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混龄教育有利于发展情感能力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混龄教育活动在为幼儿提供异龄观摩学习机会的同时,对幼儿智力与语言发展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本文在阐述混龄教育内涵基础上,分析了其情感能力发展的表现,希望对我国幼儿混龄教育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幼儿混龄教育;情感能力;发展
  作为一种不同年龄段幼儿混合学习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幼儿混龄教育对幼儿教育效果具有全面影响,经过不断尝试,在教育实践中,幼儿混龄教育对幼儿社会情感English培养与发展影响比较突出,其在情感能力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情感体验、交流及调控三方面。
  1.内涵概述
  混龄教育,具体而言就是将不同年龄段幼儿安排在同一班级,共同进行学习与生活。意大利著名幼儿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经过多年幼儿教育实践,创立了一套完善而又独立的儿童教育法,作为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混龄教育是人们所熟悉的。蒙台梭利提出同龄编班使得幼儿远离真实世界,对幼儿全面发展有很大影响。随着该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应用,更多的国家开始接受混龄教育理念,尤其是美、法、英及德等西方发达国家,混龄教育广泛应用混龄教育。尤其是德国,目前已成为混龄教育的代表国家。
  2.情感能力發展表现
  2.1促进幼儿形成善良人格
  由于幼儿年龄差异,使得幼儿能力与经验存在显著差异,从而使得团体中的每位幼儿有不同的角色与地位,面对较为复杂的环境关系;同时,混龄教育是动态变化的,这些角色也是不断变化的,即幼儿在从小组到大组成长间,身份发生的纵向变化,从需要帮助懂得付出。这一角色的动态变化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机会。比如在某一幼儿园班级中,幼儿角色比较单一,是老师的学生,其他幼儿的同龄伙伴;但在混龄班中,其在混龄班中,则是老师的学生,也有可能是其他幼儿的弟弟、妹妹、哥哥、姐姐甚至是同龄伙伴。幼儿同时拥有这么多角色,其感受比同龄幼儿要复杂的多,能够从年长者那里得到关爱或压抑,或是从年幼者那里得到钦佩或妒忌,随着成长自身能够体会年幼及年长者的成长感受。这种纵横交织的体验,为幼儿增加了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因此,老师要充分认识混龄教育并做好引导,保护幼儿情感体验体会,培养幼儿情感敏锐性,使得幼儿情感世界更加丰富,同时还要预防幼儿不健康情感体验,比如妒忌、傲慢、害怕等,及时制止不同年龄段幼儿的非正常行为,促进幼儿与同伴关系朝向相互关怀、促进的方向发展。
  2.2培养幼儿集体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分工日益细化,个体合作情感交流能力日益提高,促进个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情与理解,增进相互合作。随着混龄教育模式的推进,幼儿面对的社会关系更加复杂,幼儿关系也由平面转换为立体的,因此,幼儿情感交流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全方位的。比如某一幼儿,不但要与同龄幼儿交流,还要与其他两个年龄段幼儿交流,三个年龄段幼儿能力、经验及情感体验是不同,因此其交流方式与难易程度也与同一年龄幼儿交流所不同。例如,比如某幼儿园××小朋友,在上学期从中班转入混龄班,由于该小朋友不善言谈,因此只与几个同龄小朋友玩得比较好,与年长、年幼的小朋友交往比较少。但由于他们处于同一班级中,在教育活动中存在必然联系,因此在原始情感体验基础上,出现的情感交流不可避免,在日常教学中,老师也可有意识的组织各种活动促进这种交流。这种交流方式在纵向上比传统的横向交流更为复杂,经过一段时间的混龄生活、体验及交流,幼儿与同伴间逐渐形成相互关怀、学习及体谅的关系。通过复杂、多样的情感交流,幼儿情感交流能力逐步增强,幼儿在情感交流中学会了体会别人的感受、同情与理解别人,且能够用自身情感去感染别的幼儿,或获得精神鼓励,在此基础上,俄日集体、合作意识的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2.3促进幼儿反复实践情感调控
  幼儿的情感调控能力,就是指幼儿情感出现波动或形成消极情感时,能够自觉将自身晴感体验朝向积极方向发展,一般情况下,这种调控能力形式是在环境所迫到自觉转化过程中形成的。幼儿丰富的情感体验为这种调控能力发展奠定了基础,全方位情感交流则是其重要条件。
  在幼儿混龄教育中,情感控制能力的培养过程为:混龄教育使得幼儿情感体验范围不断扩大,在积极与消极情感体验中,幼儿积极情感体验敏锐性增强,消极情感体验承受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老师的鼓励与引导,幼儿能够有效克服胆怯、嫉妒及自大等消极情感体验,更加认同积极情感,比如在幼儿对别的小朋友表示关爱或表现勇敢时,老师要及时肯定并赞扬幼儿这种行为,帮助幼儿加深积极情感体验印象。混龄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更多的积极与消极情感体验机会,在老师引导下,能够增强消极情感的承受力与排斥,对积极情感增强认同与渴望意识。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情感能力培养与发展中,混龄教育优势得到了充分实验验证。相较之其它教育形式,在幼儿情感能力培养与发展中,混龄教育效果与优势更加显著。在未来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入,混龄教育优势将成为幼儿情感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摘要:幼小衔接问题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第一次进行选择的重要时期,其不仅涉及到家庭和幼儿园,同时和小学也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怎样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和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课题。想要将有效衔接工作得到有效衔接,要认识到这项工作并不是单方面因素能进行决定或是解决的。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幼儿园展开相应研究,进一步分析怎样将幼小衔接工作进行顺利开展,为孩子的健康成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背景下,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学习素养,为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显得尤为重要。这就对小学班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执行者,班主任管理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学风建设。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年龄较小,无论是价值观和认知水平都处于不完善阶段。而在学校日常生活中,班主任的管理方法是否合理都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品格发展,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坚持以生为本的工作原则,创新管理理念
摘要: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幼儿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它将使一个人终身受益,培养一个爱好阅读的孩子是有法可循的,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幼儿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幼儿;阅读;良好习惯;培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的回应。为
摘要:家长特别溺爱幼儿的行为是不科学的。因为在每个人的一生当中都会面对大大小小的挫折,这些挫折即是人们前行的阻力,-也是人们前行的动力。只有克服一个又一个的挫折,人们才能迈向人生的巅峰。为了使幼儿在未来能够不畏惧挫折,勇往直前,应当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让幼儿面对挫折,教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幼儿,使之努力克服挫折,如此不仅能够增强幼儿的信心、勇气,还能开发幼儿的智力、思维等方面,促进幼儿良好成长与发展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当前我国教育界普遍支持和推广的新型教学法,其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不仅可以有效地关注到我国教育长远的发展状况,同时对提高教学效率、培养高素质人才也具有不可忽视的推进作用。为了更好的发挥高中英语写作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教师就可以积极地将探究式教学法引入课堂,这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来说是一次有益的尝试。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探究式教学,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或自主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