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之我见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Q164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地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对小学生而言,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得准确、流利上,更表现在说的状态和形式上。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总结出了如何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几点心得,愿与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说”在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中,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内外各种资源,双线训练,给孩子一个全新的“课堂”,不断提升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交际欲望
  口语交际活动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因此,口语交际教学应巧妙地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教师可安排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活动,如讲述故事、游戏引入、表演课本剧等,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带着情感,怀着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如在教学口语交际《我学会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生活中学会了那些本领,最拿手的是什么本领,自己是怎样学会的,然后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思维的火花点燃了,他们会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交际情境”中去,体验交际的快乐。
  二、多向互动,促进学生的主动交际
  1、创建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营建开放的“语场”,引导学生互动交流。
  作为引导者,我们必须做到:(1)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发展的潜力,要理解他们的不足,尽量采取表扬的方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做孩子们的听众、朋友,与学生一起聊天、讨论,进行没有心灵距离的开放式交流;(2)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一个轻松、积极的班级口语交际环境,既要让学生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思,不能冷眼旁观,必要时还应给以补充、疑问,让融洽与合作的阳光普照每个学生的心灵。
  2、口语交际是交际双方的互动过程。
  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动态的双向或多向互动中,展开充分的交流,感受到交际的无限魅力。如在口语交际《猜谜游戏》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说自己课前准备好的谜语,进行猜谜活动,如果猜对了,说说自己是怎么猜的,当别人有不明白的地方时,给以解释说明。从而共建生与生、生与师多向互动的口语交际的动态过程,使口语交际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3、课堂评价,促进互动。
  课堂评价应做到以下两点:(1)、评价应该为师生两方面的。教师评价是为了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的目标、重点和要求,规范学生的交际语言;而学生评价可以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讲述得怎么样?”“谁觉得他说得有什么不完整的地方,能否补充一下?”从而引导学生在听的基础上互相交流、取长补短。(2)、应实施多元评价。一是评价的内容要全面,既要评价学生的语言表达,又要评价学生的应变技巧:既要评价学生的思维发展,又要评价学生的品行习惯:二是评价的方式要灵活,根据不同的内容情景和对象,将教师点评、学生互评、个人自评等多种方式结合起来,让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成长,提升口语交际的综合素养。
  三、张扬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没有多样性的启迪就不可能有创新的思维。课堂上,教师经常问:“谁有不同的想法?”“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对于学生独特的见解、想法,只要说得有道理,都应给予充分的肯定,以此激发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口语交际《未来的……》中,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与想象,有的说“未来的衣服可以冬暖夏凉,无论天晴下雨都能穿。”有的说“未来的房子可以像帐篷一样搬走,我们想搬家或旅游时携带很方便。”……学生在交际中努力展现独特的个性,在愉快而又热烈的气氛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四、综合实践,拓展训练的视野
  俗话说:“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口语交际不能只限于教材,五彩斑斓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丰富的教学内容,它给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源头活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广阔的天地中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自然、关注生活的积累,从而拓宽交际的视野。
  1、教师要创造条件,抓住机会,让学生走出校园,培养交际的能力。
  如教学口语交际《春游》一课时,为了丰富学生的体验,我让他们在家长的带领下去春游,在和煦的春风中,孩子们愉快的游览,尽情地观赏,感受到了祖国的山山水水和秀丽风光。回来后,我因势利导,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交流春游的收获和感想。学生兴致勃勃,有的用画笔描绘自己游览时看见的秀丽风景,并绘声绘色地把它们描述出来,有的吟诵古诗或编写诗歌,还有的直抒胸臆,用热情洋溢的话语描绘出祖国美丽的春天……大自然的旖旎放飞了孩子们的心情,开启了他们的心智,陶冶了他们的情操,张扬了他们的个性,使他们敞开心扉,表达情怀,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地提高。
  2、教师务必打通课内外的壁垒,把学生从各种时间、空间中获得的经验唤起、激活,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方法:(1)每月进行一次大型语文兴趣活动,通过“朗诵”、“故事会”、“小主持人大赛”或在一些重大节日来临之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新年话新意”、“快乐的六一”等,促使学生参与口语训练;(2)演讲: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班级情况,抓住各种有利时机(如课前三分钟、晨读、班会、阅读课等),来组织小型的、随机的话题演讲;(3)说日记。变“写日记”为“说日记”,将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口头表达出来。这样就给学生搭建了锻炼、展示的舞台,提升了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一项长期的教学实践活动。只有我们充分挖掘教材,合理利用课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努力开辟口语交际教学的新天地,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这片天地中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感受口语交际的无限魅力,使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得到不断地锻炼和提高。
其他文献
魏书生被称为“久违的教育家”,他所教授的班级也有差生,甚至,他还曾经带过一个全部由差生组成的班级。这个班级,用魏书生的话说,就是“是全年组各个班选拔出来的,都是不太听话的,学习比较差的,有的是好打架的,五十三名同学全是男同胞,没有一个女同学。”那么,魏书生究竟是用什么方法来改变这些后进生的呢?  首先,魏书生并没有放弃和歧视这个特殊班的学生。在魏书生的眼里,每个人在自己的幼年时期、童年时期、少年时
期刊
泰戈尔曾说:“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卢梭也说过:“生命不等于是呼吸,生命是活动。”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对生命作过完美的诠释。生命究竟是什么呢?它在不同的年龄,人们对它的理解将会不同。那对与十来岁的孩子来说,生命这个抽象的概念又意味着什么?台湾著名作家杏林子以她不屈的一生诠释了生命,更以她的作品《生命生命》向我们揭示了生命的真正意义。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是新课程标人教版语文课
期刊
【摘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正呼唤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主要任务之一。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创新的机会,从而叩开学生创新思维的心扉。  【关键词】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激发学习兴趣 创新思维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鼓励学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而“问题驱动”教学法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它以数学知识为载体,以问题为链条,设置教学情境,层层推进,把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前设计好的问题,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逐步地认识到所学内容的本质部分和核心思想。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问题驱动呢?结合教学实际,以下浅谈几点看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