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Notch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γ-分泌酶抑制剂(DAPT)对毛囊干细胞(rHFSCs)诱导分化为血管内皮细胞(ECs)效率的影响。
方法运用改良的rHFSCs分离培养、纯化鉴定的方法得到种子细胞,并用透射电镜观察其内部结构。用10 μg/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作为诱导因子进行诱导,流式细胞仪检测分化效率。用不同浓度DAPT(0.5、1.0 μmol/L)进行抑制,将他们分为诱导组和抑制组。两组细胞均处理1周,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两组CD31、血管内皮钙黏蛋白(VE-cadherin) mRNA和蛋白表达,联合DiL标记的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Dil-ac-LDL)吞噬功能检测和体外成血管实验形成实验进行对比,综合评价DAPT在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对rHFSCs诱导分化为ECs的影响。
结果改良分离、培养、纯化的rHFSCs克隆能力好,活力强。流式细胞仪检测β1、α6整合素、细胞角蛋白15(CK15)、p63呈高表达,分别为98.9%、97.9%、68.1%和98.5%;低弱表达CD31、VE-cadherin,分别为13.6%和17.9%;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处于原始状态。诱导1周后,流式细胞仪检测高表达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和VE-cadherin,分别为61.5%和95.9%。抑制Notch信号通路后两组FQ-PCR结果显示,CD31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6)、VE-cadherin mRNA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Western blot法得到CD31、VE-cadheri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00),体外Dil-ac-LDL吞噬功能,成血管形成能力明显减弱。
结论DAPT通过阻断Notch信号通路,虽没有显著影响CD31、VE-cadherin mRNA水平,但能较好抑制CD31、VE-cadherin蛋白表达,体外吞噬和成血管的能力,从而减低rHFSCs诱导分化为ECs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