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电子书包移动学习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phy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的教育行业中,传统的“黑板+粉笔”教学模式正越来越多地被信息化教学模式所取代,而在移动学习模式下的电子书包已经成为实现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加快电子书包项目的推进,促进教育信息化快速民展”,由此可见,电子书包的开发与应用将越来越被社会所关注,将越来越成为教育、科研人员研究的重点。该文以此为切入点,阐述了如何建立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
  关键词:电子书包 信息技术 移动学习 模式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5(c)-0180-02
  1 电子书包移动学习模式的概念
  1.1 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是一款基于信息技术的辅助教学产品,该产品主要应用于学校的应用化教学,其目的是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提高家庭和学校之间沟通交流的效率。电子书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教学产品。
  从电子书包所具备的教育教学功能架构的方面来说,电子书包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种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学习模式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能够随时地应用电子书包连接学习资源,能够满足每一个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1.2 移动学习模式
  移动学习模式是一种依托目前比较成熟的无线移动网络、国际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学生和教师通过使用移动设备来更为方便灵活地实现交互式教学活动。
  2 构建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
  构建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必须包括移动终端、教育内容、服务平台三个核心要素,其中教育内容与服务平台是现阶段需要重点研究与发展的关键,构建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应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终端技术,多媒体软件技术和移动终端硬件设备为基础建立电子书包的框架结构,将此框架结构应用到日常教学之中,构建电子书包移动学习模式。
  2.1 选用合适的电子书包产品,明确电子书包的终端形式
  对于教学而言,电子书包产品不仅是辅助教学的工具,更是基础的信息技术手段与方式。目前,主流的电子书包设备有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由企业研发的数字化终端设备。如何选用合适的电子书包终端产品,应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
  (1)移动性。从教学需求的角度来考虑,电子书包应能够适应移动学习模式,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能够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电子书包学习。
  (2)便捷性。电子书包区别于传统书包的最大的优势就是其便捷性。电子书包应体积较小,重量较轻,教材全部电子化,从而达到减轻学生、教师课业负担的目的。
  (3)教学成本。从信息化教学的普及性的角度来考虑,应用电子书包终端设备,应能够在教室中即可部署,而不必专门建立实训室,减少了日常维护的工作量,从而达到节约教学成本的目的。
  (4)易操作性。学生和教师并非专业的信息化设备的操作员,电子书包作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的教学工具,其操作应简单、明了,而无须经过复杂的培训才能掌握。
  2.2 应用成熟的信息技术,构建移动学习环境。
  建立电子书包移动学习环境的重要基础,就是建立移动学习环境。在目前主流的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构建一个良好的移动学习环境,应做到以下3个方面。
  (1)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构建网络环境,提供网络服务。
  根据电子书包的教学需求,选择网络供应商(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将无线网络连接点部署在班级内,同时,校园内应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无线网络应提供连续的24 h的网络服务,并且能够根据网络流量使用的不同时间段(如上课时间是流量使用的高峰期),合理地调整网络带宽,以保证教学质量。
  (2)应用云计算技术,结合云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数字化。
  移动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教学资源全部以网络的方式获取,教学终端本身只需部署轻量级的应用。面对海量的教学资源,将其全部存放在电子书包的终端设备之内是不可能的,如此便失去了移动学习的优势。因此,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应结合云教学平台,将教学资源数字化,存放在云平台之中,在智能手机终端内,只需安装教学软件即可。
  (3)部署适合的教学软件,能够支持并体现出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
  适合的教学软件是该课题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对于移动学习模式而言,一款合适的教学软件,必须能够支持并体现出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前→课中→课后)。同时,由于移动学习模式不同于一般的信息化教学模式,其移动特性决定了所使用的教学软件能够适应移动学习环境。
  如何选取适合的教学软件?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采用企业开发与学校委托相结合的方法:将教学软件委托给资质较好的企业进行研发,具体的教学要求由信息化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提出,双方充分沟通交流,形成最符合电子书包课程教学要求的移动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软件。
  2.3 构建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
  构建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需要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和校方领导的配合与支持,须完成以下教学活动。
  (1)教师应根据电子书包的特点,编写适合于在移动学习环境中进行教学的课程标准、教案、学案、教学案例。
  (2)教师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化手段,将信息技术应用于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
  (3)在实验班中进行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的实践性教学。经过日常上课,作业,实训,考核(阶段性考核、期中考试、期末考试),评价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将综合性的教学效果与普通班进行对比,对结果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建立模型,构建出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同时,总结出基于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的经验和方案策略。
  3 结语
  在当前的信息化教学过程中,移动学习模式正逐渐成为主流的教学模式,其诸多优势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电子书包的不断兴起为信息化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拓展了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备受师生的喜爱。
  移动学习模式不但适用于电子书包教学,更重要的是它拓展了学习的时间与空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好的交流和学习的平台。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更深入地应用电子书包产品,已引起每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电子书包的移动学习模式将更快、更好地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 祝智庭,郁晓华.电子书包系统及其功能建模[J].电化教育研究,2011(4):24-27.
  [2] 吴永和,祝智庭,何超.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技术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70-80.
  [3] 郁晓华,祝智庭.电子书包作为云端个人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7):69-75.
  [4] 吴永和,余云涛,祝智庭.电子课本国际标准提案[J].信息技术与标准化,2013(3):52-55.
  [5] 钱冬明,管珏琪,祝智庭.电子书包应用的区域推进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4):5-9.
其他文献
本文分析对比了5种用于非结构化网格的扩散项的离散格式的精度和运算量.结果表明,除简单投影法外,其它方法的精度相差不大,但计算量差别较大.在此基础上,改进了Kobayashi的法
摘 要:该文通过分析研究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开设地理信息系统课程的教学现状,从GIS课程在该专业的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性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课程教学改革及措施,应明确GIS课程在计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课程与计科专业课程的紧密联系,优化GIS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重点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针对热防护系统(TPS)分层的特点,本文用有限元方法对单一材料和多层材料的平板内的热响应和热应力进行了计算研究.计算结果表明,层状平板和单层平板内的热应力分布有着不同的
摘 要:多球训练法是一种新型训练方法,是我国兵乓球队根据自身训练方法融合世界先进训练模式,发展创造的一个产物,同时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我国通过对兵乓球技术的不断研究创造出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分别从多球训练法的研究内容及意义出发分别阐述了多球训练法在高校兵乓球训练中的特点及应用、多球训练法在高校兵乓球训练中的作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具有长远影响的建议。  关键词:兵乓球 多球训练法 高校 训练  中图
虚警仿真是雷达系统建模仿真和跟踪算法测试评估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舰载雷达接收机通常具有恒虚警(CFAR)检测功能,可以根据回波自适应地调整检测门限以达到恒定的虚警率。本文针对舰载雷达提出了一种通用的实时虚警仿真模型,在仿真模型中主要考虑了系统噪声和海杂波对雷达接收机的影响。最后以K分布海杂波为例,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虚警仿真模型的有效性。
文章扼要阐述了高校舞蹈教学中教学双方一般持有的观点、立场、态度和教学行为;对经常出现的教学矛盾进行了拆解和分析;并将社会对大学课堂教学的几个基本诉求进行了多角度的
本文选用不同的计算模型和网格数目在全流量域对NASA低速离心压气机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的对比检验了计算结果的精度,为具有无叶扩压器结构的低压离心压气机确定了
本文采用直接模拟蒙特卡罗方法对二维微通道内Poiseuille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不同网格密度下计算结果与'收敛'结果的比较,得到了计算网格特别是子网格系统对计
民族声乐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传统的一个缩影,在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基础上,我国的民族声乐得到了长足发展。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声乐主要形成了“声、情、美、韵”四
参照国产燃机DLN燃烧室的燃料-空气预混机构,模化设计了相应的试验装置,并在冷态条件下,测量了燃料-空气的预混预均匀性,发现无论在径向还是周向的燃料分空间布都极不均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