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睑刷上皮病变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眼科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li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睑刷位于睑缘内缘处,与皮肤黏膜交界处及Marx线相邻,且与眼球表面相接触,其主要功能是涂布泪液使之形成泪膜及维护眼表细胞的完整性。眼睑刷上皮层发生的病变被命名为眼睑刷上皮病变(lid wiper epitheliopathy, LWE),其发生与角膜接触镜的配戴以及干眼有关。发病机制主要是眼睑刷与眼球表面,或角膜接触镜表面之间的摩擦力增加,导致上皮层细胞发生病变。有关该病变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对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检查和治疗手段,以及与其他疾病之间的关系均有待进一步研究。(国际眼科纵览,2016, 40: 335-341)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丹参素冰片酯(TBE)对同型半胱氨酸(Hcy)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密度梯度离心法结合贴壁培养法体外分离和培养BMSC。将BMSC分为对照组(未干预)、TBE-1组(加入含10 μmol/L TBE-1溶液100 μl)、TBE-2组(加入含10 μmol/L TBE-2溶液100 μl)、Hcy组(加入含0.5 mmol/L Hcy溶液100 μl)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心外膜脂肪体积(EFV)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方法入选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住院治疗的CKD患者120例,根据肾脏疾病患者生存质量指导(K/DOQI)中关于CKD定义标准进行分期,将入选患者分为4组,即CKD3、4、5和5D期组。另将30名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设为对照组。对入选者进行心脏多层螺旋CT扫描,通过AW4.
角膜缘干细胞体外扩增后用于组织工程角膜移植,可成功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角膜缘干细胞缺乏症,由于角膜缘干细胞在体外培养过程中数量少且容易分化,寻找一种理想的饲养层与其共培养以达到扩增角膜缘干细胞的目的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就目前各饲养层的制备、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国际眼科纵览,2016, 40: 348-35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