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及争鸣

来源 :国际政治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格局是国际政治的一个重要议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围绕国际格局问题进行了颇为深入、系统的分析,并针对多极化、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格局、中国崛起背景下国际格局的发展方向进行了颇有深度的学术争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政府从未公开否定过多极化趋势的存在性,但对于多极化趋势的信心也体现出强弱变化,对国际格局变化的动向有着较为敏锐的感觉。中国政府对国际格局的主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者对国际格局的认识,同时,很多学者对国际格局进行了开放和独立的分析、讨论。中国学者在分析国际格局时,常常突出强调经济因素的重要作用,并有着很长的时间视野,这使他们在很多时候更为强调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而不是其当下的态势,由此也形成中国学者的一些认识特色。
其他文献
企业创新是我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企业创新过程中,道德资本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引导企业创新的合理方向,提供企业创新所需的精神生产力,为企业创新
目的:研究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效果,提高对该病防治水平。方法:选择本院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40例,给予抗
采用吴康理论(Vu-Khanh-plot)与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冲击强度测试数据相结合.研究聚氯乙烯(PVC),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MBS)三元共聚物的裂纹引发断裂能(Gi)与冲击强度的关系
目的评估前瞻性护理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及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浙江省东阳巿人民医院2009年2月~2012年2月9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CVST病人临床特征及影像学表现。结果:急性起病(<1周)38例,亚急性起病(1周至1个月)31例,慢
以聚醚三元醇、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以及己内酰胺为单体,在碱性催化剂条件下,通过单体浇铸工艺合成聚酰胺6-聚氨酯(PA6-PU)嵌段共聚物。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
论述了聚合物颗粒上静电荷的产生、累积、耗散机理及计算方法。分析了气相流化床内静电分布及模型。阐述了流化床流体力学行为与静电的关系、静电检测和静电控制的方法,提出了
通过文献收集、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提炼出了影响顾客对服务承诺信任度的16个因素;通过探索性因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将16个因素归纳为4类;通过相关性和回归分析发现,4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