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一家名为“武汉市汉阳区李洋网络技术服务部”的公司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武汉工商部门对这家组织电脑和人员通过打游戏赚取虚拟货币、物品、工具等再通过网络出售赚钱的代练公司核发了营业执照。
这家网络游戏代练公司由一个名叫李洋的年轻人创办。在网上招聘了十几个年轻人,帮网络玩家打金、练级、赢装备,赚的钱按比例分成。在此之前,网络游戏代练一直都是个敏感的话题,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认可,是是非非也争议不休。工商部门到底该不该给网络游戏代练行业核发营业执照,一时间成了争论的焦点。
灰色产业链已经浮现
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代练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游戏越流行、练级越难,要求代练的人越多,其代练价格也就越高。
代练其实就是职业玩家,这是市场孕育出来的一种新兴职业,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应。在网络游戏的用户群体中,不单单只是青少年儿童,许多有身份有地位的白领也是网络游戏迷。他们有较高的收入,但没有时间去修练,为了尽快提高战斗力,只得花钱请别人练级,付给代练者一定报酬,坐享其成。而对于玩家来说,能玩游戏,又能赚到钱,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于是,职业玩家应运而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目前的职业玩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赏金玩家,以买卖游戏账号以及游戏装备为生;另一类是雇佣玩家,主要靠在雇主那里领取工资生活,这就是职业的游戏代练,身处职业玩家群体中的最底层,工作强度极大,待遇很低。
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代练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游戏越流行、练级越难,要求代练的人越多,其代练价格也就越高。随便进入一个网络游戏社区,“代练1-50级700元”、“寻职业游戏代练”等供求信息扑面而来。梦幻西游的职业玩家曾明码标价:1-40级220元,2天;1-100级2300元,28天;1-145级8700元,110天。一位资深职业玩家透露,“代练市场非常巨大,在目前全球流行的各款网络游戏中,有40%-50%的游戏玩家是来自中国的代练者。”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也证明了这一情况:在发展中国家,约有50万人通过向玩家出售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赚钱,中国市场就占据了这一产业的很大部分,专职玩家每月平均收入145美元。从个人代练到代练工作室再到代练公司,职业玩家越聚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并催生出一个依附于网络游戏的灰色产业。
畸型的虚拟交易愈演愈烈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游戏大军,虚拟交易已经演变成人民币交易。另一方面,则有不少网络游戏公司指责网络游戏代练破坏了游戏世界的公平原则,而且违反了不准将虚拟财富兑换成真实货币的规定。
游戏代练和虚拟物品交易已经成为全球行业共同面对的难题。有需求有供应,就有交易,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游戏大军,虚拟交易已经演变成人民币交易。也有不少网络游戏公司指责网络游戏代练破坏了游戏世界的公平原则,而且违反了不准将虚拟财富兑换成真实货币的规定。
在国内市场,虚拟货币和物品的交易非常火爆,不计其数的代练团体和网吧都在从事这种买卖。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活动都与虚拟交易有关,卖家积攒虚拟货币、出售物品,买家购买虚拟货币升级或是共享账号。对于这些虚拟交易,网络游戏公司是严格禁止的,一般都以封闭其账号作为惩罚。
2008年2月11日,暴雪公司终于通过法律手段将提供代练、出售金币(《魔兽世界》中的虚拟货币)的美国境外代练公司告倒,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诉讼终于划上了句号。这意味着在北美的《魔兽世界》服务器上以任何形式在游戏中兜售金币或提供代练服务(包括购买金币、装备、帐号)都将遭到法律的制裁。
事实上,尽管玩家之间的交易拉动了虚拟交易市场的需求,但不等价交易、诈骗活动以及帐号失窃仍愈演愈烈。在国内的虚拟交易市场上,网络游戏代练交易已经不能只是简单地禁止了,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一方面,中国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状况难以改变,代练行业市场也因此将持续兴旺。代练团体或网吧老板组织的职业玩家,大都是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无业青年,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却只能得到最廉价的报酬,甚至有的每月只能得到400至500元。而代练青年付出的代价却是沉重的,身体严重受损,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精神失常等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游戏虚拟交易的利润巨大,不法分子也涉足其中,在各类聊天室里大肆灌水,大打网络游戏赚钱的广告蛊惑人心,用虚假证件办理游戏账号,打着出售虚拟货币或物品的幌子,从玩家那里骗取钱财。
目前,虽然政府一直在加紧对虚拟交易市场的监管,但是畸型的虚拟交易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在这种畸型的虚拟交易尚未引发更复杂的社会问题之前,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净化网络游戏的市场环境?
如何才能监管到位
通过颁发营业执照为公司正名并不是一条完善的监管道路,而暴雪则认为只要切断虚拟交易的通道,就能有效遏止这一现象。
对于率先给代练公司颁发执照,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桥工商所副所长王忠表示,“由于这是一种新型行业,我们也吃不准,经过请示分局业务科室,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然而有交易就需要监管,我们这次发执照就是在探索监管这个行业,比如工作时间的限制等,我们对颁发执照的公司也是有要求的。”
监管网络游戏代练公司无可厚非,主动申请领照的公司也算是愿意自觉接受监管。但问题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的代练公司尚在不规范的市场上进行着畸型的交易,能不能统统纳入监管范围呢?要知道,工商部门是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颁发了执照,就是承认网络游戏代练公司的合法性,代练公司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雇佣员工,理直气壮地进行游戏虚拟货币和装备的交易。如此,网络游戏公司损失的利益又由谁来买单?
虽然网络游戏的玩家对网络游戏代练的看法褒贬不一,事实也证明确实有玩家愿意付费请人代练,或者花钱购买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和道具增加乐趣。但几乎所有的游戏厂商对于代练都是深恶痛绝的。网络游戏对于各种涉及到的数值都是精心设计的,其目的是保持游戏的平衡性。而游戏代练和虚拟交易的存在必然会破坏游戏的平衡和公平性,游戏平衡受到破坏,就好像生态环境被破坏,会导致一款游戏很快走向衰落。这也是暴雪一怒之下状告多家代练公司的原因。
可见,通过颁发营业执照为公司正名并不是一条完善的监管道路,而暴雪则认为只要切断虚拟交易的通道,就能有效遏止这一现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监管到位净化虚拟交易市场?也许暴雪的胜诉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指点作用,在不断探索和法律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的网络游戏市场必将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这家网络游戏代练公司由一个名叫李洋的年轻人创办。在网上招聘了十几个年轻人,帮网络玩家打金、练级、赢装备,赚的钱按比例分成。在此之前,网络游戏代练一直都是个敏感的话题,从来没有得到过官方认可,是是非非也争议不休。工商部门到底该不该给网络游戏代练行业核发营业执照,一时间成了争论的焦点。
灰色产业链已经浮现
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代练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游戏越流行、练级越难,要求代练的人越多,其代练价格也就越高。
代练其实就是职业玩家,这是市场孕育出来的一种新兴职业,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供应。在网络游戏的用户群体中,不单单只是青少年儿童,许多有身份有地位的白领也是网络游戏迷。他们有较高的收入,但没有时间去修练,为了尽快提高战斗力,只得花钱请别人练级,付给代练者一定报酬,坐享其成。而对于玩家来说,能玩游戏,又能赚到钱,实在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何乐而不为?于是,职业玩家应运而生,足不出户就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
目前的职业玩家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赏金玩家,以买卖游戏账号以及游戏装备为生;另一类是雇佣玩家,主要靠在雇主那里领取工资生活,这就是职业的游戏代练,身处职业玩家群体中的最底层,工作强度极大,待遇很低。
随着网络游戏的普及,代练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游戏越流行、练级越难,要求代练的人越多,其代练价格也就越高。随便进入一个网络游戏社区,“代练1-50级700元”、“寻职业游戏代练”等供求信息扑面而来。梦幻西游的职业玩家曾明码标价:1-40级220元,2天;1-100级2300元,28天;1-145级8700元,110天。一位资深职业玩家透露,“代练市场非常巨大,在目前全球流行的各款网络游戏中,有40%-50%的游戏玩家是来自中国的代练者。”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也证明了这一情况:在发展中国家,约有50万人通过向玩家出售网络游戏虚拟物品赚钱,中国市场就占据了这一产业的很大部分,专职玩家每月平均收入145美元。从个人代练到代练工作室再到代练公司,职业玩家越聚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并催生出一个依附于网络游戏的灰色产业。
畸型的虚拟交易愈演愈烈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游戏大军,虚拟交易已经演变成人民币交易。另一方面,则有不少网络游戏公司指责网络游戏代练破坏了游戏世界的公平原则,而且违反了不准将虚拟财富兑换成真实货币的规定。
游戏代练和虚拟物品交易已经成为全球行业共同面对的难题。有需求有供应,就有交易,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由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网络游戏大军,虚拟交易已经演变成人民币交易。也有不少网络游戏公司指责网络游戏代练破坏了游戏世界的公平原则,而且违反了不准将虚拟财富兑换成真实货币的规定。
在国内市场,虚拟货币和物品的交易非常火爆,不计其数的代练团体和网吧都在从事这种买卖。事实上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活动都与虚拟交易有关,卖家积攒虚拟货币、出售物品,买家购买虚拟货币升级或是共享账号。对于这些虚拟交易,网络游戏公司是严格禁止的,一般都以封闭其账号作为惩罚。
2008年2月11日,暴雪公司终于通过法律手段将提供代练、出售金币(《魔兽世界》中的虚拟货币)的美国境外代练公司告倒,持续了半年多时间的诉讼终于划上了句号。这意味着在北美的《魔兽世界》服务器上以任何形式在游戏中兜售金币或提供代练服务(包括购买金币、装备、帐号)都将遭到法律的制裁。
事实上,尽管玩家之间的交易拉动了虚拟交易市场的需求,但不等价交易、诈骗活动以及帐号失窃仍愈演愈烈。在国内的虚拟交易市场上,网络游戏代练交易已经不能只是简单地禁止了,引发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一方面,中国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劳动力价格低廉的状况难以改变,代练行业市场也因此将持续兴旺。代练团体或网吧老板组织的职业玩家,大都是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无业青年,他们每天工作超过16个小时,却只能得到最廉价的报酬,甚至有的每月只能得到400至500元。而代练青年付出的代价却是沉重的,身体严重受损,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严重者甚至出现休克、精神失常等现象。
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游戏虚拟交易的利润巨大,不法分子也涉足其中,在各类聊天室里大肆灌水,大打网络游戏赚钱的广告蛊惑人心,用虚假证件办理游戏账号,打着出售虚拟货币或物品的幌子,从玩家那里骗取钱财。
目前,虽然政府一直在加紧对虚拟交易市场的监管,但是畸型的虚拟交易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根除。在这种畸型的虚拟交易尚未引发更复杂的社会问题之前,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措施净化网络游戏的市场环境?
如何才能监管到位
通过颁发营业执照为公司正名并不是一条完善的监管道路,而暴雪则认为只要切断虚拟交易的通道,就能有效遏止这一现象。
对于率先给代练公司颁发执照,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建桥工商所副所长王忠表示,“由于这是一种新型行业,我们也吃不准,经过请示分局业务科室,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然而有交易就需要监管,我们这次发执照就是在探索监管这个行业,比如工作时间的限制等,我们对颁发执照的公司也是有要求的。”
监管网络游戏代练公司无可厚非,主动申请领照的公司也算是愿意自觉接受监管。但问题在于,在全国范围内,大量的代练公司尚在不规范的市场上进行着畸型的交易,能不能统统纳入监管范围呢?要知道,工商部门是政府的行政职能部门,颁发了执照,就是承认网络游戏代练公司的合法性,代练公司就可以堂而皇之地雇佣员工,理直气壮地进行游戏虚拟货币和装备的交易。如此,网络游戏公司损失的利益又由谁来买单?
虽然网络游戏的玩家对网络游戏代练的看法褒贬不一,事实也证明确实有玩家愿意付费请人代练,或者花钱购买游戏中的虚拟货币和道具增加乐趣。但几乎所有的游戏厂商对于代练都是深恶痛绝的。网络游戏对于各种涉及到的数值都是精心设计的,其目的是保持游戏的平衡性。而游戏代练和虚拟交易的存在必然会破坏游戏的平衡和公平性,游戏平衡受到破坏,就好像生态环境被破坏,会导致一款游戏很快走向衰落。这也是暴雪一怒之下状告多家代练公司的原因。
可见,通过颁发营业执照为公司正名并不是一条完善的监管道路,而暴雪则认为只要切断虚拟交易的通道,就能有效遏止这一现象。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监管到位净化虚拟交易市场?也许暴雪的胜诉会给我们带来一定的指点作用,在不断探索和法律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我国的网络游戏市场必将越走越顺、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