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混凝土标准养护强度与同条件养护强度的区别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ior9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混凝土试件按其养护方法可分为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两种,因此混凝土强度也分为标准养护强度和同条件养护强度。前者称为标准强度,后者称为施工强度,两者在取样、养护、强度评定方法及强度评定目的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应注意其差异,以免混淆。
  
   一、取样数量不同
  尺寸相同的标养试件和同条件养护试件都是在混凝土浇筑地点随机抽样制作。按我国现行规范规定,标养试件每次至少留一组,而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留置组数则可实际需要而定,也就是说每次试件的留置组数可以相同也可不同,原则是标养试件不能少于一组,而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组数不定,数量由实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留置。冬期施工时混凝土试件的留置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增设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分别用于检验受冻前混凝土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d的混凝土强度。
   二、养护方法不同
  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差别很大。标准养护的试件成型后要覆盖表面以防水分蒸发,在20±3℃条件下静置1~2d,然后编号拆模,拆模后把试件立即移放标准养护室中分架放置,養护温度为20±3℃,相对湿度不小于90%,应避免直接淋水。如无标准养护室可用养护池代替,池水温为20±3℃,水的PH值不得小于7,养护时间自成型时间算起共28d。
  同条件养护试件成型后置于预制构件旁或现浇构件工程中,拆模时间可与实际结构拆模时间相同,养护条件要求与实际结构完全相同,养护时间按要求龄期而定,没有一定的时间要求。
  三、混凝土强度的评定目的不同
  标准养护强度是为了确定该批混凝土强度是否合格以便验收,进行混凝土强度合格性的检验评定,要经过一定的计算和比较,确定该批混凝土强度是否达到了应有的强度等级要求,符合要求则合格,反之为不合格,检验评定的结果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两种,没有“优良”一级,也不存在“再检”的可能性,属于“合格性检验评定”。
  施工强度,即同条件养护强度,只是用来判断下道工序何时开始,而无所谓“合格”与“不合格”的说法。我国规范规定预制构件拆模、出池、起吊、运输、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张拉以及施工期间临时负荷的强度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构件的出池、起吊、运输、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和张拉及构件的出厂和安装,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必须达到标准值的75%,施工强度就是用来判断上述条件的,当达不到规定强度时应继续养护至达到要求为止,这里不存在“不合格”的问题,只是为了判断施工工艺过程的可能性。上面所说“标准值的75%”,只是施工强度的判断界限,即当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或超过该值就可进行某项施工过程了。
  四、混凝土强度评定的方法不同
  标准强度是按验收批来评定其强度的,其方法有三种,即标准差已知和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以及非统计方法。
  我国规范规定,预拌混凝土、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和采用现场集中搅拌混凝土的施工单位,应按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这就表明,有条件的单位应优先采用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
  标养试件强度检验的标准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是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能保持一致,且同一种混凝土的强度变异性能保持稳定,并有可能在较长时间内通过质量管理能维持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即维持原材料、设备、工艺以及人员装备的稳定性,即使有变化,也能通过调整很快恢复正常,此时可以抽取连续三组试件条用标准差已知的统计方法来评定混凝土强度。
  当混凝土的生产条件在较长时间内不能保持一致,且混凝土强度变异性不能保持稳定时,或在前一个检验期内同一品种的混凝土没有足够的数据用以确定验收批混凝土强度标准差时,应由不少于10组的试件组成一个验收批。此时,生产连续性较差,难以维持基本相同的生产条件或生产周期较短,前一时期没有足够多的同类混凝土强度数据可以事先计算出标准差,但该批混凝土的取样数量已不少于10组,即已有足够数量的强度数据可供统计计算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在这种情况下评定混凝土强度则采用标准差未知的统计方法。
  对于零星生产预制构件的混凝土或现场搅拌批量不大的混凝土,试件数据少于10组,不具备采用统计方法进行评定的条件,则采用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这种非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目前在我国应用非常普遍,这是因为各地普遍地存在着小批量零星生产混凝土的生产方式,其试件数量有限,不具备应用统计方法的条件,另外就是用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强度尚不习惯,认为计算标准差比较繁琐,并且麻烦,对部分人来说有一定困难,不如非统计方法简单,所以这种方法被大批采用。
  应指出,非统计方法和检验效率较差,有可能将合格品误判为不合格品,也有可能将合格品漏判为合格品,这是因为这种方法的抽检方案,不反映被验收批的混凝土强度的离散程度,不管混凝土质量离散程度如何,都有一固定的界限来验收,这种方法评定的合格条件相对严峻,验收界限一般严于统计方法。
  施工强度基本按组与相应的工作班混凝土一一对应检验,根据相应的要求判断,其评定的最小单元是“组”,一组三个试件检验所得的三个立方体抗压强度值合并为一个值,即组的强度代表值,强度代表值按下列规则确定:1.取三个试件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组试件强度代表值。2.当三个试件中最大或最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超过中间值的15%时,取中间值代表组的混凝土试件强度。3. 当三个试件中最大或最小的强度值,与中间值相比均超过15%,该组试件作废。
  上述方法与标养试件强度评定时关于组的强度代表值的规定相同。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就实际工程中使用的泵送商品混凝土初期裂缝产生的各种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防治措施,能够有效的抑制裂缝的形成。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人们对建筑工程重要性认识的提高,商品混凝土在其技术上、经济上的优越性,尤其是稳定、优良、可靠的质量取得了建筑单位的青睐,到现在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来代替早先的现场搅拌混凝土已经越来越得到了普及,但由于它的不断发展,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以前不
摘要:城市绿地系统具有改善城市生态,为市民提供游憩和文教的场所,美化城市环境,提供避灾的场地,保护、延续、展示城市的文脉等功能。如何对城市绿地系统在现有基础上作进一步改造与更新,以期更加优化和完善,是目前国内许多城市新一轮绿地系统建设中面临的普遍而紧迫的课题。  关键词:城市绿地系统;建设现状;规划对策  1 概述  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具有社会、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房地产发展突飞猛进,但与此同时,房地产开发遇到了不少前所未有的问题。如何利用城市规划来协调房地产的发展成为研究的新热点。本文在分析房地产开发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基础上,提出了协调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促进两者科学发展的举措。  关键词: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科学发展举措  前言  当前,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促使城市面貌迅速发生了新的变化,正是这个产业把规划的一幅幅蓝图物化为一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