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中的应用初探

来源 :新课程·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ouzhang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思维工具,在高中复习课教学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复习内容多,时间紧的情况下,应用思维导图教学,能引导学生理清知识间的逻辑关系,自主建构有机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及运用知识的能力,并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信息技术复习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
  复习课是以巩固、梳理已学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任务,并促使知识系统化,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及其内在规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一种重要的课型。通过复习课的教学,帮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重新回顾、梳理综合、结构重组,构建知识体系,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在这个结构体系中,学生的信息知识将是一个条理化、排列有序、知识之间关系清晰分明的系统。
  在复习课上学生经常出现这种现象: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这种现象正是复习课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学生学到的信息技术知识比较零散,知识间逻辑关系不清晰,没有良好的认知结构;二是思维能力较差,不能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
  二、思维导图简介
  思维导图是英国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托尼·巴赞(Tony Buzan)1971年的研究成果,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它以某个思考为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个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个关节点,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人的记忆,也就是每个人的个人数据库。
  思维导图工具和基于思维可视化原理的理念引入到教育领域以来,已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把它作为一种教学策略,在教学活动中自觉地加以运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自我反思能力。
  三、应用初探
  将思维导图引用到信息技术复习课,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记忆概念、清晰地归纳知识、成功地形成总结,能促进学生的意义学习、合作学习和创造性学习。本文就思维导图在高中信息技术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着手,从实践的层面介绍其途径和效果。
  1.信息的加工
  “信息的加工”是高中信息技术课必修部分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也是知识面最广的内容之一。在新课教授时,各节内容分别讲解,以使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各知识要点。所以在复习之前,学生的知识还是较为零乱的、破碎的。在复习时,教师让学生们各抒己见,再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记录、表达出来。当学生们都很满意时,教师再作适当的点评、修改、补充,使其更加美观、完整、系统。
  从图一气泡型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出,学生始终是在一个较为宽松的思维环境中回忆、想象,思维导图既能详细及时地记录,又能将这些想法及时地捕获下来,为学生有效地复习知识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提供了保障。
  2.校园网的结构
  “局域网的组成”是高中信息技术课选修部分的基础内容,从教材处理角度来说,通过对局域网的组成这一教学内容的学习主要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结构和通讯进行科学的理解,从而为今后组建网络,提高网络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等作铺垫,局域网的教学重要性不言而喻。
  图二树型思维导图主要用来分析、理解事物的整体结构,从上往下,一级一级地记下被分类事物的名称,依次类推。从以上树型思维导图中可以看到,这种方法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对事物分层结构的理解,不仅对“校园网的结构”有了感性的认识,而且也真正地在整体上理解和掌握了思维导图。
  四、实践效果
  实践表明,将思维导图引用于高中的信息技术复习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加强对知识结构的理解和掌握,积累了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各层次的学生在复习课中都有较大的收获。
  作者单位:江苏省华罗庚中学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数学标准(实验)》明确指出: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广东作为首批高中新课程实验省份之一,其2007高考试题中函数内容所占比重较大:全卷150分,涉及函数的题目就占了58分。仔细分析这些试题,可给我们的函数教学以诸多启示。  一、夯实基础,领会思想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数学思想是解决问题的灵魂。2007广东试题充分体现了高中数学教学要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
多媒体手段只不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传播信息的桥梁,是教学系统中的一个要素。它不能脱离课堂而存在,不能脱离教师和学生而存在,更不能包办一切。多媒体手段能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如何恰到好处地使用。我们在运用这一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历史的学科特点,一定要从学生、学校、课文的实际出发,防止它走向教学的误区。  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各学科中越来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中一个