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LC法测定大豆苷元自乳化释药系统中大豆苷元的含量

来源 :广东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51775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豆苷元自乳化释药系统中大豆苷元质量分数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体积分数)H3PO4(体积比60∶40);检测波长为260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 L/min。结果大豆苷元在4.02~20.10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2.68%,RSD值为1.37%。结论本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复性良好,可以用于测定大豆苷元自乳化释药系统中大豆苷元的质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两种艾灸血清对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滑膜成纤维细胞体外增殖及滑膜成纤维细胞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表达的影响,探究艾灸血清
根据国家粮食局制、修订国家标准计划中的“项目编制指导思想及原则”:制、修订国家标准要有利于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的调整、推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与国际惯例接轨
粮情测控技术是科学保粮的关键技术之一,同时,“粮情测控系统”是四项储粮新技术的基础,是“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环流熏蒸”储粮技术运行状态的观察者和运行结果的真实
目的建立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为有效控制该药材的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猴头菌丝固体培养物中的甘氨酸、苏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组氨酸
储粮可以上溯到余粮的产生,多认为新石器时代农业出现后才有粮食储存,笔者以为旧石器时代已经出现,此时主要通过狞猎、采集获取食物,季节性很强。原始人通过长时间的摸索,不难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