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可雨先生捐赠吴冠中先生作品

来源 :流行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g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冠中先生是中国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杰出艺术家。2005年至2009年期间,他先后三次向上海美术馆捐赠了87件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品。这三次捐赠过程都是在吴冠中先生的长子吴可雨先生的协助下顺利完成。
  数年间,上海美术馆秉承吴冠中先生的捐赠意愿,不遗余力地保护、研究、推广他的艺术精髓。北京、浙江、深圳等地都留下了上海美术馆馆藏吴冠中作品的足迹。不仅如此,上海美术馆还积极策划吴冠中作品走出国门进行巡展。
  这次捐赠活动中,上海美术馆受赠23件作品,其中素描8件、油画4件、国画10件、水彩1件。作品如水彩《巴黎郊外乡村》,用色清新淡雅,是上海美术馆收藏的首件吴冠中水彩作品;油画《西藏女乡长》(1961年)是吴冠中先生存世不多的纸上半身人像;《豆蔻年华》(1991年)与《梳妆》(1990年),分别用油画和水墨两种绘画形式,诠释了吴冠中先生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人物创作语言;动物与人物素描的时间跨度为50年代至60年代,与上海美术馆现藏的吴先生70年代的风景类素描恰好相衔接;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的水墨设色作品各具特点,全面反映了吴冠中先生晚年水墨作品的艺术特征。这次捐赠使得上海美术馆收藏的吴冠中作品的脉络更加全面、细致和深入,奠定了上海美术馆作为国内外收藏吴冠中先生艺术作品最为系统、齐全的国有收藏研究机构。这是上海美术馆收藏历史上的又一次重要的受赠事件。
  上海美术馆搬迁在即,10月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的中华艺术宫已设计了吴冠中作品专题展厅。这次受赠的部分作品也将随着中华艺术宫的盛大开幕,在名家陈列馆中与广大观众见面。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被动运动和制动对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后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78例肩袖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36例,女42例;年龄35~78岁[(62.7±3.2)岁]。中度撕裂(1~3 cm)36例,小撕裂(<1 cm)31例,冈上肌关节面部分撕裂(PASTA)11例。患者均行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补术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在学校的教学中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对于教育模式的改革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在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主要是以老师讲课为主体,这样学生在听课的同时就会非常的被动,也不能带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可以不断的提高教学的水平和质量,同时也能将之前比较枯燥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的有趣。本文主要结合翻转课堂的教育模式和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