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辨紫砂名壶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ly7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岁月的流逝,传世的紫砂名壶成了历史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为国内外博物馆及收藏家所悉心搜求。可是明代的名家名壶,到清初已极为珍贵,不易获得,即使是清初名家陈鸣远等的作品,在清末也已十分稀少、难觅。于是,为了满足某种搜求,也就出现了作伪、赝品。
  紫砂壶艺历史上的仿古作伪问题,早在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初期一度也曾出现过摹仿名家名壶的热潮,其复制作伪的方法有三种:第一,按照名人的传世名壶进行摹仿复制;第二,一些古玩商人根据紫砂壶史籍记载的品名,通过艺匠臆测构思设计制作;第三,将一些品位高雅、工艺精致、形式完整的所谓高档紫砂名壶签署历代各名家的名款或伪仿印章加戳于壶上。
  第一种情况的仿制者往往都是在名壶技艺上有名气的,无论在技艺上、泥色上都远远超过历史原作,所以将摹制品与明代或清代初期传器相比,都显示出后代摹仿品的高水平,其价值不逊于真迹,有些作品的价值还要超过原作,碰到这样的仿制品是三生有幸,可也是望而难求。至于清初延至中期的几位杰出的大家,如陈鸣远、项圣思、邵大亨等名家的旷代佳作,尽管复制者技巧很是精工,总觉得在神韵上有所不及。不免囿于玉与燕石的差别。但是,这类作品流传至今日,一旦偶为好事者所得,当然还是很有赏玩珍藏价值的。它应当区别于现代的假冒伪造的赝品。
  第二种是近年出现的借图谱伪造再仿的技低质劣的假中之假的名壶产品。作假人虽也有一些过硬功夫,但风格和韵致皆不对路,所以做出来的名壶很难得要领,很难做到原品形、神、气、态的和谐。稍有紫砂壶艺常识的人,一看便知。
  第三种名壶的鉴辨对象,主要是传世名壶和当代名人的作品。明、清流传下来的紫砂壶中,真伪参杂,鉴辨有一定的难度。而当代制壶技艺已经相当成熟,赝品伪作有些已达到了真伪难辨的程度。当今紫砂壶作假的方法尽管很多,但归根究底不外乎以下三类:一是地地道道的完全作假;二是新壶破旧;三是代做的紫砂名壶。代做的名壶虽然说它是假的,但又和前两种作假有所不同。
  完全作假的紫砂名壶中,一种情况是作伪者没有见过真品,只知其大名,而不了解名人的制壶风格,作伪者与名人之间的时代相隔较远。这类伪品的特点,不是制作技艺高超,就是制作手段较为拙劣。例如仿时大彬的伪品,大致可分三个时期。第一,若是同时期即明末紫砂艺人仿制的,那么作伪的壶体造型和所刻书体款识,基本上接近时大彬的风格,较难辨别;第二,清中期的伪品,作伪者制壶技艺较高,可惜壶上出现时大彬的印章款识,不符合真品特色,容易鉴别;第三,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伪品,壶艺制作手段一般,而又有清中期伪品遗风,即壶底或壶盖都有印章落款,更易明辨。大彬壶上不可能出现刻款和印章同时并用的形式。
  十几年前曾出现一批仿陈鸣远的名壶伪品,有自然形和几何形两种款式,几何形的以小型鼓腹式壶居多,简称“一手壶”,壶底使用的印章是四字楷书款“陈鸣远制”,显然,作伪者根本不了解陈鸣远印款的特点。
  另一种完全造假的紫砂名壶,是参考出版物名家名壶影印本仿制和以实样仿制。这种仿制作假方法,自清末、民国时期,一直沿用到现在。从事紫砂壶收藏和鉴定,必须了解这些情况。对于以实样仿制的赝品作伪名壶,辨别真伪时,一定要谨慎地细心察看,发现破绽要认真研究分析。同时,还要抓住伪品的一些薄弱环节,如果有名人刻款的名壶,要三思名人刻款的风格特点,刻字笔画的多或少等等。再如有名人装饰的名壶,要细看其装饰手法,大凡名人的装饰特点是一巧、二细、三气质佳,有一种脱俗气息;而伪品的制作一是功力不够,二是缺乏这种艺术境界。依葫芦画瓢的东西,终究不可能成为供人欣赏的高雅艺术品。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随着紫砂壶之热潮在港台地区、东南亚地区掀起,作伪之风再度盛行。所有这些赝品作伪的手法,最常见的是新壶做旧。
  细心察看名壶有无作伪痕迹,这是顾景舟大师的一种鉴辨技巧。有的人在造假作伪时,将壶的表面覆满旧茶迹,但壶盖和壶颈子口的吻合之处,并无长期使用的磨损痕迹,这就露出了马脚。新壶表面都有一层新器的光泽,如果去除这层光泽,就可作为旧壶出售。以假乱真。所使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将新壶放入浓重的红茶汤中煮烧,经过一定时间后取出,待干燥后再投入,这样反复煮烧几次,达到除去新光的效果。经过处理的新壶,表面滞涩黯然,成了一把作假的老壶。
  2、将新壶埋在地下,使新壶在地下水和土质(酸性或碱性)的作用下,自然褪去新光,这是借用青铜器作假的一种方法。
  3、在新壶上擦拭同色的皮鞋油,鞋油吸附在紫砂壶表面,掩盖壶的新光。由于鞋油色泽调配得与壶色一致,所以很像老壶,但因有鞋油的异味,容易被识破。
  4、用浓茶汁、食油、酱油、醋、糖调合在一起,涂抹新壶表面。或者加温煮煎,使调合汁吸入壶胎,褪去新光,达到作旧的目的。壶表油腻用手触摸可以感觉到,只能蒙蔽一时。
  此外,还有一些制壶陶人,技艺精绝,名声显赫,其制品为世人所钟爱,订购者众多,或者应酬繁忙,应接不暇,于是让徒弟或者同时代制壶陶人,即自己的师兄弟代为制壶,自己署款。此种代制的紫砂名壶,虽然与后世的作伪有别,但毕竟不是本人所制,也给鉴辨带来种种困难。
  鉴辨一件紫砂名壶的真伪,判定其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真品,还是后世的仿品或伪造,这就要从壶式造型的时代风格、泥料、工艺、装饰的特征、署款的方式、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其他文献
2008年11月16日下午,以“缘结武夷·茶和天下”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节”在美丽的武夷山拉开帷幕。来自韩国、日本、美国以及海峡两岸的佛教界、茶学界、文化界嘉宾300多人云集武夷山。  本届禅茶大会所倡导的“心茶之路”让人们更加了解茶与禅所共有的宁静欢乐。此次大会以“传灯茗心”茶会、108位高僧共同为大红袍母树祭茶、天心永乐禅寺茶祖殿落成开光、茶文化陆羽奖颁奖等生动的形式传播
期刊
人物名片:陈德华,男,高级农艺师。1941年出生于福建长乐。1963年毕业于福安农校茶叶专科,同年分配到武夷山市茶叶公司、茶叶研究所工作。担任过武夷山市茶叶公司总经理、茶研所所长、星愿茶叶公司副总经理;创办了武夷山市面上首家民营茶研所——北斗岩茶研究所。投身茶事长达45年。    海峡茶道:近年来,武夷山茶业发展迅猛,大红袍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几乎成为武夷岩茶的代名词了。您作为武夷山资深茶人之一,大
期刊
2008年11月20日~24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主办,广东省农业厅等单位主办的2008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广州·琶洲·中洲中心隆重举行,本届展会面积达40000平方米,设1000个展位,吸引了来自中国各大产茶区和美国、越南、印度等近10个国家和地区的茶商参展。    名茶汇聚茶区强势出击    本届广州茶博会汇聚了来自中国内地各大产茶区及世界各国和地区的名茶,囊括了6
期刊
有人说咖啡与红茶是白领丽人的标志饮品。尽管不大认同,却无法否认包括我自己都是喜欢在office里捧杯袋泡红茶整理情绪的那类人。也许是早已习惯了立顿等商业红茶的味,所以当某天在死党那儿喝了正山小种红茶时,一瞬间抓住我的,除了惊异,更多的是那不可思议的颠覆性认知。原来,红茶可以是这样的;原来,红茶可以不加奶;原来,红茶可以有桂圆的味道;原来,红茶可以汤明如镜;好多的原来,细问之下,原来,这就是红茶的鼻
期刊
品茶,有时候却是在品心。品味种茶者的耕耘之勤;品味制茶者的技艺之精;更是品味做茶者之心。一泡茶由叶至茶,流淌进心田的不仅仅是香醇,更是做茶者的拳拳之心。  一次茶友活动,结识了武夷山盛世君汉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初次品尝到了以君子之心做出的极品好茶。而后与三五好友相邀再次品味君汉茶,有感于唐汉遗风通过叶叶清茶流芳千栽,更是对君汉所传达的“雅、淡、坚”的理念有了更深的理解。    水仙:温婉绵柔——雅 
期刊
从丽江到香格里拉的路上,人们往往会经过一个叫白水台的地方,据说,那里是东巴文化的发祥地。  “东巴”是纳西语,意为“智者”,指的是巫师和祭司。东巴多才多艺,集写、画、唱、舞于一身,他们是纳西族古老东巴文化的创造者、传播者和继承者。  当我们来到白水台的时候,天也快要黑了。白水台是世界上最大的华泉台地之一,富含碳酸氢钙的山泉水经光合作用,历时万年沉积形成了仙境般的自然奇观。这里是纳西人的聚居地,早在
期刊
常常幻想着能拥有一间足够大的茶室,给我那些四处搜罗来的各色茶具一个舒适的安身之地,可以在不同的季节,顺应不同的心情和不同茶品,以不同的茶具和配饰来呼应。  泡绿茶时,喜欢用简单透明的玻璃壶和玻璃品茗杯,让心绪和那些灵芽一起在壶中纷飞起舞,用一身的纤毫,在壶里下一场“毛毛雨”,把世界蕴染成一个春天。而桌边,一定要配上同样透明的开片玻璃花瓶,插几支淡雅的黄色橘梗花。常把绿茶比作容易受伤的女人,这套茶席
期刊
有人说,茶是造物者赐给中华民族的。的确,中华民族从发现茶到认识茶,从认识茶到利用茶,再到完善茶、发展茶,绵延数千年的历史,内涵深遂,人文丰富,堪称是一部包罗万象的民族史诗。   中国人对茶的利用最初是孕育于野生采集活动之中的。古史传说中认为“神农尝百草,日遇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人类利用茶叶的最早记录。依照《诗经》等有关文献记录,在史前期,“荼”是泛指诸类苦味野生植物性食物原料的。在食医合一的
期刊
今年9月26日至30日,浙江临安市举办第二届中国名茶点评选展示会。展会期间同时举行“茶与茶点论坛”。就我个人而言,参加专题研讨茶点的会还是头一次。这次论坛的规模虽然不大,却传达了一个信息:茶点的选配与开发将成为当今茶艺发展中的一个新亮点。喝茶品茗不仅要茶精、水甘、具美、沏泡见功夫,还要茶点到位。  古今茶人对佐茶食品的选配有过很多经验与论述。明人钱椿年说:“凡饮佳茶,去果方觉清绝。”这已成为茶家普
期刊
宋徽宗赵佶工书画,精于茶道,是历史上唯一著文论茶的皇帝。  宋徽宗的茶文原名《茶论》,因为著于大观年间(公元1107年~公元1110年),后人又称《大观茶论》,全文约3000字,言简意赅,论述全面,见解精到,内容有绪论、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瓶、勺、水、点、香、色、藏焙、品名、外焙20个名目,是北宋专业的茶文化专著,同时也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权威的和影响最深远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