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5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参加江苏省少年网球选手(10—11岁年龄组)2008、2009、2010年各场比赛成绩记录表进行统计比赛中的发球得失分情况,并对所获统计数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揭示江苏省少年网球选手的一发、二发得失分数据特征。并对完善少年网球选手发球技术和提高发球技术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少年网球运动员 发球 得失分
一、前言
发球是现代网球技术中重要技术之一,是双方进行对抗的开始,也是进攻性击球的重要武器,在竞技网球运动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高速、准确的发球是得分取胜,在气势上压倒对手的重要手段[1]。发球也是鉴别、评价网球技术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最终成绩。少年网球运动员是我国网球未来的希望,其网球技术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网球运动事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本文通过2008、2009、2010年比赛少年男/女乙组选手(10-11岁组)进行了发球技术统计,旨在通过三次比赛发球情况对比,检验训练及其年龄的增长对发球技术的影响,为下一步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参加2008、2009、2010年江苏省网球比赛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年龄均在10到11岁之间。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法
对研究对象所参加的各场比赛成绩记录表进行统计,调查他们的发球情况。
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数理统计法
采用是SPSS11.5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一发技术分析
1.一发Ace、失误、成功分析
网球比赛中发球至少应该达到两个目的,即造成直接得分或迫使对手难以高质量地完成接发球任务。为达到这一目的,比赛中的第一发球采用速度较快的平击发球,发向对方场地的内角或外角[2],从而较为有效的达到压制对手的目的。
Ace球次数是衡量一个选手发球技术好坏的重要指标。发出一个高质量的Ace球则可以使自己夺得比赛胜利的信心增加,而使对手的士气降低。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2009年、2010年男女青少年乙组的Ace球个数都非常少,都在0.15%以下。这说明次年龄组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发球速度及质量(线路及旋转)都较低,无法发出让对手感到非常有压力的球。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在这个年龄段的选手是无法将Ace球作为自己的主要得分手段,其原因在于这个年龄段的选手无论是在力量、身高还是技术水平、比赛经验上均有很大的欠缺。
从表1看,一发成功率2009年与2008年相比,男子由53.1%提高至56.9%。经卡方检验,卡方=8.86,P<0.01.,2008年与2009年的一发成功率有显著差异;一发成功率10年与08年相比,男子由56.9%升至66.4%。经卡方检验,卡方=63.01,P<0.01,10年与08年的一发成功率有显著差异。
一发成功率2009年与2008年相比,女子由62.4%提高至62.8%,经卡方检验,卡方=0.07,P>0.05,2008年与2009年的一发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一发成功率2010年2009年相比,女子由62.8%提高至64.0%。经卡方检验,卡方=0.16,P>0.05,2010年与2009年的一发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2.一发成功后得分与失分分析
从表2看,一发成功后得分的比率来看,女子2007年比2008年高了0.9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9年高2个百分点。而男子组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9年高两个百分点。经卡方检验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组2008年与2009年一发得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子组和女子组2010年与2009年一发得分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从表2中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发得分率均高于一发失分率。即一发成功后,无论是男子组还是女子组,拿下这一分的可能均高与失掉这一分的可能。究其原因可能是较强威力的一发成功后给对手造成了一定困难,也给选手了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其有信心拿下这一分。
(二)二发技术分析
1.二发Ace、失误、成功分析
二发球与一发球有较大不同,二发更注重于发球的成功,在保证发球成功的前提下选择切削发球或上旋球,这样在保证一定球速的情况下增加球的旋转、弹跳高度,从而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从表3可以看出,二发成功率2009年男子组由2008年的77.2%升至79.8%,2010年升至84.2%。而女子组二发成功率三年分别为79.0%、78.2%、81.6%,也是逐年上升。通过卡方检验,男子组2008年与2009年二发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卡方=2.75,P>0.05),2010年与2009年相比则有显著差异(卡方=8.16,P<0.01)。女子组2008年与2009年二发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卡方=0.14,P>0.05),2010年与2009年相比也无显著差异(卡方=3.23,P>0.05)。
二发上的Ace球个数三年比赛中,男女组均为0。原因其一在于选手一发失误后为了保证二发成功而不至于双误,降低了发球的速度。其二发是以成功为主,而不是以攻击性为主。
2.二发成功后得分与失分统计
由表4看,二发成功且得分的比率上来看,男子2009年明显低于2008年,2010年则比2009年上升7.4个百分点,女子2009年比2008年高1.5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9年高5.2个百分点。通过卡方检验,男子二发得分率2008年与2009年有显著性差异(卡方=32.53,P<0.01),2010年与2009年有显著差异(卡方=11.50,P<0.01)。女子二发得分率2008年与2009年无显著性差异(卡方=0.30,P>0.05),2010年与2009年也无显著差异(卡方=3.66,P>0.05)。
从表4中可以看到,二发成功后得分率除了2008年男子组外均低于50%,仅在45%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一发失败后为了追求二发成功,二发的速度与难度都大幅度下降,而使对方从接发球开始就占据了主动性从而有了更多打出制胜球的机会。另外网球是一项心理游戏运动[3],由于一发失误,选手心理上也有了很大压力,从而最终导致失掉这一分。
四、结论
(一)江苏省网球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2008、2009、2010年的Ace球个数都非常少,一发成功率均有提高但不显著,一发失误率男/女组都逐年下降,男子组幅度比女子组稍大。
(二)江苏省网球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2008、2009、2010年一发成功后得分的比率都无显著性差异,但女子组提高的幅度比男子组大。
(三)江苏省网球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2008、2009、2010年二发成功率男子组逐年提高,其中2010年男子二发成功率提升较为明显,女子组三年来则变化不明显。
(四)江苏省网球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2008、2009、2010年二发成功后得分率男子组2008年比2009、2010年高出幅度较大,而二发失分率2008年比2009、2010年高出幅度较大,女子组二发后得失率三年变化不明显。
五、建议
(一)教练员在指导少年网球运动员练习发球时,特别是在追求发球成功的同时,怎样很好的提高发球质量的问题上,更需要少年网球选手及其教练员重视。
(二)教练员在指导少年网球运动员练习发球时不仅要提高发球成功率,还要注意发球的质量,提高发球的速度、落点的刁钻程度以及二发的稳定性与攻击性。
(三)教练员在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重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训练,特别是上肢力量的训练,提高力量素质和挥拍速度。
(四)教练员还要重视训练青少年网球动员的心理承载能力,指导他们在一发失误后如何调整情绪,发出较高质量的二发球。
参考文献:
[1] 严波涛,李早.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36-40.
[2]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8.
[3]破除心理魔咒(二)[J].网球天地.2009(10).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参加江苏省少年网球选手(10—11岁年龄组)2008、2009、2010年各场比赛成绩记录表进行统计比赛中的发球得失分情况,并对所获统计数据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揭示江苏省少年网球选手的一发、二发得失分数据特征。并对完善少年网球选手发球技术和提高发球技术水平提出建议。
关键词 少年网球运动员 发球 得失分
一、前言
发球是现代网球技术中重要技术之一,是双方进行对抗的开始,也是进攻性击球的重要武器,在竞技网球运动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高速、准确的发球是得分取胜,在气势上压倒对手的重要手段[1]。发球也是鉴别、评价网球技术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发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比赛的最终成绩。少年网球运动员是我国网球未来的希望,其网球技术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到我国网球运动事业未来的发展情况。本文通过2008、2009、2010年比赛少年男/女乙组选手(10-11岁组)进行了发球技术统计,旨在通过三次比赛发球情况对比,检验训练及其年龄的增长对发球技术的影响,为下一步的训练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研究对象
(一)研究对象
参加2008、2009、2010年江苏省网球比赛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年龄均在10到11岁之间。
(二)研究方法
1.资料法
对研究对象所参加的各场比赛成绩记录表进行统计,调查他们的发球情况。
2.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法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找出研究对象内在的联系从而得出结论。
3.数理统计法
采用是SPSS11.5统计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一发技术分析
1.一发Ace、失误、成功分析
网球比赛中发球至少应该达到两个目的,即造成直接得分或迫使对手难以高质量地完成接发球任务。为达到这一目的,比赛中的第一发球采用速度较快的平击发球,发向对方场地的内角或外角[2],从而较为有效的达到压制对手的目的。
Ace球次数是衡量一个选手发球技术好坏的重要指标。发出一个高质量的Ace球则可以使自己夺得比赛胜利的信心增加,而使对手的士气降低。从表1中可以看出2008年、2009年、2010年男女青少年乙组的Ace球个数都非常少,都在0.15%以下。这说明次年龄组少年网球运动员的发球速度及质量(线路及旋转)都较低,无法发出让对手感到非常有压力的球。从这个角度也可看出在这个年龄段的选手是无法将Ace球作为自己的主要得分手段,其原因在于这个年龄段的选手无论是在力量、身高还是技术水平、比赛经验上均有很大的欠缺。
从表1看,一发成功率2009年与2008年相比,男子由53.1%提高至56.9%。经卡方检验,卡方=8.86,P<0.01.,2008年与2009年的一发成功率有显著差异;一发成功率10年与08年相比,男子由56.9%升至66.4%。经卡方检验,卡方=63.01,P<0.01,10年与08年的一发成功率有显著差异。
一发成功率2009年与2008年相比,女子由62.4%提高至62.8%,经卡方检验,卡方=0.07,P>0.05,2008年与2009年的一发成功率无显著差异;一发成功率2010年2009年相比,女子由62.8%提高至64.0%。经卡方检验,卡方=0.16,P>0.05,2010年与2009年的一发成功率无显著差异。
2.一发成功后得分与失分分析
从表2看,一发成功后得分的比率来看,女子2007年比2008年高了0.9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9年高2个百分点。而男子组2009年比2008年下降了0.6个百分点,2010年与2009年高两个百分点。经卡方检验无论是男子还是女子组2008年与2009年一发得分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男子组和女子组2010年与2009年一发得分率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
从表2中也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一发得分率均高于一发失分率。即一发成功后,无论是男子组还是女子组,拿下这一分的可能均高与失掉这一分的可能。究其原因可能是较强威力的一发成功后给对手造成了一定困难,也给选手了一定的心理暗示,使其有信心拿下这一分。
(二)二发技术分析
1.二发Ace、失误、成功分析
二发球与一发球有较大不同,二发更注重于发球的成功,在保证发球成功的前提下选择切削发球或上旋球,这样在保证一定球速的情况下增加球的旋转、弹跳高度,从而达到攻其不备的目的。
从表3可以看出,二发成功率2009年男子组由2008年的77.2%升至79.8%,2010年升至84.2%。而女子组二发成功率三年分别为79.0%、78.2%、81.6%,也是逐年上升。通过卡方检验,男子组2008年与2009年二发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卡方=2.75,P>0.05),2010年与2009年相比则有显著差异(卡方=8.16,P<0.01)。女子组2008年与2009年二发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卡方=0.14,P>0.05),2010年与2009年相比也无显著差异(卡方=3.23,P>0.05)。
二发上的Ace球个数三年比赛中,男女组均为0。原因其一在于选手一发失误后为了保证二发成功而不至于双误,降低了发球的速度。其二发是以成功为主,而不是以攻击性为主。
2.二发成功后得分与失分统计
由表4看,二发成功且得分的比率上来看,男子2009年明显低于2008年,2010年则比2009年上升7.4个百分点,女子2009年比2008年高1.5个百分点,2010年比2009年高5.2个百分点。通过卡方检验,男子二发得分率2008年与2009年有显著性差异(卡方=32.53,P<0.01),2010年与2009年有显著差异(卡方=11.50,P<0.01)。女子二发得分率2008年与2009年无显著性差异(卡方=0.30,P>0.05),2010年与2009年也无显著差异(卡方=3.66,P>0.05)。
从表4中可以看到,二发成功后得分率除了2008年男子组外均低于50%,仅在45%左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在于一发失败后为了追求二发成功,二发的速度与难度都大幅度下降,而使对方从接发球开始就占据了主动性从而有了更多打出制胜球的机会。另外网球是一项心理游戏运动[3],由于一发失误,选手心理上也有了很大压力,从而最终导致失掉这一分。
四、结论
(一)江苏省网球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2008、2009、2010年的Ace球个数都非常少,一发成功率均有提高但不显著,一发失误率男/女组都逐年下降,男子组幅度比女子组稍大。
(二)江苏省网球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2008、2009、2010年一发成功后得分的比率都无显著性差异,但女子组提高的幅度比男子组大。
(三)江苏省网球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2008、2009、2010年二发成功率男子组逐年提高,其中2010年男子二发成功率提升较为明显,女子组三年来则变化不明显。
(四)江苏省网球少年组男/女乙组选手,2008、2009、2010年二发成功后得分率男子组2008年比2009、2010年高出幅度较大,而二发失分率2008年比2009、2010年高出幅度较大,女子组二发后得失率三年变化不明显。
五、建议
(一)教练员在指导少年网球运动员练习发球时,特别是在追求发球成功的同时,怎样很好的提高发球质量的问题上,更需要少年网球选手及其教练员重视。
(二)教练员在指导少年网球运动员练习发球时不仅要提高发球成功率,还要注意发球的质量,提高发球的速度、落点的刁钻程度以及二发的稳定性与攻击性。
(三)教练员在少年网球运动员进行体能训练时要注重最大力量和爆发力训练,特别是上肢力量的训练,提高力量素质和挥拍速度。
(四)教练员还要重视训练青少年网球动员的心理承载能力,指导他们在一发失误后如何调整情绪,发出较高质量的二发球。
参考文献:
[1] 严波涛,李早.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0):36-40.
[2]陶志翔.网球运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38.
[3]破除心理魔咒(二)[J].网球天地.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