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大情怀——论犁青

来源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1308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而今,所有第一流的诗人,所有第一等价值的诗歌,无不是那些为国家兴亡、百姓忧乐而激烈跳动的心灵所创造的.犁青的早期诗作,鲜明地表现了作为诗人的最为可贵的品质.即他把同胞的苦乐当成了自己的苦乐,他能够从自己出发,感同身受地体验并表达他所钟情的大众的悲哀和愤怒.伟大的80年代犁青迎接了他诗歌艺术的另一个收获期.他一边行走在祖国辽阔的国土上,一边辛勤地写作他所深爱的大地的赞歌.诗写得轻快,但却有一种记忆的重压.20世纪行将结束时,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犁青几乎都在现场而成为亲历者和见证人.他目睹战争带来的巨
其他文献
阐述了小型图书馆在藏书管理、服务模式、人员编制、经费投入等方面的现状,根据其优势和面临的困境,提出相应对策。在加强科学管理,完善基础建设,注重人才培养等之外,还要拓
论文试图从现代性视角去审视中国五六十年小说中的农村题材问题,既看到它的历史合理性,也看到它的种种过度意识形态化。中国革命要把历史重新建构为以贫困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基础
本文结合初中毕业班生物学的教学实践,从专题突破、比较归纳和针对训练三方面总结了提高中考生物学二轮复习效率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