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重点,也是一个难点。高中英语教学存在两方面学生不足:教师缺乏理论指导、轻视语篇分析、忽略背景知识介绍、忽视生词教学;学生阅读习惯不好、阅读速度偏慢、有效阅读量不够、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提出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有效教学策略:介入教学理论指导,引导阅读的策略;注重语篇模式,培养语篇分析的意识;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引导文学鉴赏,提升阅读理解的层次
关键词: 高中英语;新课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听、说、读、写是是英语学习的四项重要技能,其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早年的《全日制中学英语大纲》就明确指出, 高中阶段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2]( 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一、《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量和能力的要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体现在对阅读量的更高要求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更高要求。
1、《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
《课标》要求高中学生(1)掌握3300个英语单词,较高的要求学生掌握4500~5000个词汇;(2)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词汇量要求的加大导致对阅读量的要求提高,直接导致对课外阅读量要求加大:按要求高中毕业时学生阅读量应达到33万词(其中高一和高二的词汇量要求在19万和25万词汇以上),有人测算过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平均每天阅读5篇英语文章。
2、《课标》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高中英语《课标》中阅读能力要求为(1)“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2)“能通过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3)“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4)“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
对该要求可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作进一步阐释: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在课堂内外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较强的获取信息和获得语言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求高中生通过阅读教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和学生能力和认知水平相近的文学作品,能从电子或网络文本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阅读信息的加工处理,掌握相关的阅读策略。进而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存在于教师教的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种种不足造成学生对阅读课文不感兴趣、阅读习惯不好、阅读速度偏慢、有效阅读量不够,因而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教师教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缺乏理论指导。多数教师缺乏阅读理论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如何阅读(2)轻视语篇分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语篇分析,而注重语法、词汇分析,习惯在语法和词汇层面做详细的分析、解释和造句, 而缺乏篇章的段落划分、篇章的主题及主题与段落之间的结构分析,有时甚至不作分析。(3)忽视背景知识介绍。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英语阅读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学生要真正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 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充分理解。(4)忽略生词教学。由于新教材阅读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知识点多、生词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生词教学,把阅读课上成翻译课,忽略了阅读课的真正目的和重点。
三、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1、介入教学理论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为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记忆文章内容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或采取的具体行为。认知阅读策略包括:expeditious reading strategies(高效阅读策略) 和careful reading strategies(详细读策略) 。高效阅读策略含三个亚策略,即skimming(略读)、scanning(查读)和skipping(跳读)。查读是指对全文的快速浏览,从而找出细节问题的答案。略读意思是查找文章的主要信息,如文章主题或段落大意,阅读时要求省去次要部分的语言信息。跳读则要求利用连接词或者标记词快速获取阅读信息,找出读者所需有用信息即可,所以往往不需要逐词逐句来阅读文本。详读策略包括understanding a text,lexis and syntax (即对文本、词汇和句法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就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并对课文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理解词汇则指理解词汇不太清晰的含义,对词汇未知意义的猜测等。理解句法就是在语境中理解并解释清楚各类语法现象。
2、注重语篇模式,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
阅读教学要强调语篇结构和语义的完整性。语篇模式是语篇的总体结构,即构成语篇的各语段的组合方式。语篇模式是读者在和作者交流过程中要遵守的语言组织结构,在理解和建构语篇时对语言学习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把语篇分析引入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超越对句子层面的理解,而从语篇的层面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要信息,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宏观驾驭能力,有助于让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行文的思路。英语语篇的模式多种多样,但常见的语篇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概括—具体型、主张—反主张型、问—答型和问题—解决型四种。在阅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语篇模式的感知能力,让读者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语法知识、语义知识和语篇模式对阅读材料进行大胆预测,并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进行修正并最终得到证实,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并借助语篇模式的作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语篇的能力。
3、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多种思维能力提高,而且要注重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要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不仅要体现阅读的多样性而且要关注层次性。例如,阅读前,根据标题或文章中的图片猜测文章内容;阅读过程中,要进行如填表、问答等阅读信息的转换;阅读后,可对相应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讨论,或根据课文信息的短文填空、同步配音、复述内容、改写文章及撰写摘要,也可在课后开展对荐阅读并撰写读评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把几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使课堂生动有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和思维能力。
4、引导文学鉴赏,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层次
引导学生鉴赏优美的词句,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和语义美,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英语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段落、词句,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等)值得广大英语教师们去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内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鉴,学生可以在特定的背景和语言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篇章,准确体验语言传递的丰富信息和意义,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相应的语言来达到交际目的,加深阅读理解的深度,提升阅读理解的层次。
四、结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学习,在阅读教学中介入教学理论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整体教学观,注重语篇教学;运用阅读策略指导学生,设计多样化阅读的阅读形式,引导学生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增加学生阅读量,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拓宽英语知识面和间接生活经验,增强其理解、分析、推理和鉴赏的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温月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09,(3):11—13
[3]宋顺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2010,(4):54—58
[4]刘丽平.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91—95
关键词: 高中英语;新课标;阅读教学;教学策略
听、说、读、写是是英语学习的四项重要技能,其中阅读是语言学习的主要输入方式之一。早年的《全日制中学英语大纲》就明确指出, 高中阶段要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1]。新课程标准——《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2]( 以下简称《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基于新课标的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效率的教学策略。
一、《课标》对高中英语阅读量和能力的要求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要求体现在对阅读量的更高要求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更高要求。
1、《课标》对阅读量的要求
《课标》要求高中学生(1)掌握3300个英语单词,较高的要求学生掌握4500~5000个词汇;(2)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
词汇量要求的加大导致对阅读量的要求提高,直接导致对课外阅读量要求加大:按要求高中毕业时学生阅读量应达到33万词(其中高一和高二的词汇量要求在19万和25万词汇以上),有人测算过这实际上就是要求学生平均每天阅读5篇英语文章。
2、《课标》对阅读能力的要求
高中英语《课标》中阅读能力要求为(1)“能根据阅读目的使用不同阅读策略”;(2)“能通过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3)“能通过文章中的线索进行推理”;(4)“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 。
对该要求可以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作进一步阐释:一方面,要求教师应对学生的阅读技能在课堂内外进行系统的训练和指导,教会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策略、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中较强的获取信息和获得语言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另一方面,要求高中生通过阅读教学,能识别不同文体的特征,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能在教师的引导下欣赏和学生能力和认知水平相近的文学作品,能从电子或网络文本中快速获取有效信息,并进行阅读信息的加工处理,掌握相关的阅读策略。进而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问题存在于教师教的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上的种种不足造成学生对阅读课文不感兴趣、阅读习惯不好、阅读速度偏慢、有效阅读量不够,因而阅读理解能力较差。
教师教的问题主要体现在:(1)缺乏理论指导。多数教师缺乏阅读理论知识,在阅读教学中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如何阅读(2)轻视语篇分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缺乏语篇分析,而注重语法、词汇分析,习惯在语法和词汇层面做详细的分析、解释和造句, 而缺乏篇章的段落划分、篇章的主题及主题与段落之间的结构分析,有时甚至不作分析。(3)忽视背景知识介绍。教师在阅读教学时常常忽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英语阅读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学生要真正理解所读材料的内容,不仅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还要了解一些英语国家的风俗、文化、宗教等, 这样才能在阅读中充分理解。(4)忽略生词教学。由于新教材阅读课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信息量大、知识点多、生词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忽略生词教学,把阅读课上成翻译课,忽略了阅读课的真正目的和重点。
三、高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策略
1、介入教学理论指导,引导学生阅读的策略
阅读策略是指阅读者为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帮助记忆文章内容而进行的思维活动或采取的具体行为。认知阅读策略包括:expeditious reading strategies(高效阅读策略) 和careful reading strategies(详细读策略) 。高效阅读策略含三个亚策略,即skimming(略读)、scanning(查读)和skipping(跳读)。查读是指对全文的快速浏览,从而找出细节问题的答案。略读意思是查找文章的主要信息,如文章主题或段落大意,阅读时要求省去次要部分的语言信息。跳读则要求利用连接词或者标记词快速获取阅读信息,找出读者所需有用信息即可,所以往往不需要逐词逐句来阅读文本。详读策略包括understanding a text,lexis and syntax (即对文本、词汇和句法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就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并对课文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理解词汇则指理解词汇不太清晰的含义,对词汇未知意义的猜测等。理解句法就是在语境中理解并解释清楚各类语法现象。
2、注重语篇模式,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
阅读教学要强调语篇结构和语义的完整性。语篇模式是语篇的总体结构,即构成语篇的各语段的组合方式。语篇模式是读者在和作者交流过程中要遵守的语言组织结构,在理解和建构语篇时对语言学习者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把语篇分析引入英语阅读课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超越对句子层面的理解,而从语篇的层面更好地理解文本的主要信息,培养学生对语篇的宏观驾驭能力,有助于让学生充分把握文章的脉络和作者行文的思路。英语语篇的模式多种多样,但常见的语篇模式主要有以下四种:概括—具体型、主张—反主张型、问—答型和问题—解决型四种。在阅读课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语篇模式的感知能力,让读者充分调动大脑中已有的语法知识、语义知识和语篇模式对阅读材料进行大胆预测,并在以后的阅读过程中进行修正并最终得到证实,全面培养学生的语篇分析意识,并借助语篇模式的作用培养学生整体感知和理解语篇的能力。
3、设计多样化阅读活动,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进一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多种思维能力提高,而且要注重学习策略、情感态度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培养,因此在英语阅读课教学中要设计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阅读活动不仅要体现阅读的多样性而且要关注层次性。例如,阅读前,根据标题或文章中的图片猜测文章内容;阅读过程中,要进行如填表、问答等阅读信息的转换;阅读后,可对相应内容进行判断、推理和讨论,或根据课文信息的短文填空、同步配音、复述内容、改写文章及撰写摘要,也可在课后开展对荐阅读并撰写读评等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把几种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使课堂生动有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多种阅读和思维能力。
4、引导文学鉴赏,提升学生阅读理解的层次
引导学生鉴赏优美的词句,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美和语义美,可以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审美能力,还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英语课本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段落、词句,使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比如比喻包括明喻和暗喻等)值得广大英语教师们去引导学生欣赏这些优美的内容,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品鉴,学生可以在特定的背景和语言环境中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篇章,准确体验语言传递的丰富信息和意义,让学生学会在不同的语境中运用相应的语言来达到交际目的,加深阅读理解的深度,提升阅读理解的层次。
四、结语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教学理论学习,在阅读教学中介入教学理论指导;在阅读教学中应树立整体教学观,注重语篇教学;运用阅读策略指导学生,设计多样化阅读的阅读形式,引导学生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行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增加学生阅读量,形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拓宽英语知识面和间接生活经验,增强其理解、分析、推理和鉴赏的能力以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温月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09,(3):11—13
[3]宋顺生.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基础英语教育,2010,(4):54—58
[4]刘丽平.高中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阅读教学策略探微[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6):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