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设计中可持续雨水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分析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c851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水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影响以及制约着城市发展的进程。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于原本的水循环造成严重的破坏,导致雨水污染、水资源短缺等不同问题,影响生态环境。本文围绕着可持续雨水管理系统以及雨水管理设计原则进行分析,并对风景园林设计中可持续雨水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深入探析,以期达成保护环境的目标,也有效缓解城市雨水问题。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雨水管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6.178
  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拓展,以快速实现雨水排放为目标的传统性市政基础设施已经不能将越来越严重的城市雨水问题解决。实现对基础设施的升级,不仅会出现空间不足的情况,也会耗费大量的资金,还会导致雨水污染情况严重,造成资源上的浪费。在国外,雨水管理的发展经历了这一过程,并将自然水循环的过程进行模拟,探究出可持续雨水管理理论,和市政开展的基础性工程对比,此管理系统投入的成本不高,成效明显。并且,也能获得经济、生态以及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
  1、可持续雨水管理系统
  可持续管理雨水管理体系与从前的雨水管理中快速进行排放、集中进行处理的思想是完全不同的,其在规划以及设计上得以充分体现。
  1.1规划
  可持续的雨水管理系统划分为永久自然保护区,对其展开科学的规划,将自然环境中的敏感区域进行保护,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因对自然环境开发而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原始森林、湿地等重要的自然空间,需要将其定位永久自然保护区域,严禁开展土地开发,使雨水净化后深入到地下,达成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补充。也或者存储到河流等,保证物种的多样性,加快自然水循环,从而保护整个生态系统,促进其稳定发展。保护区域的划定,能够有效达成雨水的渗透、净化等,将城市中的雨水问题合理解决,确保城市中应用的水源不具有污染性。
  可持续的雨水管理系统还要实现集约性开发,将建设用地的范围最大程度的操控,将空间的可利用性提高。具体来讲,就是需要以开放空间为基础,加强区域规划的科学性,降低对生态环境的消极作用。所以,在实际开展的规划中,需要尽可能的避开自然洼地等较为敏感的区域,进而提升自然排水这一系统的有效利用,降低在开发上需要花费的成本,也能减少在后期维护上投入的资金等。以集约开发的形式开展管理,能够在保证容积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建设需要占据的土地面积,将建筑的高度提高,从而减小雨水径流的屋顶面积。在交通模式的设计之中,需要以公共交通为基本导向,将道路的宽度与面积等合理控制,有效提升规划的科学性,也保证这一系统在实际投入使用中的稳定、高效。
  1.2设计
  利用下凹绿地、绿色屋顶等小型的设备尽可能的在源头达成对雨水的控制,尽量的使雨水渗透与滞留。若是雨量远远超出相应设施的容量,就需要依据场地的相应条件应用针对性措施。如果是绿地不足,需要通过渗井实现对雨水的有效渗透,使其进入到地下水中。也可以利用地下的蓄水池将雨水储存,便于今后利用。如果在场地中有着面积较大的绿地时,就要通过生态植草沟等将雨水有效传输,在科学处理后再一次的利用。
  2、可持续雨水管理措施设计原则
  2.1选型
  当处于有着洪灾等风险的场地时,需要依据其风险的大小合理控制水量。以增强水质为目标的场地是为了避免水体受到雨水的污染,或者是需要满足对雨水的再一次利用的要求。
  2.2定位
  雨水管理的相应设施应避开自然资源的相关区域[1]。只有精准的进行定位,才能尽量减少对于自然生态的不良影响。
  2.3定量
  对于雨水管理相应设备的容量以及占地面积等展开计算,可以保证系统设备的高效运行。通过有效计算,能避免设备太小而雨水泛滥的情况,也能规避设备过大形成的经济、空间等不同程度的浪费。
  3、风景园林设计中可持续雨水管理措施的综合应用
  本文就中德合作雨洪利用示范项目为例分析,对于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可持续雨水管理措施的综合性应用展开探究。
  北京这一城市是资源性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不多。伴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北京的人口密度出现大幅度的增加,水资源出现的问题越加的严重。北京地理条件特殊,是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2]。由于其会受到地形、环境等不同元素的影响,降雨分布的并不均匀,集中降雨对城市的排水以及河道等造成较大的压力。
  出于对雨水利用、防洪、補充地下水等目标,北京的多家单位与德国企业展开合作,将德国在雨水管理中的相应先进技术引入,通过对示范工程的有效实践,建立起与我国实际条件相适应的雨水管理体系,并在全国范围内予以推广。
  在具体实施中,以双紫小区、天秀花园小区以及海淀公园为示范区。双紫小区的集雨面分为三种,是绿地、屋顶以及硬质铺装。绿地能够实现雨水的直接渗透,将地下水补充。部分在屋顶上的雨水会通过绿地渗透到地下,其余的雨水利用落水管道进入到沉淀池中,在经过有效处理后存放于蓄水池中。硬质铺装大多被改造成为透水铺装,直接达成雨水的渗透。以多种形式实现综合利用,能够将收集到的雨水在灌溉、消防等多方面利用,实现雨水零排放的这一目标。
  天秀花园小区将屋顶以及一些街道的雨水进行收集,在处理后使其运用于景观中,或者是灌入地下水中。
  海淀公园因其建筑物集中于广场的附近。所以,需要联系真实情况在广场的一侧构建雨水处理系统,使广场以及周边建筑物所产生的径流以相应的雨水口进入到处理系统中,进而达成对其的合理利用。
  示范工程在真正的投入使用后虽然在整体层面上获得一定的成效,但依旧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雨水管理设计相较于项目方案的设计较为滞后,雨水管理无法得到足够的空间等。今后,需要结合实际需求进一步改善,从而增强管理成效。
  结语:
  可持续雨水管理设计是风景园林中的重要内容。在将其实际应用之中,这一管理与可持续雨水管理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通常情况下,不同类型的可持续雨水管理方式能够发挥的生态、经济等效益也是不同的。而且,也会受到环境、地理等多种元素的影响。基于此,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实现对可持续雨水管理的综合应用时,需要对不同的影响元素展开分析,对于成本、效益等进行综合性分析,也在设计原则的基础上实现科学化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成效,为生态平衡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光辉.雨水前后园林养护管理措施[J].农村百事通,2020(02):12-13.
  [2]许任达.城市街道景观绿化的探讨[J].现代园艺,2020,43(12):147-148.
  作者简介:
  董克宇(1981.11-),性别:男,民族:汉,籍贯:山东即墨,单位:大连市市政公用事业服务中心,学历:本科,学位:学士,职称: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园林植物、绿地养护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医院作为特殊行业,关乎病患的生命,针对医院建筑以及设备实施过电压保护显得尤为重要。对此,本文结合具体实例,从医院建筑及设备过电压保护的必要性出发,分析了医院建筑低压配电系统的特殊性,并提出了具体保护策略。希望此次分析可以为医院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就医环境,保证病患人身安全。  【关键词】医院建筑;医疗设备;过电保护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摘要】在医院发展中,供配电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着医院运行水平。为此,本文主要对现阶段医院供配电故障开展分析,明确其存在变电、线路类方面的故障,阻碍了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重点探究了医院供配电故障应对措施,并结合实际现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建议,如落实电力设备维护与保养工作、应用独立高压电源系统、加强在线监控系统的改进等,以期高效解决供配电故障,降低设备问题出现概率,为医院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摘要】在实际的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任何一種植物种植施工出现问题,都会在较大程度上给整个风景园林系统的完整性带来严重的影响。大树移栽是现阶段风景园林工程建设过程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如何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进行大树移栽施工,也成为了现阶段景观园林施工单位关注的一项重点。  【关键词】风景园林;大树移栽;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
【摘要】随之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城市绿化要求不断提高。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道路绿化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若是道路绿化的施工质量不达标,后期缺少合理的养护措施干预,将直接对养护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对道路绿化的建设质量产生不良影响。这就需要不断对道路绿化工程施工管理内容进行完善,以提升道路绿化水平,营造良好的道路绿色景观。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绿化配置  【DOI】10.12
【摘要】近几年在总书记“两山”理念的指导下,随着乡村振兴计划的大力推行,我国的乡村建设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其中乡村景观对村庄建设的积极影响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乡村景观的营造对于乡村振兴战略下新时代的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乡村景观的发展背景入手,分析了乡村景观的由来与发展现状及其当前的内涵。通过探讨新时代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中如植被在地规划、地理特征延续、文化保护、产业发展等乡村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