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历史课堂“动”起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dayn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如何打造生动的历史课堂,创造学生课堂上能动的机会,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文章对此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历史课堂 生动 高效
  
  初中学生正处在活泼好动的年龄,他们好奇心强,有激情。要想改变学生被动听课学习的局面,只有营造合适的氛围,使学生完全进入角色,成为舞台主角。新课程倡导把课堂还给学生,因此在课堂这个舞台上,教师应做导演。那么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呢?
  一、随时引入生活的活水
  历史课堂教学如果离开社会实际生活,脱离学生实际情况,学生上课就会毫无兴趣,只做表面应付,缺乏情感上的认同,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著名教育家朱永新教授说:“生活的味道越浓,教育的意义就越大,坚持下来就会产生奇迹。”只有教师懂得利用生活资源,才会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在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三全凌汤圆,味美香甜甜!听到这句熟悉的广告语,我们脑海中总会浮现出香甜可口、新鲜美味的速冻汤圆。三全食品是全国最大的速冻食品生产企业,是中国速冻食品行业的开创者和领导者。三全公司的董事长陈泽民说:没有解放思想就没有我的今天,也不会有今天的三全食品,我把企业命名为‘三全’,就是为了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同学们,陈泽民为什么要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是一次什么样的会议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由大家熟悉的三全凌汤圆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学生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兴趣油然而生。带着亲切与好奇,他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课本,进入探索之旅。
  二、开展历史高效阅读竞赛
  2010年4月开始,我主持了《提高农村中学生阅读效率》科研课题的研究试验。平时快速阅读训练主要依靠语文教师在自习课上进行,训练材料主要文体类型是记叙文和说明文。但是,文史不分家,历史教材兼有记叙文和说明文的文体特点,对于其中难度不大的课文,如文化、科技、社会生活等篇目当然可以进行快速阅读的竞赛。春夏之际的午饭后,一、二堂课学生很容易瞌睡。于是,我就把快速阅读的方法引入历史课堂。在介绍阅读的方法和竞赛规则后,争分夺秒的快速阅读竞赛就开始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在静默速读的过程中充满竞争与挑战的气氛。每个同学都在全神贯注地默读,记录阅读时间,飞快地独自完成测试题,计算自己的阅读效率。当公布学生个人阅读速度和阅读效率的时候,有的自豪,有的惋惜,期待着下一次的速读竞赛。在高效阅读的课堂,没有了松垮和无所事事,充满了竞争和进步。通过不断学习高效阅读的方法,不断训练对比,学生们的阅读效率不断提高,课堂上原来安排用来记忆的时间减短了,练题和开阔视野的时间增加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信心愈来愈足。
  三、请学生当教学设计师
  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动起来,就要想方设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在教学实践中,我请学生当教学的设计师。
  在学习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工业化的起步》时,一上课我就提出请同学们自己为本课设计一段导语,目的在于使学生由预习本课迁移到以前所学或以后要学习的内容,明白历史知识的前后联系。半分钟的准备时间后,同学们纷纷举手,跃跃欲试。第一位同学由上节课土地改革完成的历史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第二位同学联系上册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特点,结合导读中毛主席的谈话引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性,引出本课。第三位学生独辟蹊径,联系大家生活中所用的丰富的工业产品,提出问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是如何起步又取得哪些成绩呢?不同的角度,相同的目的,精彩的导语设计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课堂气氛马上变得活跃起来。
  四、创设历史情境,穿越时空
  在教学实践中,重视创设历史情境以激起学生情绪的起伏是激活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深入学习的好方法。近几年来,《寻秦记》、《宫》等穿越电视剧热播,深受中学生的喜爱。因此在历史教学中不妨也让学生穿越时空,深入到历史情境中。
  如学习《伟大的历史转折》时,观看会议视频片段,研读会议内容之后,我请学生想象自己是当时参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一名代表,挑选一名同学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采用记者报道和与会代表答记者问的形式来巩固会议的内容,加深对会议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激情高涨,马上进入角色,在问答之中完成了本课的主要学习任务。同样的内容让学生单纯记忆,记得快忘得也快,而换种身份去提问和回答,学生仿佛身临其境,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会议内容的记忆和意义的理解也加深了。
  五、吟诗入史,轻松学习
  初中学生诗歌的积累已达到一定的数量,在历史教学中引入诗歌,学生会倍感亲切与兴奋。例如在学习“张骞出使西域”时,西域的地理范围是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方,我随口吟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和“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学生马上有了兴趣,高声随我吟咏,记住了这两个地理名词,在地图上找到了这两个地方,明白了西域的地理位置。而在学习《收复新疆》时,我又把“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和导语中的“新栽杨柳三千棵,引得春风度玉关”写到黑板上,引出本课的内容:左宗棠收复新疆。在学习《三国鼎立》一课时,我把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和“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写出来,请同学们思考赤壁之战中东风是否为孙刘联军胜利的根本原因。在历史课堂中引入诗歌等文学作品,大大激发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亲切感和历史学习兴趣,使学生觉得历史学习充满诗情画意。
  六、在辩论中明辨是非
  辩论是合作学习的典型形式之一,学生之间不同见解的争辩是培养、发展创造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在学习《内战烽火》重庆谈判一目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重庆谈判就是蒋介石摆的鸿门宴,毛泽东该不该去重庆谈判呢?学生们分为两组进行了激烈的辩论,通过辩论,学生们加深了对蒋介石假和平阴谋的认识,也在辩论中明白了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不仅显示了共产党人的弥天大勇,而且证明了共产党是真心要和平的,不给蒋介石以发动内战的借口,争取了民心。完成辩论后,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准确到位。
  打造生“动”的历史课堂,创造学生课堂上能动的机会,学生才会成为历史学习的主人,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去,体验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历史教师才能发挥在历史课堂教书育人的作用,实现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多多探索,为学生搭建更广阔的舞台,让“鱼”跃得更高,让“鸟”飞得更远。
其他文献
树立健康第一的体育教育、教学思想是体育的最终教育目标所在,让学生在一定的规则下自由发挥、自由活动,教师则是学生的管理者,甚至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师生互动,以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学生身心投入充分,而不是学生活动的主宰。在体育课上,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就可以达到体育课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体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根据学校现有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大胆创新,把体育课的主
摘 要: 学生对体育运动有了兴趣,才会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才会养成坚持体育锻炼的习惯,也才会将体育活动作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体育教学中,要做到教与乐的充分结合,使运动兴趣真正发挥作用,推进体育新课程实施的进程,就要不断优化体育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潜能,获得综合效益。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在当前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做到教与乐的合理结合,是非
摘 要: ASP.NET是计算机软件专业比较重要的课程,涉及html语言、脚本语言、数据库技术、后台编程语言(如C#)等,对学生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的要求都很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在本课程中至关重要。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设计合理的教学案例,采用多种手段组织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及完成任务,可在轻松的氛围中较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关键词: 计算机软件专业 混合教学模式 “ASP.N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既学好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信息技术课内容更新换代很快,要求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对来说,思想品德教材比较枯燥,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既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难以开启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究其原因,重要的一点是课堂教学缺乏情感因素,脱离学生实际。我深刻地体会到,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特别是通过教学双方直接坦诚、愉悦、轻松的思想和情感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习,促进学生身
摘 要: 世界经济进入全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必将对社会各方面产生深刻影响。中职学校有必要对学生加强营销教育,增强中职生分析市场情况和运用营销战略的能力。  关键词: 中职生 营销教育 重要性 加强管理    营销学主要研究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活动及其管理过程的规律,以及营销原理在企业经营实践中应用的问题。它在指导资本主义各国企业走向成
摘 要: 交往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本文对交往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阐述,从而为初中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体系提供借鉴。  关键词: 交往教学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 价值 运用    一、交往教学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  1.交往教学的含义  “交往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建构为基本目的,以建立师生
摘 要: 当前中小学教育改革的方向应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法制教育的转轨。教育是为了培养新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客观需要。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法制基础知识教育,使法制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心中。历史学科教材中对法律的介绍比较多,如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法制教育 德育教育  
摘 要: 教学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师生进行心灵情感、思想、知识的交流,从而达到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和探求知识的欲望的目的。在教学情境创设中,学生可以利用教学情境中的各种信息捕捉知识,达到学习目标。  关键词: 情景教学 历史课 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它需要既素质全面发展又拥有一技之长的复合型人才。正是这种需求,教育上正在兴起一场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