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药类院校分析化学立体化教学改革探讨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dez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采用“项目化教学 翻转课堂”的立体化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主动性,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微课等教学资源能够加强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立体化教学改革,解决了学生课下和课上学习的问题。
  关键词:分析化学;立体化教学;项目化教学;翻转课堂
  分析化学是高职医药类院校(医学检验、药学、医学生物技术、医学营养、卫生检验与检疫等)多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既重理论,又重实践,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目前,我校三分之一的学生是以单招形式入校,这部分学生理论知识整体偏低,学生热情度不高,刻苦钻研的精神不强,并且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参差不齐,采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很难解决这部分学生学习问题。现行的分析化学课程标准是理论课时数偏多,实践课时数偏少,导致学生操作训练机会较少,动手能力较差。为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合作学习和知识迁移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能力,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采用立体化教学,对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讨。
  一、 立体化教学的意义
  目前,分析化学的授课仍采用传统形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做,这种教学模式对教师和学生造成极大的约束。理论教学偏多,实践教学偏少,造成了学生动手机会少,操作技能差,这与职业教学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相违背,进而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
  分析化学立体化教学主要是将传统教学、项目化教学与信息化教学有机的整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自主性。
  二、 立体化教学的改革内容
  立体化教学是依托网络资源库、微课、云课堂等信息化手段,结合“项目化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化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我们选择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进行改革尝试。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分析化学》课程总课时72课时,理论课时44课时,实践课时26课时,理论成绩与实践成绩都要达到60分方能拿到该课程的学分。
  (一) 教学内容的立体化改革
  按照项目化教学形式,模拟实际工作情境,融“理论知识、实践操作、素质培养”于一体,充分实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按照实际工作活动来设计教学过程。
  根据《分析化学》测定原理的不同,将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整合在一起,建立起数个模块,每个模块中包含数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安排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些内容的选择既符合《分析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内容,又符合人才培养需要的要求。
  (二) 教学方法的立体化改革
  将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黑板 PPT”的教学手段拓展成“项目化教学 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与网络资源库、云课堂的教学手段,尤其是利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手段能更好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出立体化的教学环境。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平台上的微课视频,教学课件等资源完成部分学习内容。
  (三) 课程评价的立体化改革
  现在的课程评价分配主要包括作业占20%、期中笔试占30%、期末笔试占50%。这种考核方式不利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用过程考核与多元化考核形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能力。过程考核主要包括网络平台的自主测试、项目中各个任务的实施情况、项目结果的准确性;多元化考核主要包括个人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核等。整个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单个项目考核的综合成绩40%,期中考试30%,期末考试30%。这种考核形式既注重单个项目的过程性考核,又强调了整门课程的综合性考核,既能反应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又能体现学生的技能水平。
  三、 立体化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以“食醋中醋酸含量测定”为例,运用立体化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过程的实施。
  此项目分解为五个任务:资料查询——确定方案——方案实施——结果分析——项目评定。将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资料查询、确定方案、项目评定可以团队合作方式完成,但是方案实施与结果分析,需要学生独立完成。
  (一) 明确教学目标、下达工作任务
  学生需要在课前利用网络平台、图书馆、教材等资源完成“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资料查阅,复习相关教学内容,如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及选择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中常用仪器的规范操作等。
  (二) 确定实施方案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方案需要各个小组在课前讨论,拟定。在课上,组长汇报小组讨论方案,方案主要包括:测定采用的方法、用到的基本原理、测定选用的仪器和试剂、测定的操作步骤、分析结果的处理等。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方案,強调方案的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提出意见和完善方案。
  (三) 项目的具体实践
  学生根据确定的方案独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的认知。教师在学生实践中不断巡视,规范学生的操作动作,出现问题及时讲解与示范,使学生在规范的要求下完成任务。实践完成后,根据学生自己的测定数据进行结果处理,教师对每个学生及每个小组进行评价,指出优缺点,表现好的小组及个别同学给予激励表扬,并从成绩上予以表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蓝墨云班课的应用
  项目完成后,利用蓝墨云班课软件,归纳总结,并布置测试题,要求学生课上完成,上传结果,根据各小组的成绩给出测试成绩。
  (五) 考核方法
  单个项目的考核主要有方案20%,实施30%,结果40%,测试10%。
  四、 结束语
  通过“项目化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由过去的被动学习演变成主动学习的情境。新型教学模式也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和应变能力,课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查阅项目资料来增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并要求教师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吴江丽.理实一体化模块教学在《分析化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信息,2008,(18):239-240.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结合《酶工程》教学的实际情况,从教材改革、教学方法改革、考核方式改革三个方面入手,探讨了通过《酶工程》教学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方法。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培养;酶工程;教学改革  《酶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主干课,主要内容包括酶的生产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研究进展。《酶工程》作为生物工程的“四大工程”之一,在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笔者从事《酶工程》教学有近十年的时间,曾对本
摘要: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也在不断的变化,课堂改革也势在必行,中職教育更是如此。化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创造性思维,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课堂教学中必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主动地自主学习。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就如何在新形式下实施化学课堂的“自主学习”谈一下自己的思路和做法。  关键词:任务目标;自主学习;探究学习;鼓励质疑;创新精神
摘要:本文结合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方案改革、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等四个方面入手,探讨了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方法。  关键词:生物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大连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直属高校,是唯一一所设在沿海城市的以理工科为主的民族高校,也是建校时间仅有20年的年轻高校,学生来自28个省、市、自治区,56个民族成分,少数民族学生约占学生总
摘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运用,对于改变传统落后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促进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应当结合新课改的理念,合理运用探究式教学,为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奠定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意义;对策  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实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
摘要: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实验教学理念落后;学生实践操作技能低下;缺乏科学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基于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解决对策:强化学生在物理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创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模式;形成科学完善的实验教学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现状;有效性对策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之上的学科,而实验则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在传统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