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加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核心能力培养,提升实习质量和效能,东阳市人民医院构建了目标、内容、方法、考核为一体的实习教学培训体系。该体系以"实际照护病人能力"和"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导向,通过设定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考核评估等措施,提升了实习质量,提高了实习生病史采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的优良率。对近2年入院新员工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摸底测评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之
【机 构】
:
322100 东阳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东阳医院科教科,322100 东阳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东阳医院科教科,322100 东阳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东阳医院科教科,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加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核心能力培养,提升实习质量和效能,东阳市人民医院构建了目标、内容、方法、考核为一体的实习教学培训体系。该体系以"实际照护病人能力"和"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导向,通过设定目标、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考核评估等措施,提升了实习质量,提高了实习生病史采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的优良率。对近2年入院新员工的理论和技能操作摸底测评以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情况进行统计,发现之前在该院实习的新员工,其测评成绩和执医考试通过率明显高于在外院实习的新员工。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将传统的"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具有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等优点。在此,介绍了《医学免疫学》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实践,包括课程内容选择、课前建立QQ群学习平台、自主学习资源制作与发布、任务单与学习要求制定、课堂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等环节;并开展形成性评价及回顾。通过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反思,以期为翻转课堂的推广奠定基础。
目的探讨现代临床教学对实习护生人际关系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临床教学中的现存问题,为促进临床教学提供参考。方法采取目的抽样的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200名实习护生运用一般资料问卷、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社会适应能力诊断问卷分别于实习前和实习3个月进行2次调查。最终完成对189名护生全部资料的收集。采用SPSS17.0分析数据、t检验或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及卡方检验分析实习不同阶段
目的探讨TBL联合CBL和PBL在肝胆外科见习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64名首次到西南医院肝胆科见习的七年制(本科阶段)医学生为教学对象,分为TBL+CBL组、TBL+PBL组、PBL+CBL组及TBL+CBL+PBL组,每组16人。各组分别给予相对应的辅助教学措施。其中,针对TBL+CBL+PBL组,授课前将典型患者资料下发给学生,同时提供参考资料名称和预习问题;授课时,先解析学生资料查询结果以
目的了解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的效果并总结经验,为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及师资培训提供实践依据。方法根据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拟定师资培训内容,培训共4天、32学时。培训后通过电子问卷形式发放调查问卷317份,回收问卷301份,回收率94.95%。数据采用EXCEL 2016统计,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结果参加培训的教师认为专培中最应注重对专科医师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对专
为了增加检验医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科研意识强、科研技能过硬的检验医学毕业生;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检验学科开展了在科研课题实施中强化检验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实践探索活动。检验学科凭借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平台,利用丰富的病例资源和顶尖的科研设施,形成以科研项目为载体,以提高医学生就业机会和学习深造机会为目标,在学生自主参与的基础上,提供全面、细致的科研训练。通过上述培训和训练,教师把科研理念、科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tandardized patient,SP)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作业治疗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3级康复治疗学专业本科两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康复1班(49人)作为传统教学组,康复2班(49人)作为SP教学组;SP教学组应用培训过的SP对学生进行操作训练。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提问、技能考核和问卷调查以评价教学效果。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
目的探讨实施病例分析在心内科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在心内科实习的48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实验组,以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在心内科实习的50名护理本科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讲课的方式,向学生讲解疾病的护理评估、诊断及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先组织学生选择心脏内科常见病种典型病例,充分评估并收集该患者的病情资料,再自行收集该病种的评估、诊疗、护理理论知
目的通过病例教学为主导的交叉学科整合课在医学检验专业的构建与实施,探讨对医学检验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培养的影响。方法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生2015级作为实验组(57人),2014级作为对照组(59人),实验组接受交叉学科整合课的学习,实验组1班采用CBL教学、实验组2班采用TBL教学进行病例讨论课。对照组未接受交叉学科整合课的学习,按照传统检验专业课程设置学习。第四学期课程结束后,进行病理生理学课
目的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的PBL(WPBL)在微生物学检验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以2015级医学检验专业专科学生120人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WPBL和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和期末考核相结合的形式,评价WPBL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差异。结果问卷调查显示,实验组92.6%的学生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97.3%的学生认为能够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94.7%的
本研究通过对学习评价相关理论和文献的学习,结合教学实践,构建基于形成性评价的《医学信息分析》课程评价体系。教师和学生互为评价对象,形成以学生学习评价和反馈为核心的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习态度、互动参与和行为结果3个一级指标,及其对应的6个二级指标。将形成性评价引入课程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对于多内容、少学时的课程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改进教学、促进学习,最终促进课程目标有效达成。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