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身份的色彩隐喻

来源 :现代交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code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作品中庸常却又富有鲜明色彩的人物在走入读者视野的同时,亦带有较为特殊的身份,奈保尔笔下的毕司沃斯先生游走在生活空间之中,却未曾进入权力范围,而作为活动的承载物——哈努曼大宅,被赋予了与之相吻合的色彩,含有多重隐喻。通过不同文本对比,凸显空间意象色彩的巧妙运用以及由之阐发的寓意空间。
  [关键词]白色堡垒 欲望聚焦 边缘身份 精神幻想 隐喻色彩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8-0073-02
  《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是维·苏·奈保尔的早期作品。他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以及生活记忆表现特立尼达印度移民边缘化的生活。
  瓦尔特·本雅明曾指出:“卡夫卡的小说是一个巨大的、没有边际的容器,它连接着过去(记忆)与未来(压迫性恐惧),也是一个多少有点暧昧的中间地带。”[1]奈保尔的作品也有一种象征性的指涉关系,他笔下的毕司沃斯先生有着奈保尔父亲的生活痕迹,也融入了作家对于生命体验的理解与描摹,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奈保尔与萨义德有着相通之处:身份之间是相互渗透的,看到了自己身份的多元特点,十分清醒地看到自己多元化身份带来的视角的多元性,将这种生存现实转化为更为广阔的批判视野。但是,在这种复杂的文化身份背景下,作家经历了更为驳杂与疼痛的思想交锋。毕司沃斯先生活在梦想中,同时也一直伴随着一种身份焦虑,处于巨大的精神分裂状态中。当一切都被抛入“历史”的列车中,最可怕的莫过于随之而来的不确定性,而一个人的生命经历都将成为一次历险。
  一、白色堡垒
  移位是对无意识现象的整理过程,它是“更为自由、任意的联系,是空间性的、共时性的联系。”[2]在诸多的不确定中会不知不觉地发生“移位”,但身份烙印却挥之不去,在断裂与连续间找寻自己的位置,无法完全与过去割裂却又不能完全接纳目前的生活状态,在生存层面奋力挣扎却又受着或必然或偶然的各种阻隔,悬置于社会之中,孤立无援。毕司沃斯先生的核心目标从显性层面而言,是为了摆脱寄人篱下的痛苦,重新确立自我的独立价值,而这一追求的外在形式就是在各种不同的生存空间中,语言、行为方式的显现形态折射了人物之间的隐性关系与权力的不对等关系。毕司沃斯先生生活在不同形态的交织空间中,找寻属于自己的言说立场。
  “哈努曼大宅就像一座异军突起的白色堡垒,宅子的混凝土墙壁依然厚实,当图尔斯家底层那些商店的窄门关上的时候,整个大宅子显得庞大、坚不可摧,然而空白无物。两侧的墙壁没有窗户,再上面两层楼的窗户也只不过是正面墙上的狭长的裂口。”[3]笔者认为,作者将哈努曼大宅形容成异军突起的堡垒,强调了它自身存在的突兀感,与周围的一切显得不是非常协调,并且较为封闭,如同一个有着严格等级秩序的小王国,有着自身的存在可能与“游戏”规则,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福柯的话语权力理论认为,权力首先是一种关系,一组或多或少组织起来的等级的协调关系,意味着由个体实施并影响个体的关系整体。权力无处不在,并非因为它有特权能把事物巩固在它的统一性之下,而是因为它不断地产生出来,产生于每一点,产生于点与点之间的每个关系。权力关系是广为散布的,权力在无数地方得到实施,它是被实施的,而非被拥有,权力是被使用的,并通过网状组织而得以实施。
  主人公毕司沃斯先生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各种极端的性格相交织抗衡,产生一种难言的焦灼感,无从释放。种姓跟财富虽然没有很大的关联性,在生活中却深刻影响着毕司沃斯先生的行动轨迹。毕司沃斯先生的命运并不完全由自己主宰,在“被安排”中过着不完全属于自己的生活,因为他连自己的家庭都无法控制。他作为婆罗门的种族身份是一把双刃剑,给予他接触上层生活的机会与平台,但同时,又给他带来更为深重的疼痛感。这张符码象征着他与生俱来的阶级立场,但同时这一既定的立场与现实的生活又产生一定的疏离性,这一弹性空间使他原本的贫穷状态毫无改观。所以能令他感到有尊严、舒适的空间只是一种暂时状态,与他真正存在的空间形成巨大反差,反映在精神层面就是强烈的心理落差与虚无感。
  “毕司沃斯先生认为格温德同样是个受害者,只是被图尔斯家族降服,因此变得这样卑躬屈膝。但是他忘记了自己一向被当做小丑和惹麻烦的人,反而认为可以赢得格温德的支持。”[4]但是当格温德让他放弃写广告牌时,他这样迅速做出反应:“放弃写广告牌?还有我的独立?不,伙计,我的格言是:独立自主。”毕司沃斯先生开始背诵在《贝尔的杰出演说家》中的一首诗。[5]他和格温德有着相似的地位,但是他的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与格温德有着本质的不同:自己有着独立的精神追求,有着抵达精神层面的向往与勇气,可是,由于自己的身份及被左右的命运,不难看出,这种精神追求类似于精神幻想,缺乏生根的土壤,如飘荡的浮萍,缺乏附着感与安全感。毕司沃斯先生因为自己种姓高贵——婆罗门种姓,才得到了给图尔斯商店画广告的工作,因此有了靠近与进入这一白色堡垒的可能性。诚然,也是他命运被安排的一部分,为后续事件的发生提供了行为动因。坚不可摧与空白无物写出了哈努曼大宅的两个重要特性,并且这两个特征具有一定的冲突性。坚不可摧,笔者认为,是一种内在等级秩序的震慑力,具有阶段性,停留在沿袭下的观念层面。也隐含着存在于这一白色堡垒中权力关系的失衡与这一状态的暂时性保留。空白无物预示着这一家族衰亡的必然性与悲剧性,以及居住于这一空间各种人物的精神状态——被压抑、被观看的一种非常态的生活状态。多重身份的角色确定了他们语言方式的多种可能性,如多棱镜折射出人物之间复杂微妙的关系。空白无物也可代表精神层面的荒芜,即精神幻想。比如毕司沃斯先生,有着维持体面与自尊的本能需要,但当这一欲望在现实中无法满足时,这一本能就会具有强迫的重复倾向。具体化为一个聚焦点,就显现在对“房子”的不断追求之中。毕司沃斯在自我与超我层面上不断反复徘徊与挣扎,也反映了他精神意念的不确定性,即摇摆性上,体现在他对待生活的态度上:对未来抱有理想却又眼高手低,对生活环境不满却又敷衍了事,“得过且过”成为他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即毕司沃斯先生缺乏行为动因却又不是完全甘心于目前的生活状态,处于一种若即若离的态势。苍白的色调既是堡垒的外在显现,又是毕司沃斯先生庸常却又坎坷的命运写照。将这一形态进行扩展,白色堡垒这一载体作为存在的物化符号,也未完全与周边的生活环境相交融。   二、红色庭院
  “地区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系物桩,拴住的是这个地区的人与时间连续体共有的经历,随着时间的堆积,空间成了地区,它们有着过去与将来,将人们捆在它的周围。”[6]居住的建筑物成为人物活动的空间载体,与《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白色堡垒相比,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中的意象更富有古典传统的韵味。在小说文本中,有着江南气息的庭院、花园、古井与绵绵秋雨。
  在这部作品中,白色成为苍凉的背景,被淡化处理,走向白色堡垒凸显色的另一极,成为权力的化身陈佐千背影的修饰色。紫藤架的枯萎预示着作品人物的悲剧性命运。在张艺谋的影片中,空间发生了置换,将意象由南方的庭院花园置换到北方的深宅大院。色彩的调配运用更加扩大了作品的表现力度。陈家大院被由微亮到浓郁的红色笼罩着。与白色堡垒相比,笼罩着的红光更具有反讽意味,从相反的方向诠释着这一空间之内的生存法则。在中国,红色是喜庆、吉祥的象征,但是在这部作品里,透出恐怖的气息,成为被扭曲的争夺、倾轧的附属色彩。而这一象征着特权与恩宠的色调来源于一个看似荒谬的原理:陈佐千的个人喜好与不断变换的选择行为。其他人物就围绕着这一圆点进行着不同却又繁复的交流与冲突。
  红色伴随而来的恩宠也预示着悲凉命运的起始,成为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同样是边缘人物,毕司沃斯先生是拥有高等种姓的穷人,无法与图尔斯家族融合。颂莲是陈家大院的四太太,在封建传统中也不可能进入该家庭的权力核心,只是陈佐千高兴时的玩物。但是颂莲与毕司沃斯相比,拥有更为倔强的性格,他们都有对于独立自我价值尊严的追求,但是对待的方式有着巨大差异:毕司沃斯先生心中始终有着这一追求的念想,即便动摇过,在被压抑、被扭曲的时候,试图逃离图尔斯家族;颂莲是接受过新知识的女性,但是她对于生活的希望在父亲过世时就已经被埋葬,她选择跳入旧式的婚姻牢笼,无奈中也有着自主选择的因素。在陈家大院中,她不断地适应属于这里的生存法则,无形中又使她成为传统秩序的维护者,与最初的状态形成反讽。同时,也使得红色的反讽色彩更加浓烈,加深了红色在作品中的寓意。
  三、小结
  统观之,文学作品中的空间意象是承载作者经验传递与作品人物活动的核心因素,各种行为关系相互交织,丰富了空间意象的多重意蕴。作者为空间意象所添加的主色调,从不同的角度以正面或反面的方式暗合了主人公的精神走向与命运归宿,也给作品蒙上了属于本体的神秘色彩,暗含着作者的个人情怀与态度方式。
  【参考文献】
  [1]米兰·昆德拉(著),董强(译).弗兰茨·卡夫卡小说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33.
  [2]方汉民.后现代主义文化心理:拉康研究.三联书店,
  2000,136.
  [3]V.S.奈保尔(著),余珺珉(译).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译林出版社,2002,77.
  [4]V.S.奈保尔(著),余珺珉(译).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译林出版社,2002,102.
  [5]V.S.奈保尔(著),余珺珉(译).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译林出版社,2002,103.
  [6]迈克·克朗(著),杨淑华译.文化地理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96.
  Abstract:literary works Yong Chang but rich and distinct colour character going to walk in the field of vision and readers, also is the special status with nanotubes Paul’s bishop department Mr. Leavenworth wander in life space in, but he has not into the scope of power, and of the activity as carrying goods——Mr Mann, style, and is consistent with the attachment of colour, contains multiple metaphor. Through the different text contrast, highlights the space image of colour clever apply and the moral of the exposition of the space.
  key words:white fortress; Desire focus; Edge identity; Spirit fantasy; Metaphor of
其他文献
[摘要]目前中国社会矛盾激增的形势推动了诉讼与非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的结合,本文明确了创新和完善诉讼与非诉讼相衔接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所拥有的现实意义,从海事审判的实践出发,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及实施中应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海事法院 诉讼 非诉讼 调解 人民调解  [中图分类号]D9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017-02  一、创新和完善诉讼与
[摘要]教师间的同伴互助是校本研究的标志和灵魂,有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理论素养、改进教学方法、把握教学规律,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关键词]同伴互助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8-0165-01  同伴互助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层级的教师之间发生的,以专业发展为指向通过多种手段开展的,互相支持解决共同
[摘要]检察院办公室作为检察机关的综合协调部门,是承上启下、联系各方的枢纽,担负着后勤保障及维持机关正常运转的重大职责,虽不直接参与办案,却与实现各项检察职能有着密切的联系。真正发挥办公室的参谋助手、桥梁纽带、综合协调、管理指导、后期保障等职能,对于促进本单位各项工作的开展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粗浅地探讨了检察院办公室的工作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检察院办公室 职能作用 服务水平  [中图分
[摘要]工程菌株选育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专业课,课程内容丰富、应用性强。在授课过程中,为了提高本门课程的学习和应用,我们采用多媒体结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探讨了应用效果和改革方法,以达到提高授课质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目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启发式 多媒体课件 结合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2-0219-0
[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接轨,我国出入境旅游业务大幅增加,对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意识及能力的复合型的旅游专业人才需求不断攀升。而我国高职旅游院校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却存在着不少问题,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社会的要求,这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发掘其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旅游 高职院校 跨文化交际能力 教学改革  
[摘要]作为享誉全球的经典影片,詹姆斯·曼高德的《致命ID》在将电影尤其是惊悚片艺术发挥至极致的同时,更蕴藏和传达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基于此,本文立足此部影片中的文化表达,着重从影片类型、影片人物、影片主题三个方面出发,来深入挖掘其潜藏的电影文化、美国文化乃至人类文化,以期在彰显影片独到之处的同时,通观电影文化的优越性、美国文化的复合性乃至人类文化的共通性,进而为文化的多元开放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摘要]本文分析了自主学习能力对语言综合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决定作用,论述了元认知策略训练是实现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进而呈现了元认知策略训练的有效模式及注意事项,以便实现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学习者终身学习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综合能力。  [关键词]元认知策略 训练 自主学习能力 语言综合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7-0213-02 
[摘要]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推动下,专业课程设置与建设被众多教学者所重视。专业课程设置明确学生知识体系和发展方向,是专业的内涵和核心,保障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吉林工商学院外语分院英语专业的英语语言学课程为例,初探英语语言学课程的设置与建设。  [关键词]英语语言学导论 课程设置 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要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要面对和需正确处理的一对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人的发展和实现经济的发展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关键词]以人为本 经济建设 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140-01    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必须要面对和需正确处理的一对很重要的关系,就是“以人为本”与“以经济建设为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在课堂教学中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代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各项能力,深受学生与老师的欢迎。本文就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对行动导向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行动导向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