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来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ssicaGu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在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妊娠、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分娩情况。依据产妇是否自愿选择分娩镇痛将其分为对照组(152例)、观察组(336例)[对照组(27.55±4.39)岁,观察组(27.46±4.26)岁];再按照分娩镇痛的不同时机将观察组分为3个亚组,其中分娩镇痛1组(112例)在宫口<3 cm时实施镇痛,分娩镇痛2组(112例)在宫口开3~4 cm时实施镇痛,分娩镇痛3组(112例)在宫口>4 cm时实施镇痛。对比不同小组实施分娩镇痛疼痛情况,各个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

结果

观察组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23±0.94)分比(6.55±1.95)分,(3.44±0.85)分比(8.62±0.65)分,(3.62±0.75)分比(8.55±0.7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长于对照组,第二产程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分娩镇痛1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最长,而其他产程各个分娩镇痛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分娩中转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15.18%(51/336)比23.03%(35/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分娩镇痛组间中转剖宫产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照组1 min时、5 min时新生儿Apgar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实施分娩镇痛有助于缓解产妇分娩中的疼痛感,由于在宫口<3 cm前实施分娩镇痛会导致第一产程延长,而在宫口>4 cm实施镇痛又减少了有效镇痛时间,因此应选择宫口开3~4 cm时实施镇痛。同时本次研究还显示分娩镇痛有助于降低分娩中转剖宫产率,同时对新生儿结局不会产生负面影响,值得推广与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容积-黏度吞咽测试(volume viscos-ity screening test,V-VST)结合间歇性管饲中的护理效果及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特色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住院
目的分析尼可地尔与硝酸甘油对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冠脉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临床诊断为缺血性心脏病患者11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尼可地尔组与硝酸甘油组,各56例。尼可地尔组男17例,女39例,年龄(53.4±5.7)岁;硝酸甘油组男19例,女37例,年龄(52.8±5.4)岁。两组分别采用硝酸甘油和尼可地尔进行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每个月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动脉粥样非钙化斑块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6月于本院心内科就诊并经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检查发现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157例(男74例,女83例,平均年龄72.12岁),根据CT检查分为钙化斑块组(75例)和非钙化斑块组(82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从伦理主体关系、伦理存在形式和伦理价值判断标准3个维度,分析并廓清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概念与内涵,探讨现阶段的表现形式和生成路径。研究认为,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是指因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应用带来的不确定性后果而产生的人与机器、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负效应问题,当前主要包括人类决策自主受控、侵犯隐私、偏见和歧视加剧、安全责任划归困难与失当、破坏公平、生态失衡六大类风险。人工智能伦理风险源于技术-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复杂交互,主要包括技术内生型伦理风险和技术应用型伦理风险两大生成路径。
以“十三五”时期实施的306个国家级规划为样本,通过数据挖掘、统计分析与文献分析,采用TF—IDF系数和相关系数测度、向量空间模型、关联图谱等方法,对规划体系的架构与秩序进行量化可视化分析.研究表明,“十三五”时期国家规划体系整体框架已初步构建,国家发展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定位相对明确,但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仍不够充分,专项规划与区域规划的定位、结构与衔接机制还有待完善.建议“十四五”时期统筹差异化编制国家级专项规划与国家级空间规划目录清单,搭建规划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形成规划合力.
目的探讨醒脑静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临床效果及对颅内血流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本院就诊的80例AI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62.39±4.15)岁;观察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62.43±4.17)岁。对照组予以阿替普酶治疗,观察组加用醒脑静治疗。比较两组颅内血流速度、神经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
目的探究Sofia远端通路导管在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取栓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行介入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单纯抽吸组15例与联合治疗组5例。单纯抽吸组男9例,女6例,年龄(67.3±12.8)岁;联合治疗组男3例,女2例,年龄(68.5±14.2)岁。单纯抽吸组在穿刺后仅给予单纯抽吸血栓治疗,联合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反复抽吸
目的探讨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鼻窦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鼻窦炎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38.4±1.2)岁;研究组男26例,女17例,年龄(38.3±1.3)岁。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研究组给予枸地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变态反应变化情况以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各界代表7万余人以盛大仪式欢庆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共中央总书记、
期刊
目的探讨李氏砭法结合中医护理干预治疗肩周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9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肩周炎患者6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44.58±9.53)岁;对照组男13例,女17例,年龄(47.13±10.16)岁。观察组运用李氏砭法结合中医护理干预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