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回归分析对5~12岁儿童屈光不正状态与屈光要素的相关性

来源 :临床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ei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儿童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的相关关系,了解屈光要素对儿童近视形成的可能影响,以期根据屈光要素对儿童的屈光状态进行预测。方法选取2008年暑假于我院眼科门诊顺序就诊的5~12岁儿童共32例(64只眼),经1%阿托品眼膏连续散瞳7d后验光测得屈光度,用A超及角膜曲率计测得屈光要素生物测量值。分析左右眼屈光要素的差别以及屈光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屈光度、相关屈光要素和生长发育因素间关系的回归方程。结果(1)右眼眼轴长于左眼眼轴、水平径角膜曲率右眼大于左眼,右眼的动态屈光度和静态屈光度均明显低于左眼(P<0.05);(2)在5~11岁时期,左右眼眼压与眼轴的增长基本一致;而12岁时,左右眼眼压与眼轴的增长出现相反的情况;(3)静态屈光度(D)与眼轴长度(AL)、角膜曲率均值(K)、身高(H)、年龄(AGE)间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D=102.674-2.586×AL-1.288×K+13.127×H-0.440×AGE(R=0.928)。结论在同一个体,右眼的近视进展程度要早于或高于左眼,随着年龄的增加,眼压和眼轴的增长中存在"拐点",屈光状态与屈光要素间的匹配密切相关,5~12岁儿童的静态屈光度(D)可以根据眼轴(AL)、角膜曲率(K)、身高(H)和年龄(AGE)进行预测。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强心利尿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强心利尿西药治疗基础上加
2014年8月26日.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发布了对埃博拉病毒病的预防指导和建议。该建议主要包括埃博拉病毒病的基本情况、职业卫生与安全风险、雇主的职责、工作人员
我国依然处于刑事案件的高发时期,在遏制违法犯罪的社会动员和惩治违法犯罪的执法活动中,尤其应当注重严守法度和讲究政策$$ 南方某县日前召开公捕、公判大会,对二十多名
报纸
建立了土壤和水中3种磺酰脲类除草剂残留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土壤样品经酸化乙腈超声提取、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水样采用C18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和富集。样品中苄嘧磺隆、
以锦界煤样为对象,对腐殖酸盐进行成浆试验,并与木质素磺酸盐和萘磺酸盐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锦界煤样而言,腐殖酸盐的分散性和萘磺酸盐相当,显著优于木质素磺酸盐,成浆粘度较小,当
采用浸渍-化学还原法制备负载型Cu基催化剂,在微型反应装置上进行了活性评价,考察了反应温度、压力、氢碳摩尔比、空速等工艺条件对催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压力对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