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位牵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 :中医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rningD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牵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仰卧位组(n=83)和俯卧位组(n=83)。仰卧位组采取仰卧位牵引配合针灸治疗,俯卧位组采取俯卧位牵引配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score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swestry dability index,ODI)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变化。结果:仰卧位组有效率为83. 13%,俯卧位组有效率为93. 9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仰卧位组VAS评分为(3. 36±0. 91)分,俯卧位组VAS评分为(2. 13±0. 8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仰卧位组JOA和ODI评分分别为(15. 45±3. 73)分、(48. 29±18. 23)分,俯卧位组JOA和ODI评分分别为(20. 18±4. 34)分、(41. 47±18. 1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仰卧位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0. 33±0. 11) mg·L-1和(1. 45±0. 34) mg·L-1,俯卧位组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分别为(0. 24±0. 08) mg·L-1和(1. 17±0. 28) mg·L-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俯卧位牵引配合针灸可有效减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感,改善其功能性障碍,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较仰卧位牵引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