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tter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64-02
  创新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指具有一定的自身价值或认识意义的新颖独到的思维活动。在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创新思维主要指"再发现"式的,通过学生自己的独立思维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我认为,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其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生机制,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展开:
  一、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景,培养学生深厚的观察兴趣;其次,在观察前,要给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第三,要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对象有序进行观察,及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第四,要科学地运用直观教具和现代教学技术,以支持学生对研究问题做细致深入的观察。
  在《三角形的认识》教学中,学生对"围成"理解有困难。教师可以准备10厘米、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各一根,要求学生选择其中三根摆成一个三角形。在拼摆中,学生发现选择10厘米、16厘米、8厘米和10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能拼成三角形,而选择10厘米、16厘米、6厘米和16厘米、8厘米、6厘米的小棒却不能拼成三角形。借助图形,学生不但直观地感知了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道理,而且明白了"三角形"不是由"三条线段组成"的图形,而应该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使学生对三角形的定义有了清晰地认识。
  二、收储足够的信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
  学习过程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储存和在需要时提取出来加以运用的过程。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使学生掌握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所学知识与方法系统化、条理化。
  数学想象一般有以下两个基本要素:第一,因为想象往往是一种知识的连结,所以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经验的支持;第二,要有能迅速摆脱表象干扰的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使学生学好有关的基础知识,其次,要引导学生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点,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想象。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呈现学生熟悉的情景:菜园里各种蔬菜郁郁葱葱,分别种在划成不同形状的地块上。先出示种有青菜和白菜的地块,分别是正方形和长方形,要求算一算它们的种植面积,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很快解决了问题。接着出示一块形如平行四边形的萝卜地,让学生猜一猜它的面积大概是多少?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怎么求?学生对求知领域的探索非常好奇、思维的积极性被激发,纷纷根据前面的知识作出如下的猜测:有的猜面积是长边和短边长度的积,有的猜面积是长边和它高的积,有的猜面积是短边和它的高的积,还有的说想办法拼成一个长方形,这样就可以算出来……教师一一板书出来,对学生的思维结果给予必要的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热情和欲望。
  三、加强思维训练,引导提高学生勇于求异的创新意识
  课堂教学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勇于求异,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创新。教师要创设求异的情境,鼓励学生多想、多问、多变,训练学生多元化地思考,在探索与求异中发现和创新。发散思维的训练可以通过对数学问题的演变进行变式训练,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1.一题多解式,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地鼓励学生超越常规,提出多种设想和解答;一题多解的例子很多,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更重要的是扩大学生认识的空间,激发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
  2.一题多变式,伽利略曾经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故而课堂教学要常新、善变,通过原题目延伸出更多具有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深刻挖掘例题和练习题教育功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3.多题一解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常陷在无穷的题海中,但实际上许多问题具有共性,对这样的问题不断总结、积累,能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在本质的理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一名一线的老师,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教育改革,适应英语教育要求的新时代,必须更新观念。  【关键词】新课程目标 因材施教 课堂氛围 创新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61-02  当今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日新月异,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
【摘要】本文认为互动教学模式是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必然,指出了互动学习的要求以及初中英语课堂中的互动教学对策。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 互动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57-01  交际功能是语言体现出的最基本的功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我们主要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听、说、读、写的最基本的知识,能够用英语作最基本
【摘要】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第一步,能否在学生学习课文之前就激发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导入新课至关重要。本文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的导入艺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方面作一些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导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65-02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入语是一堂课的开场白,是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167-02  科学来源于生活,科学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化进步的表现。现代科学已渗透到科学技术、经济生活及现实世界中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并在这些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必须将科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让科学教学,走进学生的生活。  一、 走进生活发现科学  科学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