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预算控制模式的几点思考

来源 :财会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cy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企业内部管理中,应用预算控制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各项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也在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和建立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企业进行内部管理时,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仍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例如培育健康合理的全面预算管理环境、审视既定的公司战略是否切实可行、制定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预算体系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的几点策略,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日后的企业内部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企业预算管理;必要性;现状;策略
  在企业内部管理的过程中,应用预算控制模式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企业各项资源的使用率,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有效的整理和分配,进而保障企业指定的经营目标一一完成。预算控制模式在我国企业中的运用,不仅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效果,同时在理论中也能获得相应的成绩。虽然预算控制模式可以帮助我国企业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为了充分发挥预算控制模式在我国的企业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的几点策略,其中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是全面预算管理要以企业战略为基点;第二是建立健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第三是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只有完善这三个方面策略以后,我国的预算控制模式才能充分发挥其自身的真正作用,进而提升我国企业各项决策的精准度,同时也增加了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主要是指,根据各个企业的内部部分的财务进行预算,提升企业的全面管理工作。全面预算管理是现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新型的全面预算管理和传统的预算管理进行比较来说,其优点有三种,第一种为可以将企业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第二种为确保企业内部管理具备科学合理性;第三种为对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监管。要想真正实现注入三方面的内容,下面就是笔者对这三方面的详细介绍。
  (一)将企业中的各种数据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可以有效的提升企業内部管理上的整体效果。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中各种工作预算之间互相关联的重要桥梁,它不仅可以给企业内部管理工作更多有提供有价值的财务信息,进而使得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完善。同时也可以提升企业内部管理预算的控制水准。而这种控制水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事前控制水准;第二个方面是是中国控制水准;第三个方面是时候控制水准。在进行内部管理预算的控制时,需要根据企业内部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预算,进而确保整个财务信息的准确性。
  (二)确保企业内部管理具备科学合理性,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整体水平。新型的全面预算管理和传统的预算管理进行比较来说,全面预算管理的优势主要在于企业的成本和人才两方面,其中包含其他成本的整理和优化,进而有效地提升整个企业管理的层次;由此同时,还可以结合实际的市场需求,进而对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修整,进而确保企业的经营情况好市场需求共同发展。这种优势主要表现在企业各个部门可以有效的配合,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经营效果。
  (三)对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监管,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国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对企业的控制策略进行及时的监管,进而确保企业经营模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对企业的经营方式进行实时的监控和监管,可以有效的掌握住市场中出现的各种机会,进而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有效的提升企业的面对各种问题的应对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各项工作的整体效率。
  二、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培育健康合理的预算管理环境
  为了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方面,第一个是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第二个是拟定合理的管理流程。但是由于深受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将这两方面应用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中。而导致企业预算管理受到影响的因素有很多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是建立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第二个是企业各层领导的管理模式是否得到了企业员工的认可;第三个是企业内部管理是否具备较高的责任意识。因此,为了有效的发挥预算管理可以在企业内部管理中作用,培育健康合理的预算管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二)审视既定的企业战略是否切实可行
  为了推动企业更好的发展,建立合理的企业战略是非常重要的。在制定企业战略时,不仅要根据企业身处的环境进行修整,同时也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进行设置。在企业内部管理中应用预算管理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战略。因此,在建立预算管理工作以前,需要对企业的经营战略进行审视,并且通过审视来判定企业战略是否切实可行。如果审视后的企业战略不能执行,需要对公司战略进行调整,进而保证企业的利益不受到影响。
  (三)制定和非财务指标结合的预算体系
  预算控制管理不仅只负责企业的财务上的预算控制管理,同时也涉及了非财务预算管理方面。包括预算出企业开启新的项目时需要的资金成本,还要预算出新项目需要的投资金钱,也要根据新项目的经营管理进行预算,最后预算控制出这个新的项目可以给企业创造出经济价值,这都在预算控制的管理范围。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预算控制的管理制度不准确,这就给企业开设的新项目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应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企业可以与企业中的有关人员共同商定应用对策,进而确保在应用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具备科学合理的性质,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工作效率。
  三、完善企业预算管理的策略
  (一)预算控制模式要以企业战略为基点
  预算控制模式主要是以两种形式组成,第一种是数据形式;第二种还是信息形式。预算控制模式主要表现了企业未来发展策略和企业未来发展规划两个方面。预算控制模式促进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管理模式之一。因此,预算控制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策略的基点,在预算控制模式执行之前,需要先做好调查工作,并对企业实际的经营情况以及发展趋势进行详细的解析,并对企业的为来发展趋势进行细致的规划,进而提升整个企业的经营效果。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
  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企业内部进行系统系管理。在建立完善的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时,要根据企业的实际的经营管理情况进行设定,进入实现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具备科学合理的设置目标。如果将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应用在股份制的企业中,对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进行监管的部门可以是企业的董事长或者是企业的股东大会。如果将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应用在没有股份制的企业中,对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进行监管的部门可以是该企业的最高领导人,例如该企业的总负责人或者是该企业的总经理。在进行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在它的管理里面一定要具备对企业全体员工的工资进行预算的功能,一定要在实际的情况下来对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管理模式进行简化。
  (三)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
  在执行预算控制管理的过程中,各个企业一定要建立建立必要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将企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预算情况和企业的实际业绩进行对比,进而可以及时掌握企业的内部管理情况,将企业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不足的情况进行及时的改正和监控。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建立奖罚机制,对企业员工进行工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员工适当的奖惩。进而提升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提升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为今后的企业今后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四、结束语
  企业预算控制模式体系主要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开展合理预算,但是根据现在的企业内部管理情况来看,这种管理模式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所以,在企业应用预算控制模式时,不仅需要结合企业内部经营情况,同时也要迎合企业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合理的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企业管理工作的整体效率。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给我国的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些许的帮助,进而提升今后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周栋文.关于企业预算控制模式的幾点思考[J].商业会计,2014,20:92-93.
  [2]李芳.关于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5,21:119-120.
  [3]赵团结.关于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思考[J].中国总会计师,2010,02: 117-118.
  [4]李玲.关于企业财务预算控制模式的探讨[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8,08:99-100.
  (作者单位:人民法院出版社)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术语原则和依靠视图的识别能力,对现行的ISO 1101标准中形位公差项目的设置和分类作了较大的变动,并提出了对ISO 1101的具体修改建议,将形位公差项目重新排列,最终使
目的对JZ-1C型二氧化碳(CO2)激光治疗仪指示光功率、时间稳定度、复现性及示值相对偏差等指标进行检测,以保证CO2激光治疗仪的临床安全,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AD7888模数
<正> 标注、阅读形位公差代号的关键在于明确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众所周知,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取决于形位公差代号中的几何特征符号和公差带形状符号。但是,几何特征符号和
本文通过GB/T 11334<圆锥公差>,探讨GB/T 11852~11855圆锥量规及量规公差的内容.
摘要:本文从出版社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入手,结合出版社实际情况,谈谈如何有效实现其财务风险控制,以供参考。  关键词: 出版社; 财务管理; 财务风控  财务风险伴随着财务管理及各种经济活动与经营运作而生,对于出版社来说,财务风险防控质量不仅直接关系着自身财务管理具体水平,更加关系着整个出版社的总体运作。而在当前时期,传统出版业受新媒体产业冲击加剧,外部市场竞争结构巨变,出版社财务管理及财务风控具体工
经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中国汽车产品认证中心(CCAP)具备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资格,批准号CNCA-R-2002-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