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教育新基建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

来源 :在线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新基建会进一步提升在线教育的水平和适用范围,希望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让在线教育成为传统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
  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出台了《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结构优化、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教育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意见》为下一步我国的教育新基建指明了方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在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滞后。2020年疫情背后,是在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严重滞后,保障在线教学的各种网络平台、云服务平台、直播录播在线教育平台,在高并发条件下分别出现了各种层面的技术和产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果。
  在线教育机构水平良莠不齐,服务质量差异化较大,也是当前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3.42亿,如此庞大的市场规模,使得在线教育行业充斥着大大小小的机构、平台和软件。有的在线教育机构没有经过教育App备案,连基本的资质也不具备;有的在线教育机构不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对高并发、黑客入侵等场景难以及时有效处理,造成直播教学中卡顿、延迟,甚至出现较为严重的内容安全问题。
  从我国教师的网络素养来看,也不能够完全适应教育新基建的要求。目前,一线老师对新技术学习和掌握水平仍然较低。教师队伍急需在线上教学中,从教学设计、教学方式、课程体系等各个方面,更好地掌握线上教学环境特点,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
  建议根据《意见》的要求,有关部门对教育新基建的重点建设项目做好顶层设计。
  一是要加快国家级教育云平台建设。要进一步规划好在“课堂与在线融合”的教学场景下,国家—省级—区域不同层级的云平台的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具备实力的科技企业,联合推进国家云平台的建设,创新服务平台的运营模式。
  二是要进一步规范在线教育服务市场。这次对于在线教育的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了全面整顿,破字当头,初见成效。下一步的重点是尽快出台全国在线教育规范,构建在线教育标准体系,对在线教育机构和平台进行分级、分类管理;设置准入和退出机制,对技术、安全不过关的机构、平台进行清理;建立全国在线教育协同管理平台,对在线教育机构进行全网管理、监测。
  三是要持續推进各类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意见》明确提出进一步推进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建设,在保障数据安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在工作协同、教学管理、校园安全等方面进一步加快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
  四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化水平和网络素养。教育新基建不能够忽视人力资源的投入,要加快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和网络素养的提升,变革现有的“国培”模式,引入部分优质的龙头企业,发挥好龙头企业和互联网企业的优势,联合开展教师信息化能力培训,促进教师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素养的提升。
  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的便利化、多样化、个性化等特点,对促进教育资源平等有着重要意义。教育新基建会进一步提升在线教育的水平和适用范围,希望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技术应用、健全配套机制,让在线教育成为传统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和推进教育公平的有力举措。用教育新基建助力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强国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卫星互联网作为空间信息传输网络,具备广域覆盖、可靠传输的特点,是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信息的全球可达及空间资源的高效利用对路由技术提出了要求,因此对卫星互联网路由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由于路由策略受系统架构的影响,首先对单层、多层卫星星座体系下的路由技术分别进行了综述;其次考虑路由策略也往往涉及优化问题,因此从时延、带宽、数据分组丢失率、稳健性及资源利用等方面分别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和介绍;最后对进一
要根本解决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问题,必须清理将教育、学校等级化的做法,做到均衡配置学校资源,同时破除“唯学历”“唯名校”用人导向。  针对我国教育“内卷”的现状,近日有学者建议“普及高中,推行十年制义务教育”。近年来,类似的言论也时有出现,但这类建议只是听上去很美,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为导致家长焦虑、教育“内卷”的根源,表面上看是中考时的“普职分流”,而实际上是教育与学校等级化,职业教育低人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