市场型战略转化
  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企业主要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或是利用我国廉价的原材料和劳动力,在我国国内进行加工后,把产品出口到国外。在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稳定发展的情况下。我国市场发展潜力日益显现,日本企业开始把占有中国市场作为主要投资战略,在我国国内采购原材料的比例及在中国市场的销售率逐步提高。日本对华直接投资的模式已经从生产加工贸易型转向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的获得市场型的投资战略。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统计数据。2004年度。日本对华投资企业的国内采购比例已达47.7%。国内销售比例已达53.9%。
  
  从加工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的延伸
  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对华投资的突出特点表现在企业开始逐步加大对产业链两端高附加值环节的投资。通过加大对研发、物流、销售等环节的投资力度,增强企业在技术、品牌等方面的综合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扩大在我国市场的份额。
  日本瑞穗综合研究所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日本企业海外设立研发机构的意向调查中,选择在中国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所占比例最高。此外,从企业在中国设立的当地法人的功能变化看。除“设备投资、开设新店的资金筹措”、“周转资金的筹措”、“面向当地市场的产品开发项目”等需由日本总公司决定外。其他诸如当地原材料采购、当地管理层任用及待遇的确定等都是由设立在中国的当地法人决定的。当地法人职能的不断扩大也表明,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活动正在由加工制造环节向两端的高附加值环节延伸。
  
  从分散投资向集群投资转化
  随着日本在华投资规模的逐步扩大,日本企业开始重新考虑中国在其全球战略中的地位,加强对当地法人资源的整合,谋求集群化发展效应。日本企业在华经营战略的调整目的在于。在成本领先战略的引导下,在强调规模效应的基础上。实现集约化生产。不断延长产业链,完善产业集群,增强竞争实力。例如,2004年,松下公司投资19亿元人民币兴建了杭州工业园,从资源整合的角度对在杭州的9个白色家电生产基地进行重新规划管理。力争通过整合在杭州建立松下全球最大的白色家电生产基地。其他日本公司内部也在进行类似的整合活动。从分散作战到集中兵力重点突破,标志着日本企业在华经营战略正在向更高层次转型。
  
  日本企业对华投资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态度总体上依然是比较保守的。这主要表现在:
  从投资规模和经营规模看,日资企业在华投资的平均水平都比较低。从单个项目的投资规模看,2004年度日本对全世界投资平均规模为13.98亿日元。对美国投资平均规模为26.32亿日元。对亚洲投资平均规模为15.24亿日元,而对华投资平均规模仅为13.60亿日元,这说明日本对华投资中大项目所占比重仍然偏低。此外,近年来。在华日资企业完成的销售额虽有较快增长,但仍落后于日本在其他国家和地区企业的水平。2004年度,在华日资企业的平均销售额为55.8亿日元。不仅大大低于在美国投资的日资企业平均258.06亿日元销售额的水平。而且低于在东南亚的日资企业平均65.44亿日元及日资企业海外法人平均121.24亿日元的销售水平。
  日资企业对向中国的技术转移和与中国的技术合作都相对比较保守。有关统计显示,日本对华转移的技术多是一般技术、普通设计,50%以上的在华日资企业的技术水平低于日本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中。日资企业所占的比重比较低。当欧美的大型跨国企业已经将区域性、全球性的研发中心转移到中国的时候。大批日本企业则将高技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回流到日本国内。日本在华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逐年增加,但仍以面向当地市场的应用型研发为主。这种谨慎的态度影响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技术层次。阻碍了两国经贸合作水平的提升。
  人才当地化管理的程度仍然比较低。日资企业与欧美企业对一般职工的录用情况差别不大,但在日本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中,中国雇员所占比例相对较低。除部分中小企业外。很少有中国雇员能够担任日资企业总经理或企业驻华总代表等高级职务。多数情况下。中方雇员最高只能担任部长级职务,因而难以对企业决策产生影响。
  对中国市场的定位和发展前景的预测比较保守。这使得日本企业在汽车市场竞争中输给了欧美企业。而在一度辉煌的家电产品市场上也面临着与迅速成长起来的中国企业间的激烈竞争。应该说,这是日本企业在其优势领域并未能在中国市场形成和巩固其优势地位的主要原因之一。
  
  以平常心对待
  
  对于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所出现的变化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以平常心客观对待:
  首先。对于日本企业而言。中日两国地理位置邻近。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可能形成严峻的挑战。而日本企业对华投资的保守策略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反映。
  其次,近年来日本经济增长有所恢复。企业对在日本国内投资的信心增强,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制仍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部分日本企业将高端产品的生产重新转回日本国内。这并不违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第三。外资相关政策、人民币汇率、贸易摩擦等未来可能对外资企业发展产生影响的变数依然存在,日本企业的投资战略由中国一极化集中向“中国 1”(即在亚洲其他国家另外建厂。降低只在中国经营的风险)转变,反映了企业分散投资风险、谋求长远发展的战略考虑。
  第四,日本企业产品在中国市场份额的降低。有些是由于企业的战略失误造成的。但还有很多企业是为了避开在部分产品市场的低价竞争转而走高端发展路线的战略性退出。因而不能以日本产品的竞争力下降而一言以蔽之。
  第五,利用外资的过程始终是东道国意志与外资企业发展战略之间的动态调整过程。从双方角度看。这种调整都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目前,中国政府正在积极致力于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而日本企业也在以全球化的视角规划其总体发展战略,只有两者有机结合才能实现“双赢”。
  由于日本对华制造业投资规模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未来该领域的投资增速将逐步放缓,但随着中国开放领域的扩大。新一轮的对服务业的投资将带动日本对华投资出现新的局面。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不断增强的竞争压力,迫使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加快调整对华投资战略,以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福利效应。
其他文献
一般情况,大富者难以攀上国家最高领导职位,像意大利亿万富翁贝卢斯科尼能夺下总理之职的,放在全球,还真是凤毛麟角;而至贫者也难以在烧钱的大选中脱颖而出。  不过,官场的确在流行“穷酸气”,这在全球总财富不断推高的情况下有点“逆潮流”,但却在我们眼前实实在在地发生着。近一两年来,全球各地冒出许多史上“最穷”的官员,这样的“逆流”,恐与越来越严厉的官员财产公示制度有关,家庭财产不经“晒”,越少的财产或许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本文介绍土地流转在日本的情况,或许能在某些方面给中国提供一点经验教训    恩格斯曾指出:小农生产方式是一种过时的生产方式,注定要灭亡的资本主义的发展必然导致小农土地所有制的消灭“……资本主义的大生产将把他们那无力
2010年底,日本决定将其周边的25个岛屿国有化,其中就包括钓鱼岛;今年初,约有20名日本市民要求将户籍迁移到钓鱼岛上;日本文部科学省还要求将所谓“尖阁列岛(即我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写入日本教科书;冲绳县石垣市议会也通过条例,将每年的1月14日设立为该市的“尖阁列岛开拓日”。    3月7日,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在全国人大举行的记者会上谈到,中方已多次要求日方切实防止再次发生类似去年发生的那样
回眸9月的东北亚,媒体的眼光都被沸沸扬扬的钓鱼岛问题所吸引,朝鲜半岛甚为平静。但一则淹没在信息海洋里不起眼的“小新闻”——9月25日,朝鲜举行了第十二届最高人民会议第六次会议,却让笔者眼前一亮。  从开会的频率上来说,朝鲜一年举行两次“人大”会议,曾经在2010年发生过。两年前的两次会议间隔不过两个月,金正日只出席了6月份的第四次会议,却没有出席4月份的第三次会议。而金正恩出席了今年的两次会议。 
“恐怖大亨”本·拉登神出鬼没十数年,一朝传来他被美国特种部队在40分钟内击毙于巴基斯坦阿伯塔巴德市内一座森严的建筑内,还真令一直以为他会藏身于阿富汗神秘山洞的人们有点“猝不及防”。  像观看好莱坞大片似的,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宣布“美国无所不能,拉登已被击毙”之后不久,就有消息称拉登尸体被运到“卡尔·文森”航空母舰上,航母驶入北阿拉伯海深处后,将裹着白布的拉登尸体葬于茫茫大海之中。  美国称,按照伊斯
2011年1月11日晚,在外交部副部长李金章、多名外国驻华大使等200多位嘉宾的见证下,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更名仪式在饭店典雅华丽的大堂隆重举行。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隶属于北京国际俱乐部有限公司,自1997年开业以来,一直是许多国家首脑来访下榻的首选之地,它以专职管家的个性化服务,成为业界翘楚。在当天的更名仪式上,董事长钱洪山先生宣布,为了适应新的国际化的需要,北京国际俱乐部饭店再次重塑自身形象,正式
对于“一国四币”的整合过程,我们可以设想其可行的顺序为:先以港币为主体,将港币、澳门元进行整合;然后是港、澳、台货币的整合;直至最终与人民币整合成为一个统一的货币——有人称之为中华元。    2009年以来,人民币国际化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而两年多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也很令人振奋。在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尚处于“一国四币”的状态。即,在内地以及港、澳、台,分别存
各界寄予厚望的G20伦敦峰会取得多项共识(参见本期第10页“财经剪贴”——编者注),来之不易。美国迫于国内外形势压力作出妥协和让步,发展中国家更加自信地提出合理要求。当前,世界性经济危机还在进一步发展,其导致的后果还未完全显现,但渐趋明朗的是,国际经济格局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转折。    提振世界信心    自去年G20华盛顿峰会以来,世界经济持续恶化。据经合组织(OECD)3月31日公布的最新报告
曾几何时,我们还无法分辨快递公司和搬家公司有什么区别;曾几何时,当我们看到行驶在街头的佐川急便卡车上那背扁担小人的标识,还以为那不过是送盒饭的  只是在短短的几年,我们就已经迅速接受快递带给我们的便利,从国际化的联邦快递,UPS到中国本土的EMS顺丰宅急送,只要一个电话,就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把想要发送的货物文件送到全球的任何一角    快递业在世界上的发展      快递追本溯源是由邮政的送信业务
2011年5月2日,北约正以执行联合国安理会1973号决议的名义在利比亚狂轰滥炸。就在这一天,美国《纽约客》杂志刊发的一篇名为《结果主义者》的文章宣称,“奥巴马可能正在走向某种‘主义’。他的一位顾问将总统在利比亚的行动描述为‘幕后领导’(Leading from behind)。”此文一出,“幕后领导”就被一些美国媒体冠以“奥巴马主义”的标签,并以之解释奥巴马政府在利比亚的政策甚至整个对外战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