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ijkstra算法的动态进路规划方法

来源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解决调车作业计划自动转化为联锁进路问题,介绍一种动态进路规划方法.把站场抽象为一个无向联通图,使用Dijkstra算法,求解出计划中的起点轨道到终点轨道的一条顺序包含无岔区段和道岔的最短路径.使用模糊匹配算法,对联锁表基本进路中的设备与最短路径中的设备,按照顺序以及设备实时状态进行匹配,获取到正确的进路组合,实现动态进路规划.
其他文献
地震作用下基础设施工程的损毁将造成所在区域功能瘫痪,对其功能恢复能力进行准确评估可为救援和重建工作提供重要参考.震后区域建筑功能恢复不仅与建筑物倒塌有关,还依赖于交通系统的阻滞程度,以往针对建筑功能恢复能力评估多集中于量化建筑自身构件的震毁状态和维修费用,尚未考虑交通系统功能修复的影响.该文提出一种可考虑交通阻滞的区域建筑震后功能恢复能力评估方法.通过定义功能损失比,提出建筑震后残余功能计算方法;基于交通链路功能重要度指标,建立同时考虑建筑物破坏和地震次生灾害双因素影响的交通阻滞分析模型.结合交通阻塞度和
为实现玻璃梁延性化破坏的目标,借鉴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思路,通过在玻璃梁底部受拉区配置不锈钢的方式制成加筋增强玻璃梁.玻璃开裂后通过不锈钢传递拉力,以形成开裂后承载机制.文章对加筋增强玻璃梁的受弯性能展开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试件受弯的受力行为,识别不同破坏形态;通过对试验现象、荷载位移曲线、荷载应变曲线和裂缝发展过程的分析,研究构件在开裂前和开裂后的受力机理;通过定义6个力学性能指标,定量描述加筋增强玻璃梁受弯的力学性能;通过对不同玻璃种类、配筋率、截面高度的加筋增强玻璃梁试件力学性能指标进行对比,识别对
榫卯连接木框架是传统木结构中的基本承力构件,研究表明其在竖向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具有摇摆和剪切两种抗侧机制.文章综合考虑木框架摇摆与剪切变形,根据变形协调和弯矩平衡条件,推导竖向荷载和水平荷载共同作用下,柱脚叉接榫卯连接木框架抗侧荷载-位移关系的曲线模型,提出木框架抗侧弹性极限荷载点、峰值荷载点及其切线刚度和下降段刚度的计算方法.基于叉接柱脚木框架抗侧试验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模型计算结果误差小于15.5%.理论研究成果对于传统木结构抗震性能分析和设计具有参考价值.
针对马尔代夫胡鲁马累岛礁灰岩吹填珊瑚砂场地7000套16栋25层高层社会保障性住房项目,基于珊瑚砂(钙质砂)及礁灰岩的工程特性,首次提出采用素混凝土桩复合地基处理方案,探究并改进长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成桩工艺,其工程实践成效为单桩静荷载试验与单桩复合地基静荷载试验以及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所验证.根据建筑物沉降监测结果,对比分析《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12)和《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标准》(JGJ/T 72-2017)中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并进行有限元分析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后者计算结果较符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是现代土木工程中最重要的结构类型之一,界面粘结状态是组合结构维持性能的关键.在组合结构承载时,应用广泛的柔性抗剪连接件在传递剪力过程中易变形,从而导致钢梁和混凝土翼板的接触界面发生滑移,降低组合梁的刚度,影响其安全稳定服役性能.因此,需要从力学建模角度了解组合梁结构的界面作用机理,讨论滑移效应的发生机理,并有针对性地优化设计组合梁结构,避免或延缓界面滑移的产生.鉴于此,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模型探讨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的界面作用机理和力学行为特征.该分析以弹性理论为基础,引入界面粘结滑移
长期服役的地铁盾构隧道内表面混凝土会产生碳化现象,从而改变纵缝接头的受力性能.针对地铁盾构隧道服役期混凝土碳化典型工况,考虑接缝面细部构造、正常及碳化混凝土不同非线性受力特性、接缝面接触特性以及螺栓预紧等因素,构建可以表征接缝面混凝土压碎、螺栓屈服以及接头极限状态的纵缝接头抗弯力学模型,并结合纵缝接头抗弯足尺试验对碳化后地铁盾构隧道纵缝接头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工程设计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全积分形式进行纵缝接头混凝土本构关系运算,适用研究混凝土碳化的影响;负弯矩作用下,内表面边缘混凝土接触之前
日本四国岛东南部的Asa Coastal铁路公司从2021年12月25日开始使用双模式公路-铁路车辆运营,其改装的双模式客车终于获得了载客许可.rn这条长10 k m、轨距1067 m m的单轨线路连接了德岛县的淡江-开南和邻近的高知县的观浦市,是横贯该岛东南部尚未完工的小江铁路支线的残余线路.这条铁路于1992年作为独立铁路被剥离出来,随后由传统的柴油火车运营,连接日本四国铁路的茂木电气化铁路线.在德岛县的一项倡议下,这条很少使用的线路已经被改造为公路-铁路公交车运营,这些公交车可以离开铁路,为线路两端
期刊
为研究海底场地放大特征,选取日本相模湾地区6个海底强震台站和附近23个陆地台站,共188次地震的8199条地震动记录;采用广义反演法研究了海域与陆域数据反演震源位移谱的一致性;借助非参数广义反演法不受传统衰减函数形式限制的优势,分析了衰减函数的特征,反演了日本相模湾地区海域品质因子;最后分离并研究了海底台站的场地放大效应.相模湾地区海域与陆域地下介质存在明显不同,在震源、传播路径和场地条件三种效应解耦过程中,海域与陆域采用相同的衰减函数,会影响海底场地放大效应的估计精度.该文在海底场地放大的研究中区分考虑
微波加热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一种新型绿色养护技术,但目前微波吸收效率低下与沥青混凝土导热能力差是阻碍其推广应用的关键.基于阻抗匹配理论,考虑到掺加单一微波增强剂的局限性,提出一种改进的二元电磁复合型微波增强剂;将SiC和Fe3O4二元复合作为微波增强剂,采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微波增强剂样品的电磁参数进行测量.考虑到实验室缺少测量沥青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有效方法,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微波加热沥青混凝土的温升速率和热量分布进行数值模拟,同时对其路用性能进行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SiC和
为提升传统被动黏滞阻尼器(VD)对斜拉索的减振效果,提出一种融合旋转式电涡流阻尼技术与滚珠丝杠两节点惯质单元的电涡流惯质阻尼器(ECIMD)斜拉索减振新方法.首先研制阻尼系数和惯性质量均可调的ECIMD样机,基于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辨识ECIMD力学模型参数;然后开展ECIMD对模型拉索减振试验,获得ECIMD阻尼系数和惯性质量对拉索前3阶附加模态阻尼比的影响规律;接着采用有限差分法建立考虑拉索垂度、抗弯刚度及边界条件影响的斜拉索-ECIMD系统分析模型,对比分析斜拉索附加模态阻尼比的数值预测与相应试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