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境中的突破与坚守:革命战争年代《新华日报》的传播智慧

来源 :传媒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470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华日报》自创刊以来,国民党当局对其一直使用各种手段阻碍报刊的发行、报道,并胁迫读者,试图破坏共产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新华日报》在困境中一面采用正面宣传方式,一面改进报刊内容并加强与读者的沟通,守住了来之不易的公开办报阵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办报之路.文章从其办报背景出发,梳理中国共产党办报的“新华模式”及其所面临的困境和发展路径.
其他文献
新冠肺炎疫情不仅成为影响全球的公共卫生事件,对于迈入数字化时代的新闻传播业来说,至今仍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危机也增加了传播的不确定性.重大社会事件的报道一直是媒体实力展现与创新能力表现的最佳机会,在媒体融合被赋予特别社会使命与时代期望的语境中,新冠疫情报道也给我国媒体融合改革实践带来了巨大考验.历经台网联动、多元媒介产品形态融合以及传播机制与范式重构等实践后,我国主流媒体都希冀在这次危机传播中展现主流媒体的功效.毫无疑问,与常态性内容生产传播机制、资源整合力度、社会要求不同的新冠疫情报道,本身就是一个观察
期刊
作为一种传媒文化现象,电视主持风格必然会体现出一个时代社会文化的变迁,适应不同时代传播语境,服从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和受众审美需求,并发挥一定的社会功能.在媒介发展的历程中,电视节目及主持风格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异化,存在媚俗化、同质化和表象化等问题.本文将基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对电视节目主持风格的异化现象进行批判审视.
本文借用空间文本的视觉修辞研究方法,以北京天安门广场建党百年庆典直播作为视觉修辞的空间文本,探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庆典直播对国家认同的建构作用.研究发现,建党百年大会作为典型的庆典空间场所,通过象征符号展现了充满历史感、发展性的真实中国;通过规范性刻写,使得国家权威在空间组合关系中再现;媒体扩大了庆典的参与主体,庆典直播“语图互文”的修辞策略对国家形象生产、国家认同价值再生产以及国家观念再强化起到深刻作用.
本研究从媒体议程的中观视角切入,通过数据挖掘收集Twitter平台上美国媒体关于“华为事件”的报道数据,利用机器学习和计算机辅助内容来分析美国媒体议程网络.通过美国媒体议程网络中议题或属性的关系图式发现,美国媒体关于“华为事件”的报道呈现出新闻驯化特征,“华为事件”媒体议程网络的设置逻辑与美国政府的对华战略传播密切相关.
随着技术的发展,抖音平台的互动性与开放性日益凸显,其话语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以大众文化为核心的民间话语体系.而政务抖音作为政府部门的媒体账号,内容较为严肃,话语体系带有官方色彩.两种话语体系在风格、内容上存在许多差异,这成为目前制约政务抖音发挥影响力、服务力的主要因素.文章主要从话语层面出发,从表达内容、表达风格和传播空间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政务抖音在传播中出现的困境,促进政务新媒体在兼顾自身定位的同时,革新传播策略,主动适应抖音平台的话语环境.
2021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如何对百年党史进行有效报道并增强用户认同,关系到党媒的“四力”建设和舆论阵地建设.《新华日报》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张公开出版的全国性政治机关报,勇立潮头,紧抓建党百年这一历史时机,借助融合新闻展开多维度报道.在“精神”层面,弘扬伟大的建党精神;在“目标”层面,展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在“行动”层面,带领用户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艰苦奋斗的伟大壮举;在“传承”层面,号召青少年以党史为笔书写青春之志.《新华日报》对建党百年的报道从以上四个层面着重展开,凝聚起建党百年的
新兴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快速更新改变了诗歌的传播路径,重塑了传统意义上的诗歌传播格局与受众接受方式,使诗歌传播的新媒体场域得以形成并不断拓宽.文章从传播内容视角切入,采用文本分析法考察@为你读诗微博账号近5年发布的内容,在分析文本关键词、文本词频和文本主题的基础上,探究诗歌类微博账号的内容生产逻辑.研究发现,@为你读诗微博账号所发布的微博内容涉及以下五个主题:自然风物诗歌意象、社会生活诗歌意象及情感寄托、诗歌传播策划、粉丝吸引和维护、读诗嘉宾相关信息.基于词频统计与主题模型结果,研究认为诗歌类微博内容生产
本研究沿用“数字反哺”概念,以山西省中上达村为研究个案,在参与式观察的基础上,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从亲代和子代考察了中上达村老年人短视频使用过程中代际互动的情况,证实农村地区老年群体在短视频使用过程中存在接入反哺、技能反哺和观念反哺的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该村老年人短视频反哺的特点和作用,发现中上达村老年人短视频使用过程中的数字反哺具有主动反哺和诉求反哺共存、女性更容易接受反哺以及反哺存在不彻底性等特点.
文章从新闻报道的框架理论出发,以文本分析为主要方法,对《人民日报》在微博平台的东京奥运会报道进行考察,探究新媒体时代主流媒体对体育新闻报道的创新.研究认为,作为主流媒体的《人民日报》从宏观到微观,从主题到文字,皆在报道体育新闻时通过媒介话语凝聚社会共情,通过舆论引导树立新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念.
党的百年华诞,媒体盛大节日.建党百年庆典盛大庄严、气势恢宏,礼序乾坤、乐和天地,充分体现了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媒体报道用新方法讲好庆典故事.本文搜集了全国100份党报、晚报都市报建党百年大会报道的头版样本,从“用新方法讲好故事”的视角对各报版面和标题进行比较、分析,探究“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的逻辑:新媒体时代,报纸在重大活动报道中后发制胜关键在创新,创新呼唤突破“固化了的自我”;“用新方法讲好故事”,就是打造符合新阅读习惯的内容供给,让图片震撼发声,用更隽永的文字打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