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普鲁卡因复合吗啡术后镇痛的适宜浓度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p9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目的探讨氯普鲁卡因术后硬膜外镇痛的适宜浓度.方法应用舒贝康一次性镇痛泵,模式为负荷剂量+持续维持量+病人自控镇痛(PCA)量.选择ASAⅠ~Ⅱ级腹部和下肢手术12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30例.四组均于术毕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2 mg+0.9%氯化钠5 ml,接着Ⅰ、Ⅱ、Ⅲ组分别用1.2%、0.9%、0.6%氯普鲁卡因注射液持续输注,Ⅳ组用0.9%氯化钠注射液输注.结果6 h内四组均有很好的镇痛效果,但6 h后Ⅰ、Ⅱ、Ⅲ组明显优于Ⅳ组(P<0.05).下肢活动Ⅰ、Ⅱ组和Ⅲ、Ⅳ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无明显呼吸抑制和低血压发生,24 h停留置导尿管Ⅰ组3例尿潴留,其余各组均能自行排尿.结论0.6%氯普鲁卡因并用2 mg吗啡术后硬膜外镇痛能产生较好镇痛效果,下肢活动影响轻微。

其他文献
食管作为连接口腔和胃的管道,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学功能,包括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在内的食管相关疾病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食管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探索食管微生物的变化与食管相关疾病的关联性成为病因研究的新突破口。正常食管有革兰氏阳性菌的富集,病变食管菌群多样性降低,革兰氏阴性厌氧菌占主导地位。尽管有关食管微生物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但仍然缺乏准确且无创获取食管菌群样本的标准采
随着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的广泛应用,部分乳腺癌患者避免了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及其带来的并发症。在乳腺癌的治疗中,新辅助化疗占有重要地位。临床诊断腋窝淋巴结阳性的乳腺癌患者,经过新辅助化疗后,有些能够达到临床阴性(cN0)。对于这部分患者,实施SLNB的可能性和安全性还存在较多争议。但从相关研究进展来看,随着越来越多相关新技术的应用,SLNB将有望成为新辅助化疗后cN0期乳腺癌患者主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的适应证、禁忌证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68例脑基底节区出血患者应用CT定位并通过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术后继用尿激酶溶解中洗血肿处.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68例生活能力分级(ADL):ADL1 10例,ADL2 29例,ADL3 16例,ADL4 6例,ADL5 2例,死亡5例.结论血肿量在30~60 ml的轻、中型高血压、脑基底节区出血于发病后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