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诊治复杂型肠旋转不良七例

来源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c4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腹腔镜诊治复杂型肠旋转不良7例,探讨腹腔镜诊治复杂型肠旋转不良的初步经验及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1月应用腹腔镜诊治复杂型肠旋转不良患儿7例的资料。采用4孔法。其中2例松解ladd’s韧带后提示并环状胰腺,行腹腔镜ladd’s手术及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合并左侧急性阑尾炎穿孔1例,行腹腔镜ladd’s手术、阑尾切除术及腹腔冲洗及引流术;合并乳糜腹1例,行ladd’s手术及腹腔冲洗及引流术;合并左侧Amyand’s疝1例,行ladd’s手术及左侧腹股沟斜疝疝囊高位结扎术;Waugh’s综合征1例,行腹腔镜下肠套叠复位及ladd’s手术;合并十二指肠闭锁、空肠多发性闭锁1例,明确诊断后中转开放手术。

结果

本组7例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6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90~15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2~10 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未出现术中并发症。术后3~13 d(平均5.4 d)进流质饮食,8~16 d(平均11 d)出院。现术后随访2~20个月(平均7.8个月),1例合并乳糜腹患儿术后2个月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经保守治疗获愈。其余患儿疗效满意。

结论

复杂型肠旋转不良可以通过腹腔镜明确诊断并确定术式。腹腔镜治疗小儿肠旋转不良安全可靠,对患儿打击小,必要时及时中转开放手术。

其他文献
新生儿血糖检查开始于1910年,1937年Hart-mann和Jaudon首次提出低血糖是新生儿常见疾病,该病开始受到关注。低血糖带来的最大危害是造成神经系统损伤,1959年Cornblath和助手
目的通过比较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前钡灌肠检查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结果,探讨术前钡灌肠检查在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特别是确定肠管病变范围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横向研究,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入我院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的患儿,钡灌肠检查显示明显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的病例最终被纳入本次研究。在术中根据钡灌肠中移行段的前、后5 cm分别取全层肠壁,利用PGP9.5染色检测其中神经节细胞
目的探讨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病因,总结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治疗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6月12例儿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4岁3个月至15岁9个月,中位年龄12岁。结果4例为H.pylori感染所致,2例为应用免疫抑制剂如激素类药物引起,1例为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所致,1例为白血病化疗期间发生,1例为胃内毛团引起,1例为
目的探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2010年4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收治52例CHPS患儿,其中27例采取阿托品序贯疗法(序贯组)治疗,25例采取腹腔镜手术(手术组)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呕吐缓解率、并发症、住院天数和治疗费用。随访6个月,观察两组患儿体质量和幽门肌的改变。结果呕吐缓解率序贯组88.9%(24/27),手术组100%(25/25)。两组患儿均无严重并发症。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