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工的命数

来源 :南风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mfl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为在各种突发事件频频“被主角”,“临时工”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生态中一个独特的符号。
  “转正?哼!想都不要想!”2014年4月24日,面对《南风窗》记者的采访,余习亚没有言说的欲望,他右手一摆,指着广东东莞常平派出所的门卫侯红彦告诉记者,“你找他(采访)也是一样,我下半年就不干了”。
  年近五旬的余习亚,来自湖南常德农村。前几年,他就嚷嚷“不干了”,但每年春节后,他依旧出现。像他这个年纪,找工作确实面临很多困难。
  和余习亚一样,侯红彦也是上世纪90年代来到常平公安部门任治安员,至今已干20年。这些年,东莞治安员的形象不被看好,很多打人等恶性事件中,都有这个群体的影子,这包括后来成为媒体关注焦点的“冀中星案”。
  去年4月,东莞市政府将分散在各镇、村(社区)的3万名治安员,统一整合到公安部门的层面来统筹管理—此前,部分镇村多是自己聘治安员。
  这场被媒体喻为“收编”的行动中,“治安员”—这个名声不大好的群体,其称呼被改为“辅警”。但“改称”也好,“收编”也罢,本质还是临时工。
  在机关单位用工制度中,正式工和临时工两种身份既相互依附,又泾渭分明。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即便朝同一方向前进,也没有交叉的可能。临时工的命数,从选择起就已注定。
  这不只是治安员的遭遇,城管系统的协管员、政府的编外人员等等,大都如此。

去与留的迷茫


  侯红彦是河南省上蔡县大路李乡肖里侯村人。18岁那年,他就去部队当兵了。23岁退役后,他来到东莞市公安局常平公安分局巡警队任治安员。如今,在职业生涯的去与留上,43岁的侯红彦和余习亚一样,时常迷茫与不安。
  侯本是个大大咧咧的兵哥,但长期处于公安系统食物链底层的他,养成了谨小慎微的性格。“虽然同一个大院上班,他们(民警)其实也看不起我们的,我们就是社会底层。”在常平派出所门卫室接受本刊采访时,侯红彦谨慎地说。和记者开聊不久,进出派出所民警的异样眼光,很快让侯如坐针毡。得知有记者来采访侯红彦后,派出所领导将电话打到办公室,叫侯去接,主要询问他:记者都问了什么,并吩咐他不要乱讲话。
  放下电话,重回记者身边时,侯的眼光变得游离不定。只在说到他家庭时,他才平常得像一位朴实而真诚的邻居大哥。侯有两个小孩,女儿今年14岁,儿子9岁,但都随老婆回老家了。
  早前,他们全家都在东莞工作和生活,在周末或没有执行任务的晚上,一家人可以好好团聚。但随着孩子长大,在这里进不了公办学校就读,民办学校收费又很高—两个小孩一年的开支要2万元。这对月收入只有2000元的侯红彦来说,难以承受,只好让他们回去读书。
  忆起20年前,23岁的侯红彦刚到治安队时,意气风发。但现在,他也承认,“年纪大了,没那么大的冲劲了,就图安稳些”。何况,再多的努力,对进入临时工管道的群体而言,命数已定,没有改变的可能。
  20年后,和他进巡警队的很多治安员,“干着干着,感觉没前途就都走了”。侯红彦没啥门路,也不知道干啥好,就留了下来。且当兵出身的他,骨子里对干治安的工作“还是喜欢的”。但成家、生娃后,工作的功能逐渐变成了谋生的主要手段,当初的兴趣、热情也锐减很多。那些曾一度让他无限欢喜的抓贼经历,也变得索然无味了。
  20年的治安员生涯中,有18年,侯红彦都在路面巡查,发现小偷时,抓抓小偷。有抢劫犯的,追追抢劫犯。但更多的时候,主要就是盘问、盘查那些生面孔、着装奇异,甚至纹身、染黄毛的小伙子。
  2012年前,在治安联防费还没有停收的时候,侯红彦的另一项工作就是,和他的同事一起帮政府收收治安费,每间店铺每年200元,公司每年1000元,工厂则按人头收,每人30元。这个费用原本就很滑稽,纳税人交了税,公安部门保平安,这是天经地义的事。但纳税人一旦到了东莞,又要叫人家交治安费。因此,这一地方特色的收费模式,广受诟病。其直接后果是,那些沿街收取治安费的治安员接受了人们的吐槽和唾骂,“我们这是交保护费给治安员啊”。不过,侯红彦说,收的钱都是上交给政府的,他们只是在帮政府收,“都有票据,并不是外界说的那样—治安员收了自己用”。
  抱怨也好,理解也罢,日子就这样不断地重复着无趣。“有趣”的事终于来了,但很危险。两年前的4月29日,在下班途中,侯红彦见到一个女的被一年轻小伙子持刀抢包,他迅速追赶。途中,那小伙子捡起地上的砖头,砸中了侯的脚部,并致其骨折。侯继续忍痛追赶,并成功擒住了抢劫犯。
  这事给侯红彦平静的职业生涯带来了荣耀:东莞认定他此举是见义勇为,各级领导接二连三地到医院慰问他,并送慰问金。但这次经历,加上此前多次被评为优秀治安员的荣誉,都改变不了他临时工的身份。只因追抢劫犯脚部受伤,他的工作被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常平派出所看大门。
  这只是枯燥乏味工作中的一点小波澜,就如同向平静的湖面投了石块,随着涟漪散去,日子再次恢复平静。侯红彦看同事老余(余习亚)整天嚷着辞职,不禁也黯然伤神。“从老余的身上,我看到了自己的未来。”侯红彦说,有时,他也琢磨要走,但没有勇气,何况出去未必就能找到更好的。在这里做治安员,即使处在权力的辐射层,但靠近权力,还是能享受到些“福利待遇”。比如,优质而廉价的单位食堂饭,比如单位提供的小宿舍。如果没有这些,每月他至少多花600元。
  此外,在工厂加班加点、累死累活,拿到的也不过是这个数。两者相权,迷茫中,侯红彦仍在继续坚守,也在不断坚守中,持续迷茫。

重重压力


  这不只是身处体制内食物链底层的东莞治安员群体的遭遇,全国范围内,只要临时工的身份没变,即使工种各异,在经济上,他们的处境大都比较艰难—身处省会城市的临时工亦如此。   来莞做治安员前,侯红彦在解放军驻武汉某部服役。目前,武汉这座城市的临时工收入比东莞还低。以城管系统的协管员为例,扣“五险一金”后,工资是1070元,加上每月加班收入,协管员每月的稳定收入只有1300元。考虑到待遇过低,不利于留人。去年起,这里的协管员每干满一年,每月收入加30元,但这点增幅无异于杯水车薪。因此,以钱留人这条路是走不下去了。毕竟,在武汉每月1300元的收入,生活窘境可想而知。
  2007年,陈二龙进入武汉城管系统做协管员时,一同招进来的有50人。到现在,只有6人留任。陈二龙目前是武汉市江岸区城管委的协管员,属直属一中队三片区。由于资历老,他成了该片区协管员的负责人。在三片区,陈二龙和其他协管员一道,每天沿着黄浦大街、二七路、发展大道、金桥大道、沿江大道下段和中山大道下段巡查,巡查路段约18公里,涉及铺面600多家。巡查内容包括:查看路面破损、井盖缺失、户外广告、流动占道、出店经营、垃圾焚烧、“三乱”(乱张贴、乱晾晒、乱牵线)、油烟、噪音等十多项。
  巡查时多是步行,因为查看井盖缺失等,开车没法发现。一旦发现井盖缺失,他们先打围,后再看涉及哪个部门,比如涉及电信部门的井盖,就通知电信部门处理,涉及水务部门的井盖,就通知水务部门处理……
  这都是些琐碎的工作,但在媒体和公众认知中,人们对城管的关注,主要是其和流动摊贩的矛盾与冲突。而且一旦发生冲突,城管因砸了社会底层的饭碗,首先在道德上被成千上万的网民唾骂—这是当下中国互联网的一大特色。这种特色,也被城市里专收黑钱的帮派所利用,这些人像有组织的医闹团体一样,每天向“走鬼”收取100元的保护费—事实上,他们并不能真正保护摊贩,城管一来,摊贩照样被驱赶或查扣。
  如果没发生点什么,巡查中,协管员就沿着负责的街道两侧走一圈,一圈走完,已是2~3个小时。这时是上午10点,很多贩卖水果的流动摊贩开始进入活跃期。因此,协管员必须每走一段路,就得别下一个人来“巩固成果”。否则,协管员前脚一走,流动摊贩后脚跟上就“占领”阵地了。午饭时间,协管员也无法离开,得由专人在饭堂打饭,之后开车沿途送饭过去。协管员就蹲在路边,边吃边盯着。
  他们的坚守,和无所不在的考核有关。比如某条路有3次考核不过关,所在城区的区长就得到全市城管委大会上做检讨,而区里的办公经费也因此被扣。主要领导的压力向下压,层层传递,协管员是最后的承接者,自然逃不出被考核的命运。
  协管员每月有200元的绩效考核,如果某条路第一次考核不达标的,这个月就无法拿到这200元。如果第二次考核不达标,还要在他们工资收入中倒扣200元。第三次考核不达标,则被开除。
  作为权力“辐射”的底层,协管员直接面临的硬性考核,至少有三重:武汉市城管委的考核、市里聘请第三方评估公司的考核、区长专线人员的考核。此外,还接受其他查岗人员的考核,也受和他们一同执法的城管执法者的考核。
  区城管委的领导也承担包楼、包街道等任务。尽管领导平时难以抽身参与巡查,但对自己挂点包干的地段,即便晚上出去散步或白天办事路过时,也格外盯梢,一发现问题就打电话给片区负责的城管执法员。
  “如果你负责的地段经常被领导念叨,压力就很大。”江岸区城管委执法人员任骞向《南风窗》记者坦承,城管的工作不像警方办案,案件一结就了事,城管工作的特点就是没有终点,每天都得反复,因为新、旧的摊贩,总在不断涌现,因此工作常常缺乏成就感。
  不过,即便身处高压力、低收入状态,包括协管员、治安员等出现在一线的临时工的工作,也很难赢得社会同情和尊重。

就是临时工干的


  一个无法争辩的事实是:网上时常曝出城管打人、治安员打人的新闻,严重的,打残、打死。逐渐地,人们对这些群体被打,就有了接连不断的“叫好声”。
  侯红彦的一位同行李斌告诉《南风窗》记者,2006年以后,东莞全面禁摩。禁摩对镇街领导的考核任务很重,单靠交警力量难以应对,公安部门也因此参与了查处非法营运等工作。这种情况下,治安员一旦发现非法营运的摩托车进入自己辖区,当场查扣。这时,一些灵醒的车主会偷偷塞几百块钱给治安员。“没有旁人时,治安员确实收钱就放走摩托车。”李斌说。
  另外,还有这样的事:有的治安员在巡逻中发现小偷,并一路追赶,终于将小偷逮住了,这时,小偷就会掏一些钱进行贿赂。不排除有的治安员“黑吃黑”。
  这是非正常的做法与收入,治安员的通常福利也就是:巡逻时,相熟的店主给他们喝一瓶饮料,或是让他们免费打打台球。
  在公安系统内,治安员抓小偷是有奖励的。治安员抓到小偷,每人奖励100~200元不等。不过,奖励的金额也不好拿,等待层层报批。当然,如果治安员负责的路段有被偷的,治安员也受罚,每偷一起扣50元。如果该路段是两名治安员负责,每人扣25元,但负责的民警却不需被扣。治安员有时也感觉自己就是在为民警打工。
  协管员收钱后让摊贩摆摊的诱惑,也无处不在。任骞告诉记者,有卖烤红薯的老头曾对他的同事说,如果让他在家乐福门口摆摊,每月给他的同事2000块钱。老头子还保证,“你领导一来,我立马就走。”协管员的收入都没2000块钱,如果没经受住考验,确实就收了钱。任骞说,但他的同事没收这钱。毕竟一收钱,你让这个人摆,其他人也跟着摆,你驱赶别人,不驱赶这个,一投诉,一查,就全完了。
  在城管打人、治安员打人等新闻背后,人们发现,共同点是:临时工干的。别人以为这是官方在推卸责任,目的是让临时工顶罪。现实可能真的就是临时工干的。以任骞负责的三片区为例,7条街道、18公里、600多家铺面,但只有他一个执法人员,一个人显然管不过来。因此,他负责的区域实际需要31个协管员帮忙。“很多活都是临时工帮干的,因为我还负责团委的工作。”任骞说。
  任骞所属的江岸区城管委直属一中队,也很缺执法人员,该中队包括领导在内,都得上路执法。因为整个中队就10名执法人员,其中领导3个(分别包括书记、队长和副队长),另外7名执法人员中,有2名专职做内勤。而内勤主要是搞党建、维稳、队伍规划建设以及最近的党的群众路线。因此,大量的工作多是由150多个协管员干的。所以,当任骞看到很多新闻说“临时工又打人了”,他一点不奇怪,因为,大部分活确实都是临时工帮干的,所以案犯的比例自然较高。其他部门的临时工大致也是如此。
  无论如何,临时工动手的成本比正式工低—大不了不干。
  (文中李斌为化名)
其他文献
前些时,中央电视台播出了驻美国记者在美国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追问发言人纽兰的新闻,这段视频在网上也很受追捧。记者就美国对钓鱼岛问题所持的立场连环追问,通过提问将美国政府“说一套,做一套”的本质展示了出来。纽兰后来无言以对,只能打断记者的提问,寻求下一个问题。  这位记者的表现是非常好的,问题提得逻辑清晰,言之有据,态度上不卑不亢。有很多人夸这位记者英文好,其实这倒没什么值得特别称道的地方,到英语国家
2010年是保障性住房“大跃进”的一年,而根据中央部署,2011年从建设规模到资金投入,还将翻倍。但保障性住房在数量、资金和建成之后的分配等方面还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    2010年是保障性住房“大跃进”的一年,580万套、792亿元财政资金的投入,无论是从建设数量目标上,还是从投资金额上,都是前所未有的一年。而根据中央部署,2011年从建设规模到资金投入,还将翻倍。  1998年住房市场化改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奥巴马6月1日在白宫会见东南亚国家青年领袖时表态称,中国对南海的一些主权主张可能是合法的。此前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美双方亦未如外界预测的那样激烈交锋。美防长卡特(以及参议员麦凯恩)在香会上的发言,被评论为“比较柔和与平衡”,除了继续在夏威夷说过的一套外,他也提到多国都在南海制造“新的事实”,主张推进中美两军关系。尽管菲律宾总统访日期间仍就南海争端喋喋不休,
7月22日—23日,2015(第十届)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也是今年广州举办的高端国际会议之一,它吸引了外国驻穗机构代表及国内外城市规划、交通运输、生态城市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1000多人前来参加。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执行主任霍安·克洛斯特意给大会发来视频致辞,对广州主办这次大会表示祝贺。在致辞中,霍安·克洛斯还回忆起了他在2011年7月来广州时,参观了荔枝湾城市
继4月29日海军司令员吴胜利与美国海军作战部长格林纳特进行视频通话,以及5月底海军上将孙建国与美防长卡特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寒暄后,6月上中旬中央军委副主席范长龙又在美国与阿什顿·卡特会谈,还参观多处美军基地及可能替代“华盛顿号”驻日的“里根号”航母。在美国明年大选的背景下,中美军界高层的会晤,将为之后一年多中美海军的活动画出“红线”。  实际上,美中两国已相继发布了指引未来10年海洋战略的纲领性文
肖玛被称为中国第一男高音。  在中国,肖玛是为数不多的高男高音歌唱家。他不仅熟悉西方的高男高音曲目,也以强烈的执念挖掘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中性艺术美,唐宋诗词、传统戏曲和贵州少数民族山歌这些中国元素也成为了他的艺术建筑一部分。  在歌剧舞台上,有这样一种唱腔的歌唱家:他既有男性高亢的力量美,也有女性嗓音的圆润柔美,他既有男生的活泼阳光,也有女性的妩媚。在300年前的罗马教廷里,教皇赞叹这种雌雄莫辨的声
如果美国跌下“财政悬崖”,选民更多会怪罪共和党。  2012年12月28日星期五,距离“财政悬崖”(即对所有美国人加税并大幅削减政府开支)还有4天,奥巴马总统召集国会两院领袖到白宫展开最后谈判。  共和党人刚刚输了总统大选,虽然保住了下院的多数,在参众两院也丢了好几个席位。这时的民调显示,如果美国跌下“财政悬崖”,选民更多会怪罪共和党。因此难怪众议院的共和党议长博纳看到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民主党人里
真相之外  到底撞没撞?  过去10天里,淮南师范学院学生袁晨和老太婆桂庆英的新闻,成为互联网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伴随着事件“相关证人”不断出现,情节不断逆袭,话题高烧不退。  在证据没有显山露水前,口水挺多是情绪的宣泄,但情绪不代表真相。  我们注意到,这些年,年轻人和老人“碰撞”的新闻很多,特别是发生在城市社会里。我们也注意到,这类新闻出现时,互联网上的情绪,几乎都是针对老人的指责。  以袁晨和
中日美韩新领导层陆续亮相,加上朝俄稍早前的领导人变更,使得东北亚的多对双边关系面临调整。一段时间以来,各种特使身份的穿梭外交,频频现诸报端。  然而,东北亚“外交花园”上空,历史问题仍阴魂不散。停战60年后,朝鲜半岛仍被三八线阻隔;战败68年后,日本还在为二战的遗留岛屿问题叫嚣;即便是高唱“大和解”的朴槿惠,也要处理父亲时代亲美反朝与日据时期韩人受辱之间的紧张关系。  多年来,东北亚从未像现在这样
“历史不会死亡,甚至永远不会结束”。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重温美国著名文学家威廉·福克纳的这句名言,意义尤为特别。中日之间的战争已经成为历史,但有关历史认识的“战争”仍未结束。美国学者加纳·费尔德曼去年4月在《外交政策》杂志上一篇题为《和解意味着你必须说对不起》的文章中写道:和解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它没有终点。  从这个意义上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8月14日发表的战后70周年讲话中,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