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实践中的问题探析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loves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在“评价建议”部分多次提到形成性评价,提出:“应加强形成性评价,注意收集积累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与发展的资料。”倡导语文教师在评价实践中运用形成性评价。作为一种学习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教师运用形成性评价,就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而实施评价。但必须承认,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不少语文教师还不是很清楚,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影响了形成性评价功能的发挥。
  一、形成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评价目的不明确
  在实施形成性评价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的评价目的不够明确,往往给学生的学习造成新的困惑,不知道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不知道如何才能达成学习目标,更不知如何提高学习能力。如有位教师在执教周国平的《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时,当学生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后,就立即大声评价道:“很好!”然后,将学生的正确回答向全体学生复述一遍;当有学生回答不上来时,他就挥手示意,直接让他坐下去,再叫另一个学生回答。
  这位教师预设了两个教学目标:第一,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归纳总结,能够准确提炼本文的中心论点;第二,学习作者正确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这位教师实施了评价,但目的都不太明确,是想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判,还是想让学生再往前走一走?如果是前者,那么很显然,教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混淆了。如果是后者,那么,这样的评价无法激起学生再“跳一跳”的愿望。这影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也使得学习效果打了“折扣”。
  运用形成性评价的目的是什么?一些教师还不太明白,目光还紧盯着标准答案,评价的时候,不能引导学生“知其所以然”,也不能带着学生“跑”起来,让学生在“跑”的过程中获得感悟与体验,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此外,一些教师光顾着进行评价,没有注意学习目标,甚至偏离学习目标。对形成性评价的功能不太了解,不清楚运用形成性评价到底为谁服务,是出现形成性评价目的不明确的主要根源。
  2.评价内容片面化
  所谓评价内容片面化,主要是指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部分教师的评价以正向评价为主,甚至存在滥用正向评价的现象。虽然新课程提倡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但也并不意味着滥用肯定性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的激励功能;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大多数评价很少涉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运用而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标准比较笼统,不太好把握,操作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实施形成性评价时,教师应尽可能让角度多一些,考虑周全一些,层次丰富一些,促进学生反思、改变自己的学习行为。如在执教《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教师对学生丰富的想象总是这样评价:“很有想象力”“不错,好”“很有意思”教师的评价内容侧重于正向的激励性评价。其实,在这节课上,学生想象的角度是趋同的,即皇帝会如何对待两个骗子。对学生的想象,教师的评价也是一味肯定,没有引导学生换个角度进行大胆想象,包括皇帝将会如何对待自己出丑的情况,小孩的命运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等。教师的肯定性评价,调动了学生发言的积极性,但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在这种肯定性评价的引导下,学生的思维都朝着这个方向奔去,想象的结果也就差不多了。教师在评价时,要肯定激励,但也要启发指导。过度以正向为主的片面化评价,将限制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制约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发展。又如一位教师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学生诵读结束后,教师评价道:“刚才朗读时,同学们注意到了停顿和一些字的重音。”于是,教师带着学生找出要停顿的地方,要重读的字。学生再次齐读课文后,教师再次评价道:“同学们注意了停顿和重音,读出了情感。”
  在以上案例中,教师的评价内容侧重于学生的朗读技巧。当教学进入“品读,读出情感”的环节时,朗读技巧已然不是教师的评价重点。从学习过程来看,有没有读出情感应是教师评价的主要内容,但是,教师并没有对这点进行评价,仍纠结于朗读技巧。从实际学习效果来看,学生确实只重视了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而忽视了对情感的品味,使得朗读的味道也逊色很多。这种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片面化评价,不利于语文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实现。
  3.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从学习评价的现状来看,挑毛病,找问题,评价时的“一言堂”等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通常以教师的评价为主,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很少,或者根本没有。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时,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意识,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某学生朗读《天净沙·秋思》一次,教师就评价一次,学生一连读了四次,直读到教师满意为止。其他学生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此案例中,没有其他学生的评价,只有教师的评价。学生朗读课文,以被评价者的身份参与学习活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评价。其他学生只负责倾听,不承担评价者的角色,没有评价的任务。所有的评价全由教师实施,虽然提高了个别学生的朗读水平,但也暴露了这种评价方式的弊端。
  由此可见,如果学生只是机械地学习,教师怎么评价,学生就怎么学,直到教师满意为止,这将会弱化学生自我评价的意识,也会淡化互相评价的氛围,影响学习活动的整体效果,更遑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了。
  二、形成性评价实施中的两点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在运用形成性评价的实践中要注意两点。
  1.提高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性
  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很多,形成性评价的有效性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诸如评价目的不明确、评价内容片面、评价缺乏原则、滥用激励性评价等,这些低效的或者无效的学习评价,会扰乱学生正常的学习规律,无益于学习效果的提高。相反,一些精当的学习评价,则能较好地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在运用形成性评价时,教师一要注意适时,即把握好评价的时机,不要随意评价,想到就评价,没想到就不评价;二要注意适度,即把握好评价的尺度,不要过分夸大事实,一味地表扬肯定,避免乱评价、滥评价的现象;三要注意适宜,即把握好评价的语气,不要自始至终一种语气,给人枯燥乏味的感受,让人产生排斥的心理,以提高形成性评价的实际效果。   如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时,所实施的评价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师:今天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鲁迅的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先请一位同学把课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板书时把“雷峰塔”的“峰”误写成“锋”)
  师:这位同学字写得很好,不过有一个小小的错误,(许多同学举手)啊,看来大家都发现了。好,你来说。
  生1:他把“峰”的“山”旁写成了“钅”旁。
  师:想想看,这个错误怎么造成的?
  生2:受了雷锋同志名字的影响。
  生3:太粗心,没有仔细观察。
  师:他们两人讲得都对,但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没有讲出来。大家再想想。
  生4:他没有弄清楚这座塔为什么叫雷峰塔。
  师:那就请你告诉他,行吗?
  生4:注解里有说明的,这座塔建造在叫“雷峰”的山上,所以叫雷峰塔。它跟雷锋同志没有关系的。那是山名,所以“峰”字是“山”字旁。
  师:你读书很细心,还用上了形声字的知识。他(指写错的学生)大概没有好好看这条注解。有一位同学还提出了一个“傻”问题:雷锋同志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榜样,鲁迅干吗要希望纪念雷锋同志的塔倒掉?(笑)我想,如果他好好看了注解,就不会这么犯傻了。(笑)其实这位同学文章也没有看懂。你们说,鲁迅希望雷峰塔倒掉跟一个什么故事有关系?
  ……
  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学习评价交织进行,推动着学习活动不断向前行进。每一次学习活动结束后,钱老师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学习方法等及时进行评价,而且每一次的评价都基于学习的实际情况。钱老师所实施的评价既有肯定性评价,也指出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钱老师评价的语气平和,如一位长者与孩子在聊天似的,给人亲切和蔼的感觉。钱老师的笑不是嘲笑,而是包容,营造了宽松、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钱老师的评价产生了积极的效果。首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形成性评价的激励和引领下,学生主动修正自己的学习行为,也积极主动地向老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其次,传授了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钱老师将语文知识和学习方法巧妙地寓于评价之中,既是对这名学生的学习行为的肯定,也是在向其他学生传授知识。钱老师中肯的评价推动着学习活动向纵深发展。
  2.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
  学生在学习评价过程中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是学习评价的独立者和有着一定认知潜能的实践者,具有学习评价的主动权,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课标”也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如在《卜算子·咏梅》(见昝娟娟《改进课堂评价 促进学生发展》一文)的教学片段中,执教者就很注重鼓励学生参与学习评价活动,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生1读词)
  师: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生1:(脸红)我觉得还不够有感情,声音有点小。
  师:想听听同学们对你的评价吗?
  生1:想。
  生2:他读得很流利,就是有点快,我觉得读词和读古诗一样,都应该慢一些。
  生3:我觉得读最后一句时应该带着微笑去读,才能读出梅花的谦逊和美丽。
  生4:我觉得他读得已经算是有感情了,只是还不够充沛,声音再大些,语气再强烈些就好了。
  师:听了同学们的建议,你能再试一下吗?
  生1:能。(重新读了一遍,既响亮又富有感情,全班都鼓掌表示祝贺)
  这则案例中,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直接进行评价,而是引导学生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朗读者在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并听取了其他三名同学的评价后,第二次的朗读有了明显的提高。从学生的评价内容来看,学生的评价还是比较中肯的,全面的,没有“一面倒”的倾向,评价涉及了朗读的要求,流利、有感情,也涉及了古诗词朗读的节奏,包括语气语调。
  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活动中来,一方面,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对于学生而言,评价就是一种学习,一种思考。学生能够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行为进行评价,就是一种主动学习、主动思考、主动建构的过程。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提高对形成性评价的认识,正确把握形成性评价的特点、功能,恰当运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学生学习行为发生积极的改变。
  (无锡市旺庄中学)
其他文献
与许多家长聊天,都谈到了一些他们认为不可思议的事儿,那就是孩子们有时说的做的让他们感到离奇,孩子究竟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今天我们不防一起来探讨一下孩子的“病”吧。
孩子对规则的抗争就像成人一样,是在试探规则是否有用。  6岁的格格在幼儿园里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兴奋之际大声尖叫,这是园里不允许的。  园里的规则是,在院子里可以大喊大叫,但是在教室里不可以大喊大叫。  于是,老师走到格格身边,对她说:  “格格,你在大喊大叫。来,我带你到院子里去大喊大叫。”  格格看到老师走过来,下意识地想躲起来。  这时,老师走到她身边,拉她坐在自己边上。再问:“你想大喊大叫吗
在我的周围,经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孩子守在电视机前看动画片,一看就是大半天,饭也顾不上吃,觉也顾不上睡。作业等到睡觉前临时抱佛脚,或者等上学前才匆忙应付。尽管大人在一旁
国庆期间,邻居抱怨:现在学校的花头真多,学校要开秋季运动会,孙子的班级老师想出来要全班穿上漂亮的班服,力压群雄,这不就又要家长出血啦!我告诉他,早两个月,教育部、工商总
2012年是“中国通信产业十大关键词”评选的第十年。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长期名列“十大”之中的关键词,以及微博、微信新近进入的关键词,勾画出了产业发展的路径和前景
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学习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旨在探寻数学有效阅读的策略。 Mathem
Movement1我们一上高三,任课老师就几乎被换了个遍,除了班主任老陈和英语老师外,其他都换成了多年备战高考的“功勋教师”。这吓人的架势,让仍未从暑假的懒散中回过神来的我
面对高考,就是要对人生的一次重大抉择,谁都想得到进一步的深造,以便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干得出色,干出一番事业来。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考上大学的,尽管现在我们国家
数形结合是初中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种教学思想,在初中数学新课标中,一共有“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需要数与形两个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已经成为当下小学生的教育现状,而体育教育作为一门增强学生体质,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课程,在小学教育阶段至关重要,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