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成环境对鸟类多样性的影响机制研究评述及展望

来源 :中国园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lina15832583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变化是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但城市同样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因此,分析和预测城市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于维护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人类福祉至关重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对城市建成环境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分别量化了各个城市特征对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影响.然而,对影响城市内生物多样性水平的因素仍缺乏多尺度、全球性的分析.借助Web of Science和CNKI,对来自全球37个城市的111篇文献进行了建成环境下鸟类多样性研究方法和结果的系统性分析,并在归纳关键性城市建成环境要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生物多样性为导向的建成环境优化策略,指出了鸟类多样性保护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方向.
其他文献
介绍了塔康信号的格式和基本特征,提出对塔康信号进行协议识别的方法.利用MATLAB对塔康信号进行仿真生成,通过SMW200A发送波形文件,使用接收机华日61A对信号进行接收,利用本方法进行协议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对接收到的塔康信号进行协议识别.
中国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严重洪涝风险和洪涝调节服务供需空间的分离.为识别在满足洪涝调节服务需求方面重要性高的生态空间以纳入保护的优先级,提出了一种在生态空间中绘制洪涝调节服务需求的新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空间流,利用流量、流边界、流方向、分配原则及其修正因子4个多维指标,表征将服务需求从建设空间向生态空间分配与投射过程的关键环节.结果 显示:面积大、人口密度高的建设空间存在高需求流量;借助水文空间流,服务需求由建设空间被分配至同一集水区内具有洪涝调节能力的生态空间中;被投射为高服务需求的生态空间大多规模较大
LiDAR点云在景观空间定量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目前对其运用多局限于景观空间的信息采集,为探讨如何基于LiDAR点云数据展开景观空间的相关形态量化分析,选取了过往研究中多局限于二维图像分析的“绿视率”指标进行具体分析讨论,将其量化分析方法归为空间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分析4个主要环节.以南京河西某住区绿地为研究案例,选取其中4处具有典型差异的空间节点对基于LiDAR点云数据的“绿视率”分析方法加以运用,发现该方法具有“分析高效性”“数据全面性”“结果准确性”3个方面的突出优势及运用价值,对后续风景园林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