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H早强剂研究现状综述

来源 :混凝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12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对于低温环境混凝土施工和快速混凝土制品生产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传统早强剂和早强措施存在诸多弊端,水化硅酸钙(C-S-H)作为一种新型的早强剂以其高效、经济的优点,获得了广泛的研究.介绍了C-S-H的主要合成方法,包括单矿水化法、水热合成法和溶液合成法.梳理了影响C-S-H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钙硅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值、聚合物掺杂等.归纳了C-S-H掺量对水泥水化和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此外,从理论分析方面汇总了C-S-H的早强作用机理.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钢纤维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及弯曲韧性影响,对RA替代50%和100%的再生混凝土分别掺入不同掺量钢纤维进行了单轴受压试验,并采用不同混凝土本构模型对其本构曲线进行拟合分析,最后计算了等效初始弯曲强度、初始弯曲韧度比、等效残余弯曲强度、残余弯曲韧度比,对其弯曲韧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RA替代率50%和100%时,棱柱体抗压强度均增加随着钢纤维体积掺量的增加;规范模型和过镇海模型对再生混凝土本构模型拟合结果精度较高;钢纤维掺量从0.5%~1.5%时,RA替代率50%的弯曲韧性优于RA替代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