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哲学”和良知底线

来源 :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ch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他应该挂靠一个部门,有了靠山,做生意就会顺当;有人说他应该赶紧清仓盘货,到投资环境好的地方再图发展;有人拍案而起,鼓励他去有关部门上告,和腐败分子彻底决裂,不惜拼个鱼死网破……
  一个想挣钱又想讲良知的小老板,一个做人准则总是和经营行为相冲突的人,一个被权力部门吃拿卡要而无力呻吟的人……
  我向你们求援。
  有位外国作家说得好:"天下最痛苦的人,莫过于内疚在心的人。"我就是这样的人。这一阵子,我几乎每天都失眠,胡思乱想,昏昏沉沉………
  我是个农家子弟,老家就在某省偏僻的乡村。苦熬苦读上了大学,1987年毕业时由于没有背景,被分到乡里教中学。教书育人是个高尚的职业,我本来有心吃一辈子粉笔灰,可是现实给我很大刺激。我一连谈了两个对象都告吹,她们明确地说,教书的太穷,乡里环境太艰苦。于是,我开始活动往县城调。没钱没势,进城谈何容易。遭到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若干次白眼之后,我一赌气辞了职。
  那是1992年,"市场经济"撩拨得人心又热又乱。我发誓要挣很多钱,劝说父亲卖掉一口猪和一袋干辣椒,乘驴车汽车火车一头扎进深圳特区。特区并不像人们想的那样遍地是黄金。我一个外乡人,又穷又土,举目无亲,奔波了两个月都没找到工作。当时真是走投无路。回乡教书已不可能,且怕人耻笑;继续找工作,盘缠眼看就要花光,几毛钱一包的方便面就要断顿。就在身上仅剩2毛钱的紧要关头,我被××木器厂雇用,干推销员。推销员工资很低,但是有10-15%的销售提成。我周旋于深圳市各商场和机关企业,劝说他们买我的木器。起初很艰难,他们不理睬我,经常把我轰走。那几个月,我把一辈子的好话都说尽了。冤枉路不知跑了多少,平均每月穿坏一双皮鞋。也许是我的真诚感动了上帝,几个月后的一天,一个客户给我打电话,要我送几张办公桌去。接着,客户接连不断,忙得我不亦乐乎。我的销售业绩可观,成了老板的红人。这位老板的心很黑,订单一多做不过来,他就让工人以次充好,粗制滥造。
  我向他提出,做人做生意要讲信誉,他不听。我说,坑害客户的事我不干。他火了,你要是不干,当月的提成就不给。我也火了,不给拉倒,不干净的钱我不要。离开××厂后,我当过杂志社的发行部主任,当过广告公司的业务员,苦干3年,我居然挣了200多万!(说句实话,我也曾做过不诚实的事情。比如,拉广告时把发行2万的杂志说成是10万。现在想来挺惭愧。)
  没有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山沟里的穷小子不要说能挣到200万,做梦都梦不到。有了这笔钱,我的心开始躁动。我为什么不能尝尝当老板的滋味?全国各地考察了一圈,我初选了4个地方:深圳、大连、杭州、家乡省会。尽管家乡省会的条件最差,我最后还是钟情于它。我想,甜不甜,故乡水嘛。
  1995年5月1日,我下决心在省会开一家商场。选址、筹款、办理各种手续速度很快,10天内全部完成。5月10日,一座投资400万元、营业面积1000余平方米的商场宣告开业。开业典礼真是热闹非凡,市里区里的领导,还有方方面面的官员都来道贺,光酒席就摆了20桌。席间,领导不住地鼓励我这归来的游子要多为振兴本地经济做贡献。我心里热乎乎的,就着酒劲透出我的雄心壮志:经营好商场,下一步要办工厂,造福家乡,造福社会……
  谁想开业以后,经营效果很不理想。假货把我整惨了。假货造得很逼真,进价低,我自然竞争不过。我对部下说,经商要讲信誉,我的商场绝不能靠贩假挣钱。话*这样说,看到别人贩假挣了钱,我的心里很不平衡。还有比这更令人憋气的事。仅举几例。
  --早上,我让营业员挂出"年终减价酬宾"的横幅。9时许,几辆摩托车浩浩荡荡开到门口,说是市容大队的,挂横幅未经许可,要罚款5000元。我说,我是看隔壁挂我才挂的。来人气势汹汹地说,今天就是要查你。我陪着笑脸,点烟敬茶,眼睁睁看他们掖走5000元。
  --消防的来了。正待安排午饭,税务老×和小×赶到。两人进门就问:文老板,听说你们进了一批VCD,想借去看一下。我让营业员搬来两台,打发他们走了。
  --工商来了,见面就质问:为什么不参加企业法人代表培训班?我说:你们发的教材我买了,没时间去培训班。工商说,不参加也要交培训费,否则不给年检。年检逾期,罚款10000元。
  --质检来了,有省里的市里的,还有区里的。有的扯商标,有的查音响,翻箱倒柜一阵后,提出我要付质检费。他们说,这叫对消费者负责。交完质检费,宣布合格。
  --电视台×记者打来电话,说想要18000元广告费,电视台给播片子。他听出我的口气犹豫,暗示随时有可能"曝光"。我马上答应。
  ……
  我真是心力交瘁。这几年,我已形成了条件反射,一听电话响,一听有人找,心里马上就发毛。开商场的,自然希望顾客盈门,我却惧怕许多顾客,不希望他们来买东西,我有一个帐本,记录着这些顾客的购物情况。也仅举几例。
  --×局长的儿子要结婚,让直接管我的×所长拿来一张购买清单,计38860元。×所长说:"×局长的儿子嘛,收个出厂价吧。"不算广东到这里的运费,出厂价是25630元。我正待应允,×公子来电话:"我最多出18200元。"这笔买卖我净亏8650元。
  --××是×主任的司机,买走15800元的商品,只付9500元,净亏3010元。
  --××办×主任,为女儿结婚买走16800元的家具,口头说付6800元,实付2000元,净亏11000元。
  --消防队×副队长说家里想买一部电脑,扔下2000元就走,我追出去,他说过两天要来检查,我只得认帐。此次净亏6000多元。
  ……
  我只有忍气吞声。我始终相信,这些权力部门的大多数干部是好的。不过,几十个部门每个部门只要出一两个贪财的家伙,每年只到我的商场"买"一次东西,我就吃不消!
  当初投资400多万,不到两年,净亏160万。再这样下去,不用两年我就要破产了。破产了,我个人无所谓,原本就是个穷光蛋,可借朋友的200多万元我怎么还?
  我着急,快急死了!
  假货泛滥,生意萧条,再加上吃拿卡要,我陷入了困境,朋友给我出主意说,老百姓的钱不好赚,你应该去赚公家的钱。我思虑再三,最后,还是照着办了。
  那天下午,朋友来电话,说××局要添置20万元的办公用品,只等×副局长敲定哪家商场。我当即心领神会,问好处费多少。朋友说,×副局长不要钱。我正纳闷,朋友问起××夜总会,我赶忙点头。晚上,×副局长来到夜总会,径直走进去,曲里拐弯进了包间。我虽经商数年,还是第一次进夜总会呢,×副局长去哪我就跟到哪儿。一个小姐端着一瓶酒进来,两人你一杯我一杯喝起来。喝着喝着,小姐就坐到×副局长腿上去了。我在一旁窘得很,×副局长倒不在乎。一会儿,送茶的小姐来了,长得挺漂亮,×副局长一伸手,又揽在腿上。三人说笑调情,丑态百出,我只好把头扭过去。这位副局长比我父亲年纪还大,比我们年轻人还开放。他若是有三只手,一定会搂三个小姐的!玩到深夜,我出去付帐,3320元。如是三次,×副局长金口大开,就定你们商场了。
  20万的东西,毛利5万多,扣除风流费和给朋友的介绍费,我一下就赚了3万多!
  前不久,一笔大买卖来了。××托人找我,说是××局要新组建,需购买300多万的办公用品。××虽然官不大,却是个掌实权的人物。为了让合同到手,我处处满足他的欲望。游深圳,逛广州,纸醉金迷,夜夜笙歌。那个晚上,××酒足饭饱后狮子大开口,要我把40%的毛利悄悄塞给他,否则就不和我签合同。300万元的商品,毛利大约有40多万,他要走40%,再扣除我为他支付的各种开销10万多元以及各种税费,尚有近10万元利润,我咬牙答应了。谁知××又提出,为庆祝合作成功,他想乐一下。说白了,就是给他找个妓女。我说我哪认识妓女,××不高兴了,说我没诚意。我只得厚着脸皮求朋友,从××夜总会找来一个。××领着妓女走上楼去,一会儿又下来,说文老板你得上楼去为我望风,现在扫黄风声紧。我的头"嗡"的一下:"不行,我成什么人了!"××说:"我要是被抓了,生意做不成,你也要进去!"一想到已经为这笔生意--准确地说是交易付出10万元的代价,我立刻软了。我当时头脑中一片空白,好像有魔鬼附体一般,乖乖地跟他上了楼,看家似的站在楼道口,我真无法用语言形容那时的感受。
  回到家中,妻子看我脸色苍白,问我怎么回事,我支吾几句便一头栽在床上,累、乏、恶心、很想吐。生平第一次感到心灵的折磨是多么痛苦。我使劲揪自己的头发,不住骂自己:你怎么变得这样丑恶!为了区区10万肮脏的钱,你居然变成个拉皮条的,把祖宗的脸都丢尽了!你当班主任的时候,总是教育学生要追求真善美,抵制丑恶,你现在还有什么脸面见到他们?我心里在咆哮:无耻的××,算了,给你吃喝嫖赌的钱算我交了学费,10万利润我不要了,40%的毛利让它见鬼去吧!
  第二天一早,走进冷冷清清的商场,看着垂头丧气的部下,我对自己的责备、积蓄了一夜的良知和愤怒顿时变得苍白无力。我开始同情昨天在饭店里的我,一遍遍为自己辩护。现在社会就是这样子,有什么办法?要生存要发展,你就必须容忍丑恶,学会丑恶。你不给××40%,别人会给的;你不挣这10万肮脏钱,别人会挣的。到时候别人发起来了,你却破产了。你说你曾有过良知,有过正义,谁信你,谁同情你?
  这就是中国的生存哲学。
  这些日子,我内心总是平静不下来。我开始厌恶这种尔虞我诈、不讲良知的生活,也许,像我这样的人根本不适合经商。可是,眼下我欠了债,不经商怎么还?
  谁能帮助我摆脱心中的困惑:想生存发展,就要把自己变得丑恶一些吗?
  (编辑白勇)
其他文献
冷背景下常有热题材,然而大趋势中更有大商机。与大趋势同行,你会乘风破浪,事半功倍;在大趋势中"淘金",更能财源滚滚,风调雨顺。    一个全面提速的社会正在到来    老牛般的农业社会、汽车般的工业社会正在成为历史,火箭般的信息社会已经到来,光速般的知识社会正在到来。  产品更新换代加速--电脑最明显,从8086到奔腾三代,不过一二十年的时间。在世界著名家电企业、手机企业,几天出一种新款式已不稀奇
期刊
监管者实现八大转变    中国证监会及其监管职能的变化与去年的"5.19"行情直接有关,从那以后,中国证监会先是专门邀请了香港证监会的前任主席梁定邦担任顾问,此后又吸纳拥有华尔街从业经验的原中国证监会首席律师高西庆加盟中国证监会,希望逐步摆脱"政策市"的套路。  对于国内政策市的老套路,中国证监会前任副主席、现国家体改办副主任李剑阁曾有一番精彩的讲话,他在一次会议上直言:"证券监管部门总是希望股市
期刊
生意人走天涯,不外乎飞机、火车、轮船,外出公干、度假旅游,也离不开这习惯上的"三驾马车"。近年来,热门生意升温,做票务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票务,究竟有多少可观的利润可以吸引如此众多的淘金者呢?这是一个平常人难以看清的票务黑洞。    车票倒卖,清水变石油    在三种票务当中,火车票是唯一没有折扣的,因为它是老百姓出门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从经济学上来说,它是归于大众消费范围之内的。
期刊
明天是我答复老梅的日子,可是我还没有想好究竟借不借钱给他。  老梅是三天前向我借钱的。见到他的时候,他不仅显得苍老,更瘦了不少,脸色蜡黄,连笑容都是有气无力的。他期期艾艾很久才切入正题,可以想像他是鼓了很大的勇气才向我开口的。  坐在书房里,喝着碧螺春,老梅的脸在烟雾后面若隐若现。这些年我和老梅一直有来往,但仅限于私交,生意上的事情,我们都尽量避免互相牵扯,一直在竭力维持一种与金钱无关的友谊。当然
期刊
十一年的岁月过去了,我坐在豪华舒适的客厅中深陷的沙发里,看着正播放的电视剧《来来往往》,想着我那已逝去的十一年时光和变了味的婚姻,还有曾经千辛万苦争取得来的爱情和男人,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难道有了钱,我们就真的固守不住我们最初的真诚和情感了吗?    离婚,为了和那个在窗外坚守了三夜的男人结婚    我出生在一个世人所说的高干家庭,我的父亲是某大军区的一位副司令员。22岁那年,我医大毕业,来到这
期刊
买方大市场里,常常会出现卖方小气候。  比如跳舞毯。一块一米见方的毯子,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居然重新点燃了无数中国人的跳舞热情,成人、儿童共同"疯魔",小毯子撬动了一个大市场。  比如呼拉圈、电子宠物,比如千年虫布制玩偶……它们都和跳舞毯一道,曾经被人们归结为"横财产业"的领域。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按照推出跳舞毯的日本KONAMI公司的总结是:依靠一个崭新的创意,拓展一个崭新的市场空间,运用
期刊
·非常求职·    1993年夏,我从西北大学中文系大专班毕业了,开始了自己艰苦的求职打工之路。  不知碰了多少次壁,记不清受了多少挫折屈辱,西安之大,我竟仍然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有规模的大公司固然进不去,即便是那些一只皮夹两条腿的广告人、拉保险之类的工作我也做不长。由于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什么特别技能,我很快沦落成一个四处打零工、三餐不济的流浪汉。  1993年9月27日是我一生中最值得牢记的日子
期刊
萧亚东经过三年学习、拿到文秘专业大专文凭到了宏达实业公司。这是一家台资企业,是当地纸业老大,据说台湾老板每两个月来视察一次,那是全公司的人心都要提到嗓子眼儿的黑色日子。  替台湾老板掌管公司日常事务的是一位叫凌瑾书的女子,萧亚东就是给她当秘书。女上司、男秘书,这样的格局让萧亚东感到有些不自在,但公司开出的薪金实在诱人,试用期满后月薪1100元。生活是第一位的,发展是第二位的,在这一点上萧亚东很明智
期刊
某报登载了这样一个笑话,说假设我们要从三个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全世界,你会选择哪一位?候选人A的档案证明此人有两个情妇,有多年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笃信巫医与占卜;候选人B则曾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中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公升白兰地;候选人C曾是国家的战斗英雄,终身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有做过什么违法的事。  很显然我们会倾向于选择候选人C。  
期刊
好朋友同学同行    朱德龙与何小明是商学院营销系的同班同学,"老友兼死党",好得像糖粘豆。朱德龙聪明,何小明老实。  快乐的大学生活转眼就结束了,两个好朋友便结伴去四处求职。高不成,只好低就。向小公司发求职信,果然回音就来了,叫他们去面试。两人西装革履打扮了一番,搭出租车去到那家名叫都利的公司。秘书小姐说:二位请稍候,我们胡总要亲自面试。  何小明有点兴奋,悄悄说:胡总亲自面试,看来有戏!  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